原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文: 即使有超过世人的丰功伟绩,也承受不了一个骄矜的“矜”字所起的反效果的抵消;即使犯了滔天大罪,只要能做到一个懊悔的“悔”字就能赎回以前的过错。
洪应明认为,无论是“矜”还是“悔”,其实人生就是一个“悟”字。就是要悟到真正的生存智慧,就是要认识到自己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面对世人的称颂,面对荣华富贵,如果你以为这些就是人最终的追求,一旦拥有了这些,就自足自骄起来,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功业断送掉了,甚至还会走向反面,对世人犯下悔亦不及的大罪过。古往今来,多少人在“骄傲”的问题上栽了跟头。
公元219年秋天,一代名将关羽率军攻魏,并用大水淹没了魏将于禁、庞德的7000人马,乘胜进攻曹仁把守的樊城。当曹操闻报后大惊失色,几欲迁离许都以避其锋芒。一时间,关羽声振华夏。[A12]
关羽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大。当时关羽的驻军大本营荆州位于魏、蜀、吴三国之间,是南北交通咽喉之地。赤壁大战后,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占有荆州的一部分,其中刘备占有荆州的大部分,孙权出于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的军事需要,还把南部借给了刘备。因此,荆州实际上是在刘备控制之下。
刘备入川后,荆州交由大将关羽镇守。关羽性情自傲,看不起东吴,时时出言贬低对方。当东吴孙权派人向关羽之女为其子说亲时,竟说“虎女岂配犬子”,大大地激怒了孙权,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为自己埋下了隐患。后来东吴图谋荆州,守将吕蒙为了麻痹关羽,故意借治病为名退回京都建业,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陆逊接替自己。陆逊文武双全,到任后立即派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和一份厚礼去见关羽。
陆逊在信中对关羽大加吹棒,对自己百倍贬损,并再三致意关羽多加关照,蜀、吴两家永世和好。关羽读罢书信认为陆逊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书呆子,收下礼品,放声大笑,随后下令,把防范东吴的军队全部征调到樊城前线去了。[A13]
关羽的骄傲自大,对外不但看不起对手,对内更是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他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他与众人关系搞得非常不好。
这一切都为其埋下了失败的祸根。果然,当关羽收取樊城,胜利在望时,忽然得报孙权偷袭自己的后方,并且攻取了公安、江陵等地,关羽慌忙撤军,企图回师江陵。但吕蒙老奸巨猾,他攻占公安、江陵等地后,对蜀军家属加倍关照。蜀军将士得知家属平安,一个个离关羽而去投降了东吴。关羽回天乏力,败走麦城,被吕蒙设计斩杀,荆州从此落入东吴手中。
一代名将关羽因骄傲自大、轻视敌手而导致兵败、地失、身亡,一世英明付之流水,其教训何等惨痛!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它,借以警示自身。
人要有谦逊顺从之道。英武刚猛的人虽然做事不犹豫,但刚猛有余谦逊不足,缺乏进退之间的三思而行。柔能克刚,做事如果刚猛就容易过头,来一点顺从退让,那就正好平衡了。
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即使立下盖世奇功,成为天下崇拜的英雄,假如自己产生自傲的念头,不但功劳会在自傲中丧失,还会招来意外的祸患。
人,除了戒骄,还要知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实上非但是常人,即使圣贤也不能无过。只是圣贤比常人更善于改过迁善,所以他显得比别人伟大而英明。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民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说法,改过迁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遵守和施行的原则,尤其是对于那些所谓“浪子”,意义更为重大。
东晋的少年周处,凶横无比,人们又恨又怕,将他与当地山上吃人的猛虎与河里凶残的恶蛟相提并论,称为“三害”。一个人的品行如此,人生还能有什么出息?后来,周处意识到了自己的可恶之处,决心痛改前非。他冒着生命危险除掉南山上的白额虎,长桥下的鳄鱼,得到众乡亲的谅解。周处又潜心习武,刻苦读书,发奋改过,从此一心向善。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脱胎换骨。周处官至御史中丞,成为国家的大将,在抵抗外族入侵的斗争中,以身殉国,成为一名英雄。
[A14]周处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横行乡里的恶少,最后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关键在于他能够迷途知返、立志发奋悔过自新。
一个人过去有过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现在如何去改进?“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有许多人有自识的能力,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自识阶段而不落实于行动,那只能是自我作茧式地品味痛苦。
做人切记:骄矜无功,忏悔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