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心灵洗个澡全集(最新版)
6137200000011

第11章 活的是心情(2)

疏泄怒气

在生活当中,我们有时不免对一些不公平的事而愤愤不平。大怒之下,往往会导致身心受损。难解的怒气在胸,就会有种不明的压力,使得你情绪不稳,心神不安,整天恍恍惚惚。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不仅工作、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还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事故。

小玲有一次因家务事,与丈大发生争吵,由于语言过激,两人互相打斗起来。小玲一怒之下,背过气去,丈夫见此状急忙收手,马上惊呼救人。小玲在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掐人中、拍胸口、捶后背的救治下,总算缓过这口气来。可是她落下了终身都无法治愈的毛病,手脚抖动,给自身及家庭生活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危害和不便,以至后悔莫及。

俗话说:气大伤身后悔迟。像小玲这样无节制地动怒,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实在是不值得。

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发怒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时会使人体内甲肾上腺含量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愤怒还可以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发怒既对身心有害,那么是不是一定把怒火压在心底呢?当然不是。

实践证明,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贮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可能会酿成大难。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适度释放,可将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找知己好友无所顾忌地倾听、写信、写日记,使怒气在字里行间得到排解。

还可到室外打球、跑步、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让怒气与汗水一起流淌出来;亦可通过情绪转移的方式,或埋头工作,或欣赏一场音乐、戏曲,以求得心理平衡。

容易动怒的人们,光知道如何排解怒气还是不行,最主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制怒,学会让自己尽量不发脾气,不轻易动怒,才是上策。这就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事事宽解为怀。

心灵感悟:总是紧抓着生活小事不放的人,经常会因为自己的生气,而迷失在自我毁灭和受害角色之中。如果能正确地疏泄怒气,就能卸下伤害和生气的沉重负担,你将得到一种全新的感觉,让你重新拥有活力、自由和掌控力。

做人要有境界

托马斯·杰斐逊既是美国总统,又是一位相马行家,他自己就拥有一匹马中之精品。在公务不忙的时候,杰斐逊总喜欢骑着它到处逛逛。

一天,杰斐逊正在华盛顿附近一个地方骑马。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碰到一位知名的赛马骑师,这位骑师还是个做马匹买卖的生意人,人们叫他琼斯。

琼斯并不认识总统,但他那职业性的眼光一下子被总统骑的骏马吸引住了。鲁莽、冒失的琼斯径直走上前来,和骑马人搭讪起来,并紧接着用行话评论起那匹马来:品种的优劣、年龄的大小以及价值的高低,还表示愿意换马。

杰斐逊简短地回答了他,礼貌地拒绝了他所提出的所有的交换建议。

琼斯仍不死心,不停地游说,不断地抬高出价,因为他越仔细看这个陌生人骑的马,就越喜欢它了。

杰斐逊再一次礼貌地拒绝了他。当所有的建议都被冷冷地拒绝后,琼斯被激怒了。他开始变得粗鲁起来,但他的粗野行为与他的金钱一样,对杰斐逊毫无作用,因为杰斐逊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人能够激怒他。

琼斯想让杰斐逊展示一下这匹马的步伐,还竭力想要他骑马慢跑,并想和他打个赌。

但是所有这些努力又都白费了。

最后,琼斯发现这个陌生人不会成为他的客户,而且绝对是个难以对付的人,他便扬起马鞭在杰斐逊的马侧腹抽了一鞭,想使马突然狂奔起来,这会让那些骑术不高的骑手摔下地来。同时,他自己也准备策马急驰,希望比试一番。

然而,杰斐避仍然端坐在马鞍上,用缰绳控制着烦躁不安的马,并且同样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琼斯惊呆了,但只是粗鲁地付之一笑,便又向前靠近这个新认识的人,开始谈论起政治来。作为一个联邦制度的坚定拥护者,琼斯开始大肆攻击杰斐逊以及他的政府的政策。

杰斐逊鼓励琼斯就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觉,他们骑马进入了市区,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往前走。最后,他们来到总统官邸大门的对面。

杰斐逊勒住缰绳,有礼貌地邀请那人进去。

琼斯听后惊诧不已,问道:“怎么,你住在这里?”

“是的。”杰斐逊简洁地答说。

“嗨,陌生人,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我叫托马斯·杰斐逊。”

琼斯听后,他的厚脸皮也变得煞白,他用马刺猛踢自己的马,喊道:“我叫理查德·琼斯。”说着,便迅即冲上了大路,飞快地骑马跑了。

此时,杰斐逊总统则微笑地看着他,然后骑马走进了大门。

心灵感悟:当你不解一个人时,千万不要妄加评论;当你得不到你喜欢的东西时,不要因此而毁谤他人;当你遭到拒绝时,不要把不满发泄到对方身上……这些做人处世必须牢记的金科玉律,你可曾放在了心上?可曾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游戏

我们从小就在做游戏。游戏的本身,就是在不断战胜挫折与失败中获取的一种刺激与欢乐。假如没有挫折与失败,再好的游戏也会索然无味。

人生就如一场游戏,但我们作为其中的玩家,真能像在现实的游戏中吗?人们玩游戏时的心态是在寻找娱乐,是带着挑战的心情去面对游戏中的困难与挫折的。你面对强大的对手,不断地损伤受挫,但越是如此,你越发兴头十足。试想,倘若人们在生活中,也用这么一种积极向上的游戏心态,那么失败与挫折也就不会显得那么沉重和压抑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将挫折变成一种游戏,以便让痛苦沮丧的心态超然快活起来呢?其实二者并无差别,只是人们在游戏中身心放松,而在生活中过于紧张罢了。于是,在游戏中你可以体味在面对和战胜挫折时的欢乐。同样,只有你将生活中的挫折视为游戏,才会从中体味积极人生的快乐……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阳光普照的公园里,许多小孩正在快乐地游戏,其中一个小女孩不知绊到了什么东西,突然摔倒了,并开始哭泣。这时,旁边有一位小男孩立即跑过来,别人都以为这个小男孩会伸手把摔倒的小女孩拉起来或安慰鼓励她站起来。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小男孩竟在哭泣着的小女孩身边故意也摔了一跤,同时一边看着小女孩一边笑个不停。泪流满面的小女孩看到这幅情景,觉得也十分可笑,于是破涕为笑,俩人滚在一起乐得不可开交。

从上面这幅童真无忌的画面中,我们成年人是否应得到一些启示呢?

心灵感悟:把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视为“游戏”,不是游戏人生,而是为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去战胜挫折和困难。

从容

有一位教练常提醒队员说:“要想赢,就得慢慢地划桨。也就是说,划桨的速度太快的话,会破坏船行的节拍;一旦搅乱节拍,要再度恢复正确的速度就相当困难了。欲速则不达,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

所以不论是工作或者划船,都必须以正确而从容的步伐前进,这样心中及灵魂才能获得平和的力量,以稳定和谐的神智指导神经及肌肉从事工作,如此一来,胜利也终将属于你。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实践这个理论呢?那就是你每天必须有恒地实行维持健康的步骤,无论是洗澡、刷牙、运动,都要以和平的心态完成。另一方面,不妨拨一些空闲的时间从事洗净心灵的活动,譬如静坐,这是相当好的洁净心智的做法,一有时间就安坐一旁,舒放你的心灵,让你的眼睛自由自在地飞向四方,想想曾经欣赏过的高山峻岭、鲤鱼跳跃的河流、月光倒映的水面……咀嚼复咀嚼,你的心就会舒坦地沉醉其中。

每天做一次遐想,尤其是在繁忙的时刻,停下手边的工作,和平地神游十分钟,让全身的神经及肌肉松弛下来,你的心就会得到平静。

人总是有搅乱自己步伐的时候,当心中充满焦虑紧张、不知所措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停止一切活动,适时的放松自己!

心灵感悟:适度地放慢生活的节奏,让身与心都得到休息,这样不但能减轻身体疲劳,更为重要的是能减轻心灵的重荷,使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由。

分享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有一个人有充足的理由去抱怨他的不幸的话,这个人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出生时便是聋、哑、盲者,她被剥夺了同她周围的人进行正常交流的能力,只有她的触觉能帮助她把手伸给别人,体验爱别人和为他人所爱的幸福。

但是,由于一位虔诚而伟大的教师向海伦伸出了友爱之手,这位既聋、又哑、又盲的小姑娘终于成了一个欢乐、幸福和成绩卓越的妇女。海伦小姐曾经写道:

“任何人出于他的善良的心,说一句有益的话,发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为别人铲平粗糙不平的路,这样的人就会感到欢欣是他自身极其亲密的一部分,以致使他终身去追求这种欢欣。”

海伦·凯勒正是同别人分享了优良而称心的东西,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快慰。你分享给别人的东西愈多,你获得的东西就越多。你把幸福分给别人,你的幸福就会更多。

心灵感悟:适当的心理暗示和鼓励,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使你取得惊人的成绩。

拥抱自己

近来有没有人称赞你事情做得不错?你是不是觉得如果有人常常这么对你,做起事来会特别卖力?要是没有的话,你就压根儿提不起劲儿来?

没错!人们就是需要不断听到这类的褒奖,才能支持他继续奋斗下去。不信的话,现在请你立刻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让自己体验一下。

这个实验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轻轻拍拍自己的背部或是双肩,以赞许的语气说:“这事儿你干得很好!”要是每完成一件事情你都来这么一下的话,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呢?要是没人这么称赞过你,没关系,大大方方地自己来吧!

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要知道,工作得这么辛苦,得到些赞赏是应该的,别犹豫了,赶紧练习吧!

心理专家告诉人们:当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应告诉他们:“如果需要别人抱抱,心里才会好过一点的话,只要冲到我面前说:‘今天你还没抱我呢!’我就会伸出双手。”此后,只要一有需要,我们就会紧抱着孩子,心里默诵着:“1、2、3、4、5、6、7、8、9、10。”他们就会觉得心里好过了点,满意地离开我的怀抱,继续玩他们的去了。

因为我们大人根本无法猜测小孩们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需要大人特别注意他,所以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来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大人总认为小孩子有权利随时随地说出他们的需求,反倒自我设限不愿互吐心声;其实,成人也需要别人特别的注意。也许有一些你认识的人今天也需要你的拥抱,何妨不给对方来一个?说不定明天的你也需要。

心灵感悟:别人的鼓励和赞赏,会促使你更加努力做事,取得更大的成绩。拥抱自己,就是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不要太在意赞许

世俗和传统使人养成一种说话和办事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的习惯。

很多人都知道赫尔墨斯,他是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儿子,是主管商业之神,他想考证一下自己在人间百姓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有一天他化装成一位顾客来到雕像店。他指着宙斯的头像,问雕像者:“这个值多少钱?”“七赫拉”。他又走到自己的雕像前,心想,自己是商业的庇护神,地位一定比宙斯高,便问:“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指着宙斯的像说:“假若你买那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赫尔墨斯本想听听雕像者对自己的赞赏,抬高自己的身价,谁知讨了个没趣,只得灰溜溜走了。

人从出生落地到离开人世,往往喜欢把个人的快乐、幸福和价值感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上。好像别人说你行,你就觉得自己行;别人说你不行,你也就觉得自己不行。应当承认,别人的评价对自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受到别人赞扬时,我们都会感到快乐,感到自己有价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赞扬,得到鼓励,博得掌声。这种精神享受确实有益于我们开发潜能、提高素质,有益于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自信意识。然而寻求赞许的心理如果不只是一种愿望,而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像赫尔墨斯一样去寻求自己虚拟的“光环”,这便落入了人生自恋型性格障碍的误区。

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城相见。同样,你也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以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来确立你的自我形象和价值。这就好像把房子盖在流沙上,是靠不住的。如果你依赖他人来评定证实你的价值,究其根底,那只是他人的价值,而不是你的价值,所以,自我价值不能由他人来评定和证实。

心灵感悟: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做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能让别人的看法束缚住自己,妨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