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生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6136400000044

第44章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人间总有一些永恒的话题,其中之一便是关于子女的教育。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呱呱坠地时就已经承担了家庭教育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要求每一位家长从自身的素质出发,增强家教责任意识,掌握家教的科学方法,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子女,以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操引导子女,以传统的美德影响子女,努力配合全社会把子女教育成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意无意间,孩子都会向与自己关系最近的父母学习生活、交往习惯,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对教育而言便尤为重要。倘若你喜爱抽烟却鞭打责骂偷着吸烟的孩子,那便是教育中的最大失败,请记住,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也要往同一个目标努力。

为什么要将父母的素质与子女教育相提并论呢?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实施的,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人们已逐渐趋向于一种共识:父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

父母素质,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父母本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国家公民所具备的素质,如文化水平、品德修养,这些可称为家长的一般素质。父母的一般素质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又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所必备的特殊素质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指作为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所必备的特殊素质,即父母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一定的教育能力等。

从孩子出生之日起,父母就自然而然、不可选择地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教育不仅是最早的也是终生的。父母不仅要照顾儿童的生活,而且要承担对子女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任。这种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进行的。可以说,家长素质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败。这就要求身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帮助子女积极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家长对孩子们的应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不可能永远将孩子纳入自己的道德体系,当孩子长大后,随着人生境遇的转换、时代的变迁,可能会生长出与父母不同的价值观。但如果父母给予他们一个牢固的基础,使他们在有意识的摸索中形成自己的新价值,他们会记住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勇敢地对待自身的缺点,这种勇气与坦率会鼓励孩子作终生的探索与自我培养,不致迷失方向。

美国的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模范表率作用。

例如父母教育孩子要守约,但如果自己本身对此就没做好表率,那就不仅不容易产生教育效果,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尴尬:“约翰,我和你讲了许多次要遵时守约,否则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也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你不这样认为吗?”

“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约翰说。

妈妈有些生气了:“怎么能说没什么了不起呢?你养成这样的毛病,长大会怎么样呢?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看见妈妈生气,约翰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你是大人了,不是也过得很不错吗?没见你有什么麻烦呀?”

“你是什么意思?”妈妈不懂怎么话题扯到了自己身上。

“你大概忘记了,有一次,你答应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我都告诉老师你会来,你却到活动结束了都不见人影。”

“那是因为我临时工作上有事情,而且那些活动也不是非参加不可。”妈妈注意到儿子不屑的甚至有些讥讽的表情,尴尬地停住了,不知该如何收场。

我们许多家长都对孩子的行为大加斥责,然而到了具体教育时,不是感到教不得法,就是孩子反而疏远了自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父母没有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们往往只用自己所说的来要求孩子,而不用来要求自己。试想该管教的除了孩子,不也有家长自己吗?如果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不看书学习,说一套做一套,即使再苦口婆心,孩子也很难接受。

我国古代有很多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例子,比如:“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教子”。以身作则就是言行一致,怎样要求孩子也怎样要求自己。家长不仅直接教育孩子要怎样做,而且自己也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比如:要求孩子文明礼貌,自己也要从不说脏话……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古人云:言教不如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言教”只是严格要求孩子,“身教”才是真正关心孩子;单纯的“言教”容易形成孩子的双重人格,脱离实际,以身作则才能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对120名杰出人物进行长达四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杰出人物家庭教育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杰出人物的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他们以身作则,为了孩子,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兴趣。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并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致使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因此很有必要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自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创建活动,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的异常表现。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诉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心需要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异常行为。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作用。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1)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2)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都会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

(3)身为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如孝敬老人、诚实守信等。

(4)父母要多抽出时间向孩子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尚的人物形象感染孩子。

(5)家长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榜样,无形之中,也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品质,促进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刻苦钻研、执著追求的优良品质。

(6)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要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

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提示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孩子,做父母的应该多为子女着想,想想他们多么需要亲生父母温暖的手抚养他们成长。父母教育方式一致,对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保持父母健康的心理状况,必定能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