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6136100000008

第8章 巧“机”赚钱: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4)

不过,他很快发现,内地市场其实没有他们想像的简单。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知名度没有某些网站大。也许是个性使然,尹维安坚信每家公司都将开拓网络市场,每家公司都将有一个网络推广员,因此他们不断地去说服客户,并且推出了按照点击效果付费的盈利模式。而在此之前,大部分的B2B商业网站实行的都是按年付费制度。

“让顽固的客户用最少的资金来体验我们的服务。”将自己定位为B2B的Google ,靠点击和流量来赚钱。这就是尹维安的生意经。

编者点评:

人要上一个更高的山峰,就必须走下一个低谷,然后再往上爬。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人生,都一样:坚持非常重要。活着,坚持着,你就一定会成功。影片《日历女郎》中有这样一句话:“向日葵之美,不在于它太阳般的模样,而是它一直追寻着阳光照耀的执著的生命轨迹。”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9、女人的钱最好挣

“瞄准女人”,夺取女人所持有的金钱,就等于赚取了男人工作所赚的钱。被赋予这种意义的“女人”不仅是赚钱的商品,而且是赚钱的“第一商品”。

当今社会毕竟还是以男人为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是男人在外面奔波赚钱,甚至忙碌到没有时间花钱的地步,男人挣的钱都被女人花掉了。所以,虽然钱是男人挣的,开销权却掌握在女人手里。因此,做生意一定要掌握这一点——只要撩拨起女人的购物欲,生意一定会成功!

女人和男人在花钱上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男人会花两元钱去买他所需要的东西;而女人则花一元钱去买价值两元钱但并不是她需要的东西。这个差异暗示着女人比男人能花钱,比男人会花钱。因此,在做生意时候,让女人掏腰包,远比让男人掏腰包要容易得多。

犹太人施特劳斯创办的“梅西”高级百货公司就是这样谈一个以赚女人钱而辉煌的公司。

施特劳斯在一小商店当店员时注意到,顾客中女性居多,即使有男士,也是陪着女性来购物的,最后决定购买的还是女性。施特劳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为做生意盯着女性市场前景更光明。于是当他积累了一点资本后,就着手经营利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商店——“梅西”女性用品专营店。

一开始,他经营的是时装、手袋和化妆品。经过几年经营后,果然生意兴旺,利润甚丰。他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加大力度,扩大规模,使公司的营业额迅速增长。施特劳斯总结了自己的经营经验,接着开展钻石、金银首饰等名贵产品经营。他在纽约的梅西百货公司共有六层展销铺面,其中女性用品占了四层,展卖综合商品的另外两层中也有不少商品是专为女性摆设的。

施特劳斯经过30多年的经营,把一间小商店办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公司,显然与其选择的女性目标市场有很大关系。

当然,尽管逛商店的消费者80%是女性,但要想赚取女人的钱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必须要善于揣摩女人的心理,适应女人的需求和习惯,不然,你就休想赚到女人的钱。

日本商人佐藤在繁华的东京银座开了一家百货店,但开业两、三年,生意一直冷清。于是,他请教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只送了他四个字——“盯紧女人”。

回到自己的百货店,佐藤博士开始认真观察起顾客的特点来,真的发现了“盯紧女人”的必要性:女性顾客占顾客、总人次的80%左右——即使是男人来逛商店,大多也是给妻子购物或者陪妻子购物。同时发现白天来的多为“家庭主妇”,下午5点半以后来的多为“上班丽人”。

佐藤于是将营业对象锁定在了女性身上。他为女性顾客腾出了全部的营业面积;把营业时间一分为二,白天针对家庭妇女,摆设衣料、厨房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晚上则全部换上针对上班丽人族的时髦用品,如精美内衣、名贵香水、超级迷你用品等等,仅女性袜子就不下百种。

新招出奇效,佐藤商店的顾客越来越多,以致营业面积日显不足。在因诸多原因不能完全仿照大百货公司扩建经营的情况下,他果断决策:商店专营女性内衣及袜子。佐藤的女性内衣及袜子专营店就这样迅速开业了。

这一专业经营法虽使以往的常客锐减,但名声却因特色独具而传播四方,吸引了更多的女性前来购货。加上可供顾客选择的品种丰富,款式流行,尤其是“节省衣料”的内衣使女人更加性感,适应了日本女子在家穿着暴露以吸引丈夫或男朋友的需要,另外加上专营店也有价格优势,佐藤的商店一下子销路大开。

后来,佐藤专营店的分销点达到了100多家,基本占领了全日本的女性袜子和内衣市场。盯住女人的结果是佐藤成了日本首富之一。

编者点评:

现代都市青年女性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消费群体,她们最容易接受新的消费观念,还非常乐于将其传播给他人并希望影响他人的消费;她们在理智地评价商品的可购买性时,又常常做出连自己都预想不到的非理性消费;她们除了主导一般日常消费领域的消费之外,同时还在自身及孩子教育投资、购房、购车等大宗消费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热衷于自己的穿着打扮,就连丈夫、孩子、父母的各类消费也常常由她们代劳安排。我们若能把握市场脉络,洞悉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就未必不能从这笔买卖中分的一杯羹。

10、处处留心皆商机

不要急于东寻西找发财机会,其实真正能让你发财的就在你的身边,在那些不怎么起眼,平时你又不大注意的事物上。

一个年轻人乘火车路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由于旅途困乏,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这时,路过一个拐弯的地方,火车减速,一座房子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本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平房,可因为它是出现在人们的神经极度困乏无聊的时候,所以它就像兴奋剂一样,一下子给人们注入了精神,几乎所有的乘客都睁大眼睛仔细地欣赏着这道寂寞旅途中的特别风景。看着这情景,这个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于是,他中途下了车,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却告诉他,因为每天火车都要从他的门前驶过,噪音实在让他们受不了,他们很想以低价卖掉房子,但很多年来一直无人问津。这个年轻人于是用三万元买下了那座平房。

这个年轻人买了房子并不是为了住的,他觉得这座房子正好处在拐弯处,火车经过这里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看到这座房子就会精神一振,这样一个地方,用来做广告是再好不过的了。很快,他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推荐房屋正面这道极好的“广告墙”,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用18万元租金跟他签了三年合同。

机会,就在你身边,但机会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并不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普普通通的,有时甚至是根本就不起眼的,这就看你是不是有一双慧眼,会不会抓住它、利用它。

杨遂胜,远近闻名的“桃王”,这位农民企业家,现在已拥有总资产三千五百多万,而他的起家,是从一棵桃树开始的。

八十年代中期,杨遂胜从中学回到家乡,当时这位农村青年,与许多青年一样,也曾一度想“走出去”。他最先想过当兵,可因名额有限而放弃。后来他又想到沿海去闯荡,可家里既缺少劳力又有老人孩子,也没有去成。最后杨遂胜慢慢冷静下来,开始在自己家门口寻找出路。

由于家乡位于汉水之滨,土质大部分属于沙土,而且荒山荒滩居多,于是利用这些土质和地形,杨遂胜先是摸索种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但收效不明显;后又尝试种植葡萄、盖大棚栽草莓,效果仍不明显。但是通过对种植的摸索,逐渐对林果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钻研林果栽培嫁接知识。

一次,他与他的父亲在家拉闲话,父亲说:自己家院子里的一棵桃树,是本地的一个优良品种,现在快死了,要是死了可真是让人心痛。听了父亲的话,杨遂胜想:是呀,自己院子里的那棵桃树,每年结出的果实确实很大很甜呀,现在国家支持发家致富,这种大仙桃拿到市场上去,肯定大受欢迎的,何不尝试着把这种桃子嫁接出来发展成产业呢?让杨遂胜顿时兴奋起来。由于自己不太懂种桃技术,又不懂嫁接知识,杨遂胜迅速到书店买回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开始一门心思地琢磨起来。

之后,他利用从书本上学来的新知识,开始从他家那棵桃树上取枝,尝试着嫁接起来,没想到,当年还真的成活了12棵树苗,他兴奋异常,精心呵护着这些幼苗。两年后,果然结出了很大的桃子。果实一成熟,由于味美、个大,不等拿到市场上就被上门的商贩抢购一空。

首战告捷让杨遂胜信心大增,他一下承包了30亩荒滩,开始从这些桃树上大量取枝,进行育苗栽培,扩大种植面积。在一边培育这些优质品种的同时,他又先后找到本地和华中农业大学科研所的果树专家多次请教,对桃树再度进行改良,最终使这批桃树的果实越长越大,品质越长越好。经华中农业大学12位专家教授鉴定,一致认定杨遂胜嫁接的这些大仙桃属于湖北不可多得的中早熟优质桃品种,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从此,杨遂胜更加坚定了发展水果产业的信心。他多方筹集资金,又一次性买断了附近300亩荒滩,开始大面积种植大仙桃。一通百通,在种植桃子的基础上,到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扩展培植优质梨产业。2000年以后,正式成立了果品有限公司。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单靠自己种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他又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反哺周围农民。在市总商会的引导下,他先成立了一个以发展果品业为主的基层商会,吸收周围农户为会员,然后免费培训这些农户,并为他们提供他培植的果树苗,发动大家都来种植他的这种桃树,然后再全部回收会员农户的果品。

这一招实际是把会员农户间接变成了自己果品公司的员工,让这些员工们为自己生产果品,他自己则一心一意开发市场。如此以来,不仅农户们得到了实惠,杨遂胜也从农户那里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走出了一条典型的“公司+协会+农户”的道路。目前这位农民企业家通过林果这一产业,一共网络了18000余户农户,辐射果业种植面积达8.56万余亩,多年来已让560多户昔日的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科技致富带头人。2005年5月,由于他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巨大贡献,杨遂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棵桃树成就一个千万富翁,这不是神话。假如当初那棵桃树就长在你家的院子里,你会怎么样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家的院子里,都有一棵这样的“树”,只是你还没有发现罢了。

编者点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舍近求远,到别处去寻找自己身边就有的东西。而机遇往往就在你的脚边,准确地讲,是在你的眼里、手里。

机遇对企业家来讲就是商机。细心的人会发现,其实商机就在身边,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商机比比皆是,关键是要有深邃、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商机,捕捉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