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6136100000021

第21章 细心算钱:心中要有一本帐(1)

犹太人商经:穷人的穷不在于他们没有钱,而在于他们缺少一个赚钱的头脑。先要赚钱,想要学会算钱。商场如战场,使战场便会有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没有心计、不会算计的人,很难在激流的商场竞争中立足。

人爱钱不一定能成为富翁,但当钱爱上你的时候,你一定能成为富翁。

1、犹太人的经商哲学

犹太民族是世界历史上最会经商的民族。他们四处流散、备受迫害,却一次又一次地以“富人”的形象出现。这个忐忑不安地穿行在驱逐令和火刑柱中的民族,却好像是天然优良的造币机器。历代统治者排斥它、剥夺它,但在经济困境中,又不得不依赖它。这个长期以来没有土地、没有国家的边缘民族,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它的影响无处不在,这源自于犹太人的经商智慧。

在自然法则中,有一个78∶22法则,在漫长的经商生涯中,犹太人发现这个自然法则与一些商业经营活动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这就是78∶22法则。

首先,让我们画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再做一个内切圆,然后计算一下它们的面积,你就会发现,一个面积为100的正方形,它的内切圆的面积是78.5,其余面积为21.5。因而“78∶22”是一个“规矩方圆”中不可逾越的法则,在人体中,水的比例为78%,其他物质占22%。

犹太人把这条法则作为从事一切商业活动的基础,作为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根本法则,所以犹太商人做起生意来,总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也许有人会问,你们在商业运作中,是如何运用这个78:22的法则,去赢得优势的呢?这个78:22法则,在犹太商人手里,主要是一个用来把握全局的指导原则。

钻石,是一种高级奢侈品,它主要是高收入阶层的专用消费品,一般收入的人是购买不起的。而从一般国家统计数字来看,拥有巨大财富,居于高收入阶层的人数比一般人数要少得多。因此,人们都存在这么一种观念:消费者少,利润肯定不高。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居于高收入阶层的少数人却持有多数的金钱。换句话说,一般大众和高收入人数的比例为78∶22。但他们拥有的财富比例却要倒过来78∶22。犹太人告诉我们:赚“78”的钱,决不吃亏!

一日本商人就看中了这一点,他把钻石生意的眼光投向占人口比例“22”的有钱人身上,一举取得巨额利润。6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该日本商人就抓住时机开始寻找钻石市场。他来到东京的某百货公司,要求借该公司的一席之地推销他的钻石,但是该公司根本不理他那一套:“这简直是乱来,现在正值年末,即使是财主,他们也不会来的,我们不冒这种不必要的风险。”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但他并不气馁,坚持以78∶22这条万无一失的法则来说服A公司,最后取得该公司一角:郊区B店。

B店远离闹市,顾客很少,生意条件不利,但该日本商人对此并不是过分忧虑。钻石毕竟是高级的奢侈品,是少数有钱人的消费品,生意的着眼点首先得抓住财主,不能让他们漏网,以赚取占“78”的人的钱。当时A百货公司曾满不在意地说:“钻石生意一天最多能卖1000万元,算不错了。”该日本商人立即反驳:“不,我可卖到三亿元给你们看。”这在旁人看来,无疑是狂人的说法了。但该日本商人不疯不傻,胸有成竹地说出这句话来,无疑是源于对78∶22法则的信心。

事实上,78∶22法则的魔力很快就显示出来了。首先,在地形不利的B店,取得了一天5000万的好利润,大大突破了一般人认为的300万的效益估量。当时正赶上年关贱价大拍卖,吸引了大量顾客,该日本商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和纽约的珠宝店联络,运寄来的各式大小钻石,几乎都抢购一空。接着,该日本商人又在东京郊区及四周,分别设立推销点,推销钻石,销路极佳,任何商店都没有下过每天5000万元的记录。相反,A公司由于在开始没有抓住占钱“78”的有钱人的机会,当全国各地销路大开时,才低头提供摊位,结果效益反而不如其他本来相对萧条的商店。

钻石生意成功了,奥秘在哪里?就在于78∶22法则。A百货公司却对此有过怀疑,他们认为钻石商品就好比美国卡迪拉克牌或林肯牌豪华小轿车,国人能够购买的很少,因此销路一定不好。而该钻石商人却不这么想,他把钻石看成稍微高级的国产小轿车,是有钱的或稍微有钱的人都买得起的奢侈品。这一部分人虽占全国人口的少数,却占有全国金钱的多数。赚这部分人的钱,效益必定很高。该日本商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他把钻石生意的眼光投向占人口比例“22”的有钱人身上,一举取得巨额利润。

编者点评:

一个人只要懂得一点经济学,就会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洛仑兹”曲线,这一个曲线代表了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就是说:财富不是平均地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的。比如:世界上78%的财富仅仅被22%的人口占有,而剩余的78%的人仅占有剩下的22%的财富。这就说明了:“钱在有钱人的手里”这个道理,这就再简单不过的一个现实,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这一句话,而将其运用到商业运作,经营管理中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聪明的犹太人把这一神奇的曲线运用到了富人和普通人的比例之中。他们发现全人类的富人和普通人的数量比例大约是78∶22,与之相反,富人总共拥有的财富与普通人总共拥有的财富之比则大约就是78∶22。因此说,无论是生产或者是生意,要是想赚到更多的钱,就要和富人打交道,要去了解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赚到大钱。

2、心中要有数字帐

凡是挣钱的人,总不能稀里糊涂,挣多少算多少,最起码应该弄明白要想挣多钱,必须先要算好钱,心里总有一本明明白白的帐。

牛仔裤创始人李威·施特劳斯,年轻时,因家境不佳,跟随别人从德国到美国西部参加淘金热潮,希望能淘金发财。到了旧金山后,经过几星期的淘金生活,他发现那里人山人海,淘金者中确有人因此赚到了一些钱。但他想,每日从早到晚疲于淘挖不止,一个月也只不过获得几十美元。如果在矿场上做生意,供应给千千万万的矿工生活必需品,每100美元营业额赚得20美元,每天做100美元的生意,一个月足可以赚600美元。何况那么多的矿工在这里,每天何止做100美元的生意呢?经此谋算后,李威决定不干淘金活了,自己开始摆卖凉水及一些小百货。果然不出所料,一开始的第一个月的经营,营业额达5000美元,他赚到超1000元的利润,与一名淘金者相比多赚了几十倍的钱。以后,随着他经营品种的增多,赚钱也更多了。在此基础上,他创造了适合矿工需求的牛仔裤,很快走上发财致富之路。可见,善于谋算是一个商人成功的经验。

巴奈·巴纳特是一个旧服装商的儿子,小时候就读于一所主要由罗思柴尔德家族捐助,专为穷孩子建立的犹太免费学校。他最初打算当一个演员,但有关南非容易致富的传闻,使他改变了主意。

他设法弄到了40箱雪茄,作为经商资本,就离开了伦敦来到南非。巴纳特的雪茄原打算卖给探矿者,但到那里之后,他却以此为抵押,获得少量的钻矶,从这开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巴纳特就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他不是坐在城里等着找矿者送上门来,而是步行或骑马到矿上到处转悠,寻找便宜货,并即时买下一些别人出售的矿区。当这种生意进行得不顺利时,他就转做其他生意。

1876年,他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共3000英镑买下了毗邻他原有矿区的一些小矿区,这些矿区经疯狂开采,一周可获得20克拉钻石和2000英镑利润。他发财了。巴奈·巴纳特原先只喜欢钻石、金子和纸币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而不赏识股票之类的玩意儿。但最终,随着他的投机买卖的扩大,巴纳特也不得不走进证券交易所。

1880年,巴纳特为创办资金达115000英镑的“巴纳特钻石公司”,发行了大量股票,这些股票在几小时内即被抢购一空,所集的资金超过原先要求的三倍。第二年,公司股票随同南非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股票一起大跌,但他保有足够的股份以维持自己的企业,并乘机折价买下了大量充斥市场的其他股东抛出的股票。这一出一进之间,其他股东最初投放的资金有相当大一部分无偿归属了他。到以后证券市场复苏之后,公司的股票跟着上涨,巴纳特越发富有了。

1888年,巴纳特的“巴纳特钻石公司”和由另一个犹太裔人罗得斯控制的“德·贝尔矿业公司”合并,组成“德·贝尔统一矿业公司”,公司的股份共计两万股,每股为五英镑,其中巴纳特占了6000股,为最大股东。这一新的集团取得了世界钻石出产的垄断权,并且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企业,约占全球产量的90%。巴纳特从在伦敦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38岁时,已经成了资产以百万计的大富翁,他四面出击,投资开采兰德金矿和购买新兴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地产。有一段时间,南非经济萧条,但巴纳特却充满信心,低价收购了大量的地产和股票,还投资酒类贸易、建筑材料、运输、印刷出版等行业。随着萧条结束,市场重新趋于繁荣,巴纳特也成了投机家的代表,他走到哪里,证券交易市场就跟到哪里。

以后,巴纳特又建立了主要经营地产和黄金开采的“约翰内斯堡统一投资公司”,该公司名义资本为1000万英镑,但由于行情一路上涨,股票的市场价很快超过了6000万英镑,其中约2000万英镑为巴纳特个人所有。更绝的是巴纳特建立了一家专门为他抛售股票的银行。1895年,他创办了一家以一英镑为一股,共拥有名义资产350万英镑的股份银行。股票异常受欢迎,人们纷纷争购,一夜之间价格就翻了一番,随后又增加到面值的三倍。

巴纳特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善于计算的经营方法。由于“心中有数”,他赚到了多的连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金钱。

编者点评:

钟爱数字,使用数字,这是有钱人在几千年的漂泊生涯中总结出的经验。他们认为,商人必须注重数字。但这并不是说只在经商时注重数字,而是让数字覆盖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赚到别人想不到的金钱。

3、1+2>3吗?

穷人的不在于他们没有钱,而在于缺少一个挣钱的头脑。

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麦考尔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和父亲被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父亲对他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二等于三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三。”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了几十万人,麦考尔和父亲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麦考尔,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麦考尔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我的儿子,应该说成是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麦考尔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哂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然而,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都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麦考尔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麦考尔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麦考尔的这一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这些人要看麦考尔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块和木头加工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麦考尔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来的灰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一万倍。

真正的有钱人并不是天生比任何的人聪明,但他们更懂得怎样去铸造这枚无价的金币。

刘宜可,刘家仔美食全国连锁店的老总。他出生在一个地处偏远的苦难家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五。那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放开肚皮美美地吃上一顿饱饭。贫穷的记忆已在他幼年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今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