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心灵有个约会
6135900000025

第25章 吸取教训,累积旅途上的反面金币(2)

整整一个夏天呢,时间可真是不算短呀!三个穷兄弟的遭遇有了转机。老大本来不会做生意的,现在他不论做什么生意,都一帆风顺,从来没有亏过本。很快地,老大就成了大富翁,家财万贯。

老二到衙门里谋职,本来他只能做些文员工作,负责抄抄写写,没什么前途。突然时来运转,得到提拔,如今有人来致敬,有人请吃饭,眼看他就要得到一官半职,飞黄腾达,以后便会拥有财富和地位了。

那么老三呢?幸运女神当然不会忘记照顾他。但是他整个夏天都在抓苍蝇。不知道以前他抓得怎么样,现在是每次都不落空,次次都能抓到。只要他随便把手扬起,苍蝇就会自动落在他手中。现在他抓苍蝇的技能简直就是炉火纯青。

夏天过去了,幸运女神住够了预定的时间,便辞别了三兄弟继续前行了。这三个兄弟中有两个都得到了好处,一个很富有,一个得到了官职。惟独第三个还在口口声声地埋怨,说他没有得到女神的保护,只好去讨饭。

幸运总是漂浮不定的。只有懂得把握的人才能在幸运来临时抓住机会,而那些抓不住的人,当机会一去不复返时,才追悔莫及。

智慧感悟:我们常把机会拟人化,误以为幸运之神真的存在,许多人就坐待机会敲门。可惜的是,机会从来不会自动前来敲门。不管你等待多少年,也听不到它的敲门声。原因是,机会并非外界的生存实体,它在你内心之中,你就是机会,只有你能制造机会,只有你能发现机会,从而把失败与挫折转变为成功。

赞美不总是好的

善于听取他人忠告的人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忠告常常是过来人自己的人生经验的积累,有时甚至浓缩了几代人的智慧。善于听取他人的忠告,能够让我们少走很多人生的弯路,并使我们受益终生。

生活中,总有些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直到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捶胸顿足。

山鸡听说长颈鹿盖了一座高大的豪宅,森林里的动物纷纷去参观,个个都称赞:“这房子,真气派!”山鸡见状,非常羡慕。连忙回家,将自己的草屋拆掉,费尽力气修了与长颈鹿同样的庭院高房,以为这样山鸡就会变凤凰。

没想到,山鸡真的变了“凤凰”,所有的动物都前来祝贺,惟独山雀没到。当大家赞叹时,山鸡很是得意。

冬天到了,山鸡住在自己冰冷的家中,缩做一团。不过,只要有人来看房,它便装作一副轻松愉悦的模样。

这时山雀到了,见屋内很冷,便劝道“不要总为别人活,要为自己活,爱慕虚荣,最吃苦的是自己!”

山鸡非但不听,反而振振有词地教育山雀:“山雀毕竟是山雀,你总跳不出自己的圈子,目光短浅,怎么能成大事,应当不断追求卓越!”

天气一天天变冷,山鸡一天天挨冻,但它只要一想起别人的赞美,便又无怨无悔。最终,山鸡冻死在赞美声中。

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是很多人却还是会因为“忠言”而生气。

赞美是很动听,也很能打动人心,但光想着别人对你的赞美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你还要时时记起别人对你的大声忠告。

虚荣心更是要不得的。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它和道德相比,只不过是一抹浮云和一阵轻烟罢了。其实很多时候,不慕虚荣、不与人攀比,会活得更好。否则,即使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得到了别人艳羡的目光,也不会得到幸福。虚荣心和嫉妒心一样,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性格弱点。如果生活中只剩下虚荣和炫耀,那么生活的形式与内容就会严重脱节,人也会丧失自我,品尝不到简单的快乐。

智慧感悟: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之中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悲哀。人生本来就很短暂,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更是不多,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而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活一次?人的价值是由实力决定的,不是靠作秀取得的。不要一意孤行,一意孤行的人很少能得到成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要知道一生中,能够得到他人善意的忠告是件很幸运的事,应该倍加珍惜。

做好一块苹果饼

拿破仑·希尔曾说:“做你感兴趣的事,如果你兴趣够浓的话,那么你几乎是所向无敌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当你必须作出惟一选择的时候,不妨多考虑一下自己的兴趣,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容易作出瞩目的成就。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行,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能给自己准确定位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

一次,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位自称会做苹果派的女同学。大家都感到奇怪:怎么只会做苹果派,就会得到特别介绍呢?

原来,每年新生都要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以擅长做苹果派为卖点。因此,这位同学便脱颖而出。

一个人要充分地认识自己,给自己找准位置,充满信心,真诚地做自己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事,就有可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

每个人都有很多能力,但总有一种能力是最擅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也许你的特长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只要你喜欢,并且用心地去细化它们、张扬它们,你的特长即使不伟大、不高贵,照样可以让你享受一生。所以说只有找准自己最擅长的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调动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成功。

智慧感悟: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能够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突出,在哪些方面弱一些,然后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当一个人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职业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所喜欢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这样,在获取成功的路上,就会走得容易一些,快捷一些。

公山羊和狐狸

弦动别曲,叶落知秋。我们要善听他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人生就像一盘棋局,错综复杂。仅仅能够看清下一两步走法的棋手算不上怎么高明;要下好这盘棋,必须通盘掌握棋局,必须有战略的眼光,要能看清接下来的多步走法,能够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我们做人做事不可急功近利,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长远,要经受得住诱惑,把握住生命中真正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那口井很深,不论它如何努力、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待在那里。碰巧一只公山羊口渴极了,来到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它井水好不好喝。

狐狸心中暗喜,觉得机会来了,马上镇静下来,向公山羊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它一起痛饮。

公山羊一心只想喝水,便对狐狸的话信以为真,于是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

公山羊咕咚咕咚痛饮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上不去了,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商量上去的办法。狐狸心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

公山羊非常信任狐狸,便同意了他的提议。公山羊按照狐狸说的办法把狐狸送出了井。狐狸上去以后却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十分生气,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

狐狸却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要以敏锐的观察和良好的判断力穿透对方的伪装与矜持,以明察其意图。

智慧感悟:要善于分析他人内心,对别人的意图洞若观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做任何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要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要知彼,就不只要知道对方的性格和实力,还要更进一步,想方设法地探测出对方的意图。如此,才能伺机行事,利于不败之地。

别被思想束缚住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很执着于一些既定的价值观,甚至,由于自己的情绪牵动而对很多事都难以释怀。其实,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让人痛苦,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思维定式所束缚,要勇敢地跳出来,转个弯,也许你的世界就会全然不同。

我们知道一只章鱼的体重可以达到70磅。但是,如此庞大的家伙,身体却非常柔软,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章鱼没有脊椎,这使它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住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顿。对于海洋中的其它生物来说,它可以称得上是最可怕的动物之一。

但是,人类却有办法制服它。渔民掌握了章鱼的天性,他们将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深入海底。章鱼一看见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结果,这些在海洋里无往而不胜的章鱼,成了瓶子里的囚徒,变成了渔民的猎物,变成了人类餐桌上的美味。

是什么让章鱼成了囚徒呢?是瓶子吗?瓶子只是一个固定的物体,它没有思想,不会走路,真正囚禁章鱼的是它们自己。它们只要认准了一条路就会一直走下去,不管那条路是否设了陷阱,不管那条路是否充满了危险,都会不顾一切的走进去。

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很执着于一些既定的价值观,甚至,受自己的情绪牵动而难以释怀。而有一些人却相反,他们总是会去多想一些对自己来说是愉快的事,顺利的事,以及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高兴的往事。对于人生来说,不是没有痛苦与烦恼,而是他们能克制自己不受这些痛苦的约束,尽量放松自己的心态,以寻求惬意的人生。

智慧感悟:许多人的思想也如同章鱼,遇到苦恼、烦闷、失意、诱惑的瓶子,都喜欢往里钻。其实,在宽广的人生道路上,有更值得争取的东西。但是假如你只往窄小的胡同里走,你的人生路只会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失去光亮。要想让自己人生的道路无限宽广,就要学会从固定的思想模式中挣脱出来,转个弯,你就会发现,原来宽广的大路就在身后。

人生需要反思,需要不断总结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学会遗忘,用理智过滤掉自己思想上的杂质,保留真诚的情感。只有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请不要嫉妒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一种巨大的人格缺陷,是一种无能的自我表现。

嫉妒心理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产生嫉妒是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可见,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

攀比是嫉妒的根源,当我们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较时,我们会对那个人产生优越感或是自卑感,但这两种感觉都是不必要的。盲目的攀比只会让你陷于痛苦之中,失去了看待事物的客观态度。

有四只母鸡,常在一块觅食、娱乐。一只是黑色的,其他三只都是白色的。那三只母鸡经常以她们洁白的羽毛而炫耀:“看我们多整洁,我们天生是高贵的血统,与白天鹅相差无几。”三只母鸡还不停地奚落黑母鸡:“你看它多难看,黑乎乎的,不会有多大出息。”

可是黑母鸡却多生了九颗白白的鸡蛋准备孵小宝宝,三只白母鸡在羡慕的同时,却又七嘴八舌地批评,一只说:“黑母鸡生的都是一色的白蛋,太单调,不符合美学搭配。”另一只说:“哼,看那鸡蛋,没棱没角的,没有什么特色,要是我一定不是这样。”最后一只说:“哼,那鸡蛋一头大,一头小,一点也不规范。”黑母鸡面对这些话,一声不响,用心地去孵化小宝宝。

20天后,一个个毛茸茸的、虎头虎脑的小鸡破壳而出,亲昵的围在黑母鸡身边。黑母鸡对前来又评头论尾的三只白母鸡说:“无论你们怎么说,你们不会拥有我的快乐。”

面对强者,嫉妒者会千方百计想把人生之线擦短或擦掉,而真正的勇士则会努力用自己的生命去画一道更长的人生之线。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时,要承认差异并努力进取,缩小差异;当嫉妒心理刚刚出现时,应想到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希望他人进步,自己也有收获,这样能使他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一个人若嫉妒别人,自己也就失去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还会失去友谊,影响团结。所以一个人要学会控制情绪,把嫉妒消灭在萌芽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