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现代医学
61286400000010

第10章 “心脏移植”梦想成真

不少心脏病人到了晚期,心脏功能完全损伤,甚至心脏的形态、结构都遭到严重破坏。到了这种地步,以往很长时间,医生都束手无策。现在,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则可以给病人换个心脏。

心脏移植,这是多少年来人们的梦想。为此,在1960年,劳尔医生给狗进行了心脏“移植”试验获得成功。

1967年,世界上第一例人体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病人是南非开普敦的一位男性心脏病患者,他8年来发生了三次心肌梗塞。最后一次梗塞出现了严重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无效,内科、外科无能力挽回他的生命。如果不进行换心——心脏移植,病人将命归黄泉,必死无疑。

心脏外科专家巴纳德教授决定为这位病人做心脏移植手术,挽救处在九死一生边缘上的生命。提供心脏的供心者是一位姑娘,遇车祸头部严重受伤,意识和一切生命反射均已消失,只有心脏还在微弱的跳动,经神经科专家认定病人已处于“脑死亡”。此时,巴纳德和他的同事进行的首例人体心脏移植手术开始了。取出心脏和心脏移植两台手术同时在一个房间进行。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二天,病人醒来首先感觉到的是困扰他近十年的胸闷、气喘的折磨不存在了;术后一周水肿消退了;第12天病人下床活动,姑娘的这颗心脏在这位病人的胸腔里欢快地跳动,曾一度濒危的生命又充满了活力。但是在第13天,病人感染了肺炎,难以控制的感染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十分不幸,第18天病人死于肺炎。在濒死之际,那颗被植入的心脏仍然在顽强的跳动。

心脏移植成功了!一时间这一创举轰动了全世界。此后,世界各国都相继开展了心脏移植手术。但是,由于免疫排斥反应及并发感染等一系列问题,手术的死亡率较高,心脏移植手术受到限制。

一般在心脏移植后的三个月内,几乎每个病人都会发生多次排斥反应,出现心率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症状。为了防止和减轻排斥反应,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并对病人的免疫状态进行监测。80年代初开始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从而减少了术后激素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用量,致使感染明显减少。

80年代以来,由于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有了新的发展,心脏移植的存活显著提高。随着该技术的改进,很多国家都能做这种手术。仅1987年,全世界就有2200个病人换了心脏,而且,手术后一年存活率为90%,5年存活率为84%,10年存活率为72%以上。

虽然换个心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但还是有许多严格的技术要求。

多年的经验使医生们认为,凡是心脏肌肉有不能恢复的损伤,如心肌病、心肌梗塞(即心肌坏死),或有心脏瓣膜病、无法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即使尽力治疗,病人也只能存活半年,应该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关键的问题要有心脏的来源,医学上称为“供体的来源”。一般来说,最合适的供体是30岁左右的外伤后脑死亡的病人,因为这样的病人心脏仍有生存的能力。可见供体的来源十分困难。

医生要有高明的心脏移植手术技术。当然,现在的心脏移植手术,并不切除原来已经“坏”了的心脏,而是把要移植的心脏接到右侧胸腔里。

要使心脏移植成功,还要用静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还要较长期用免疫抑制药物,因为人体有拒绝接受不属于自己的组织和细胞的特性,移植的心脏是外来的组织,被移植者会产生“排异反应”,使移植的心脏难以生存。只有解决了排异反应,才能保证移植的心脏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