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名人成才故事
61281500000008

第8章 空气的重量

8岁那年,他的母亲就死了。他的继母是一个狠毒的女人,每天她都会呵斥着让他下地干活,稍有不如意,便非打即骂。她还不许他读书,只要看见他的手里拿着书本,她便立即夺过去撕得粉碎。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他只好跟着父亲出海打鱼。

没有书读,也没有小朋友跟他一起玩,每天满眼都是惊涛骇浪,一不小心便会葬身海底。面对大海,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卑微了。如果自己就这样沉到海里,很快他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甚至感觉到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每天除了打鱼时的机械动作外,他几乎不说一句话,一整天都是闷闷不乐。

有一次,海风突起,海浪将船只抛起又放下,眼看船就要翻了。他对父亲说,不如我们将船舱里的鱼虾卸一些到海里去吧,这样或许能保住船只不被海浪打翻。父亲摇了摇头说,不行,如果那样的话,船只就更加容易被海浪打翻的。

他不解。父亲说,船只在海里航行,只有加重自己的重量才能保持其平稳前进,而不被海浪吞没,人生在世,也得不断加重自己的重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原来,他内心的变化早就被父亲看在眼里。父亲正好借这个机会给他上了一课。

他猛然惊醒,并从心底里再次燃起了对人生的希望。从此他一改往日的消极而变得积极起来。忙时他跟父亲打鱼,闲时,他便捧起书本认真地研读。他要用知识来加重自己的重量,不能轻易便被困难击败。而再次面对继母的时候,他也不那么害怕了。继母面对他坦然的神态,竟然不知所措起来。

因为在当时,平民没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于是,长大后,他靠自学和给别人打工赚来的收入组建了一个实验室。借助于实验,他推翻了1703年施塔尔提出的“燃素”学说。他准备了专用的玻璃容器,分别放入铅屑、铜屑和铁屑,将容器口封死,而后加热;最后铅屑溶化了,红色的铜屑变成了暗褐色粉末,铁屑变黑了。称重结果表明,这些容器的重量都没有变化!而金属灰却比原来重了。据此,他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金属没有与燃素化合!因为所有的容器重量都没有变化,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容器内部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肯定是金属与空气的微粒化合了!因此重量增加了,有多少空气与金属化合,金属就应该增重多少!

“世间万物都是有重量的,就连人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也有重量,你们谁也别小看任何东西!”他像是在说他的实验,但更像是在说他自己。他就是被世人誉为“俄国科学始祖”的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年11月19日,他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卡亚省杰尼索夫卡村,1765年4月15日卒于圣彼得堡。

在人生的短短几十年中,他不但创建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还创办了莫斯科大学。由于他在俄国科学史上的诸多贡献,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和对俄罗斯语法的系统编辑,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他终于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重量!

“就连空气也有自己的重量,难道你还没有空气重吗?所以,你永远也不能看不起你自己!”这句话成了后来很多年轻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