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评估外界,让自己处在安全的情境里。换句话说,大脑随时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即使对方一句话都没说,我们也能从他的身体语言和表情上得到许多关于这个人的判断。
由此可看出“感觉”对沟通来说真的很重要。可是这个“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举个实际的例子:
业务主管老李气急败坏地冲进设计主管Allen的办公室,开口就说:“这个单是我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你一定要在期限内完成!”
Allen冷冷地回复道:“你想要工作时间短又要质量好,一句话,办不到!”
才两句话,这两人的沟通就宣告结束,两人一路吵,但问题完全没有解决。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原本还想要一起好好解决问题,但面对面的那一刻,对方的“神情”“举止”以及说话的“语气”,都让你感受不到他对这件事情的在乎,一气之下,你也拒绝再和对方有任何的交集。但就上面的沟通来说,难道全是Allen的错吗?
把时间往前推一点点,当老李气冲冲跑到Allen的办公室时,他全身紧绷,一脸讨债的模样,这时他全身流露出来的“态度”,就已经封锁了彼此沟通的门窗,更不用说老李之后说的话,这样只会加深Allen对他的反感。
如果老李在进Allen办公室之前,不管内心怎么急怎么气,都先等到情绪平缓之后再好好敲门,并等到两人眼神有交集后再开口道:“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现在和你讨论一下。”他的身体语言与用词,至少能让两人有机会开始一场真正的沟通,进而提高达成共识的可能性。
身体比语言说得多
我们经常只在意自己说了什么话,却忘了检查自己的动作或声音,是否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看得见别人,却看不见自己。往往话还没说出口,彼此的沟通渠道却早已关闭了。究竟为什么“非语言”如此重要?
早在1972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心理学教授亚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博士早已证实,沟通想要成功,得先满足三大要素,它们分别是:55%的“非语言信号”、38%的“声音表情”,以及7%的“语言”(七/三十八/五十五法则)。
“非语言信号”包括:肢体行为、表情、手势或外在环境等。书中会用十一个典型沟通情境,详细描述身体语言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是恰当的呈现方式。
“声音表情”则包括:音质、音色、音调和讲话速度。人体有七大共鸣腔,从上往下分别是:头颅、鼻腔、口腔、喉咙、胸腔、腹腔和“海底轮”。不同的发音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情绪感受,一般人的发音多半用鼻、口、喉和胸腔发音。此外,不同的语速也会带给听者不同的心理暗示。这些情景在这书中也会一一呈现给大家。
“语言”,也就是我们实际说出去或写下来的文字,是沟通圆满的最后一里路。但为何获得成功的沟通中,语言的比重如此低,仅占7%呢?原因在于语言是很不精确的表达工具,同样的一句“你好吗?”用不同的语气说,给人的感觉很可能千差万别。以往我们花很多时间专注于“说什么”,却忽略“怎么说”和“别人怎么想”。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沟通常常是鸡同鸭讲。互动时,如果你只关注对方和自己“说了什么”,忽略彼此“看起来”和“听起来”的样子,你等于是损失了93%的沟通分数。
可惜的是,过去的教育往往只教会了我们怎么样把话说得更漂亮,却很少系统性地告诉我们如何去分析肢体语言和声音在沟通中的作用,特别是“视觉信号”,因为人受到视觉刺激的时间比听觉刺激要快四十倍,影响力更是大到四至五倍。这就是为何第一印象如此重要,你喜不喜欢一个人,往往在你们相处的前四分钟,就已经决定了90%,且这90%一旦归档就很难改变了。
是察“颜”观色还是察“言”观色?
我有个朋友曾和我聊起她的一次面试经历说:她刚踏进新公司就觉得气氛怪怪的,员工看到她后,窃窃私语、眼神不断地在她身上游离,仿佛她没穿衣服似的。在面试官关会议室的门之前,她瞥见面试官双手搓揉了几下。她当下便觉得不妙,借口上洗手间,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公司。当晚,就传出有公司假借面试之名,强迫应聘者购买产品,若不同意就扣押财物和证件的新闻。
是什么让这位朋友决定停止互动?若她不信任自己的直觉,非得等到面试官开口,才开始判断当时的状况,她还能不能全身而退呢?
其实你的大脑,比你想象中的更聪明。即使没有经过特别训练,你每天都运用大量的非语言信息,评估当下是否有危险。在英文中直觉(Intuition)的拉丁文字根是(teri),意思是观看与监督。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上一次因为直觉而避免危险的经历,例如走在平静的街道,发现有人跟踪你;下意识地停下脚步,没多久眼前就突然闪过一辆疾驶而过的车子;或是原本安静的隔壁乘客,突然不停地偷瞄你手机的画面,你马上就会有感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的直觉无时无刻不在评估着周遭的人、事、物,从没有停止过,一旦察觉有异,它会立即通知我们。
所谓“直觉”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之所以会有直觉,完全是因为生存的需要。由于我们的祖先长期在野外生活,随时会有凶猛的野兽需要他们应付,人类的大脑便逐渐发展出一条能够快速处理环境刺激的路径,当危险一发生,不必经过思考,就能立即做出最适合生存的判断,科学家称之为“适应性潜意识”(Adaptive Unconscious),这是用来保护生命安全的。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风餐露宿或是和野生动物争夺地盘,但这种演化机制仍旧被保留下来了。
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很多信息,包括非语言与语言信息,而外界所有信息都会先进入大脑,大脑再依据演化的机制判断该怎么处理。这个演化机制和沟通又有什么关联?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人类的大脑可以简单地分成三大块: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
“脑干”又称为“爬虫类的脑”,因为已经存在了四亿五千万年,所以又称为“旧脑”,主要是掌管我们的呼吸、心跳、睡眠、饥饿、体温控制等非自主的功能。旧脑不具备决策或思考能力,但如果要进行沟通,必须得到旧脑的全力支持,因为身心无法分割。当你的情绪高亢时,你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又快又急,心跳加速;反过来,如果你懂得调节呼吸,你也能让原本亢奋的情绪安静下来。换言之,驾驭情绪的核心关键并不是诉诸理智,而是回到最根本的生理功能。
等进化到“哺乳类动物”,大约六千多万年前,边缘系统出现了,它掌管情绪与记忆功能,是大脑的“情感中心”,也是非语言行为的源头。当周遭环境出现变化时,信息会第一时间传到边缘系统,大脑便会依据本能或过往的经验做出及时的判断,速度极快且难以掩藏。换句话说,“感觉”“直觉”“潜意识”都是“边缘系统”的重要产物。回想过去,当有人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或是做出了挑衅的动作时,你是不是很容易就被激怒,且很难压抑住当下的感受?这种情绪的触发,正是边缘系统在起作用。这也是“边缘系统”之所以对沟通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原因。
信息通过边缘系统,一方面往下传到旧脑,告诉我们的手脚、躯干和脸部表情该怎么反应,一方面上传到“大脑皮质”,也就是“人类的脑”,简称“新脑”,在大脑的演化中,这是最后才出现的部位。我们能够有别于其他动物,理解并使用语言,进行深度思考、逻辑分析全靠这个部分。新脑虽然感觉很厉害,但它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时间与旧脑比起来要短很多,只有数十万年的光阴。新脑的许多功能还在更新中,设定不够完善,执行起来需耗费很多能量,工作效率相对于旧脑要慢很多。
你想走“高速公路”还是“羊肠小道”?
若将大脑处理资料的速度比喻为道路,那这个道路可区分为两条路径:因为边缘系统理解信息的方式是有几千万年的演化经历做支撑的,因此它可以飞快做出判断,就像走“高速公路”一样。而新脑消化信息的方法,有赖于它缜密的逻辑和后天的练习,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顺利运输,就像是走“羊肠小道”。
沟通时,你想要走哪一条路呢?
我们一再强调的“非语言沟通”,便是走“高速公路”,直接诉求对方的情感经历,路面宽敞笔直,信息可以快速通行,只要方向正确(以适当的肢体和声音呈现),我们就能很快地缩短交流双方的距离,让对方直觉认为你是个很和善的人,不具备攻击性,从而减少他因为双方关系陌生而出现的防卫行为。等建立好信任感,再接近目标,便可下高架桥走平面道路。这样沟通的成效可高达93%。
而“语言沟通”是新脑的产出,就像是走县道,诉求理性思考,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会比较多,而且有时候我们要去的地方,需要设法搭桥渡过不少湍急的河流。这种沟通的好处是可以深入到各个乡镇,事无巨细地把整个过程全都呈现出来。
然而,沟通要做得好并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何时(When)的问题。当双方关系尚未稳定时,我们得多走一些“高速公路”,累积足够的信任资本后,再慢慢讨论细节。而且沟通是一个整体的呈现,“看起来”“听起来”和“说什么”,三者缺一不可。
可惜的是,过去的教育让我们习惯于诉诸理性,不断地训练我们学会多用语言理解彼此,以至于当沟通陷入僵局时,我们第一时间只想着怎么为自己辩解,却忘了我们身上早已配备比语言更有力的工具。这本书就是要协助你唤醒这些本能,让你在沟通时,可以更加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