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宝玉记
6122600000033

第33章 外露钱财险招杀身之祸(2)

胖知县又怒了。他大叱道:“你们一个个统统给我滚!本官断案,不许旁听扰乱!还有你们,来人哪,将这些群众轰出公堂!”围观的群众都被一个个逐出堂去。包括黛玉,也不得不出公堂。

“嘿嘿!给我责杖三十!”胖知县神气十足地吆喝发令。“常言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狗官想要加罪于我,何愁找不到罪名?完了!我马上就要完蛋了!嗨——小命不保不算什么,只是林妹妹她……我曾经起誓,我和她,不管是在人间,还是去了天堂或地狱,都要永远地厮守在一起,天长地久。唉!可惜呀可惜,好景不长,从今往后,这个世上又多了一个屈死鬼!”宝玉心中叹息着,眼前的一切,令他灰心丧气。他无力地把脑袋垂向了一边。就像一株蔫了的植物。

待板子打完,胖知县看宝玉双目紧闭,趴在地上不动弹。他挥手,叫手下的衙役过去看看,道:“看看他死了没有?”一个衙役走过去,把手在宝玉的鼻孔下一触,微热。他跪诉道:“老爷他似乎还活着。”“那朱宝玉怎么处置?”一个衙役道。胖知县无奈道:“这要问他的仇家。他是死是活,不由本县说了算。”说着,胖知县走过去问朱雀丽的意思。朱雀丽打了个要斩宝玉的手势。胖知县便悄声告诉她道:“他还未画押!”朱雀丽道:“他现在不是晕过去了吗?我们可以拿着他的手,帮助他画押!”胖知县道:“聪明!”就按照朱雀丽的意思办了。

宝玉押已画。翌日午时三刻便是处斩宝玉的时候了。黛玉听到消息,晕倒了过去。待她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陌生的屋子里。房间里还坐着两个熟人:宝钗、金宝。他们一见黛玉醒来,一起问她:“怎么样了?”黛玉点点头道:“我很好。谢谢!只是宝哥哥他……”话未说完,黛玉便掩面而泣。

金宝在一边和宝钗道:“娘子,你帮他们想想办法吧!你主意多。”宝钗想:“我恨宝哥哥。当初他遗弃我的时候,曾经立誓,这辈子,我与他贾宝玉井水不犯河水。……”金宝见宝钗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以为她这回也是没了主意。于是他慰藉旁边眉黛轻蹇的黛玉道:“林姑娘休要担心,只要我金宝还有一口气在,粉身碎骨也要想办法救出宝兄弟。”黛玉感动地道:“不管事成与否,我先代宝玉谢谢你了。”宝钗想,相公都答应了帮宝弟弟和林妹妹,我肯定要帮相公的。不如我显得大量些,在此也答应了她。于是,宝钗道:“妹妹休要担心,有宝姐姐在,宝弟弟不会有事的。”虽然有二位的言辞承诺,要救宝玉。但是在宝玉救出之前,黛玉心中还是难安呵!

夜晚的天空,繁星点点。明天该是一个好天气。但是,夜已深了,金宝仍无半点睡意。他在想着如何搭救宝玉。宝钗见金宝睡不着,她安劝道:“你今夜放心地睡吧!不然明天哪里有精力去好好救宝玉?”金宝道:“娘子有主意了?”宝钗为了让金宝安心,她点头道:“嗯。”“什么办法?”金宝惊喜地急切地道。宝钗撇嘴一笑道:“你不是皇上御赐的武状元吗?又是大观园薛府的女婿,你可以露出身份,去和那县令谈,并给他点好处。”金宝道:“这能行吗?朱雀丽那边呢?”宝钗道:“你先莫考虑这些。走一步看一步。我自有办法。”金宝这才合眼入睡。

天亮后,金宝和宝钗、黛玉吃完早餐就去衙门找胖知县。胖知县一见林黛玉,就想起来她昨天公堂上护住宝玉的场面。他不用脑袋想都知道,黛玉准是想来贿赂自己,替宝玉求情的。但是我不能答应,答应了他们,朱雀丽不会放过我。想到这些,胖知县正要吩咐贺师爷打发黛玉等三人走。这时,贺师爷打量着宝钗和金宝,在胖知县耳边耳语了一番。胖知县马上变了脸色,听了贺师爷的劝谏,先不急于打发他们走,先看看他们要怎么办。如此一来,给自己留有了回旋的余地。

“看座!”胖知县道。黛玉三人坐下说话。宝钗微笑着,先急于从袖子里取出两锭金子,还有几张银票。胖知县毫不客气地接过手中来,爱不释手地看着,眼睛都瞪圆了。他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钱。

“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还可以回去取。”宝钗道。胖知县笑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他连声道:“够、够!……哦!不够,还有吗?钱永远不嫌多。姑娘家是开酒楼的?不然哪里来这么多钱?”金宝捂住嘴笑,笑道:“比开酒楼的还富许多倍哩!我们家是……哈哈!说出来,恐怕你不相信。”胖知县客气地道:“但说无妨。”金宝就如实说了,听得胖知县一愣一愣的。金宝说完自己和宝钗的身世后,又告诉胖知县宝玉和黛玉的身世。胖知县心里更加惊讶傻眼了,倒吸一口冷气:“原来朱宝玉不姓朱,而姓贾,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贾府的公子,他的姐姐就是当今圣上的元妃!……说起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天下谁人不知呵!那护官符上分明写着:假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大凡做官的,谁不是将此烂记于心。哎呀,我险些得罪了皇亲国戚……”

“但是,既然朱宝玉,哦,不,贾宝玉有着如此显赫的家世,为何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胖知县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道。金宝就只好骗胖知县说:“是因为他想出来体验一下隐居生活。”胖知县听了心中感慨:“有些清高的文人就是如此,好日子过腻了,要出来受受苦。他们认为沾着金钱就是沾着庸俗。生活在高墙大院内,拥有成群的奴仆在身边侍候,享用锦衣玉食,手头有一辈子也挥霍不完的金银珠宝,但是还是唉声叹气,嫌守着富贵缺少自由、闷……要换成是我,生在金山银山中,再也不出来,关着就关着,自由如果苦,不如不自由甜。贾宝玉啊贾宝玉,你这么不早说你的身世呢?害得我稀里糊涂地在老虎嘴上拔毛。我相信,朱雀丽知道你的身世后,她有一百个胆,也不会与你过不去。她不就是井底之蛙,没有见识过大钱,为了那一万两黄金和你过不去吗?……如今,她要是知道你是王孙贵族,也不会和你对着干了。没有那个势力。”想通了,知县立即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地对黛玉三人道:“我立刻叫人释放贾宝玉。尔等皆可以放心!”黛玉谢过胖知县。宝钗则补充道:“那个朱雀丽如何处置?”胖知县见宝钗不肯就这样饶恕朱雀丽,他结巴着道:“夫……夫人想如何办?”宝钗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板子再打回来。黄金要回来。”胖知县本想说再考虑,但是想到宝钗的身份,他害怕,只好点头答应。

即刻升堂。胖知县叫衙役请来了朱雀丽和她的两个作伪证的家丁。公堂之上,胖知县与昨日简直判若两人。他严肃地坐在堂上,审问朱雀丽:“大胆泼妇!你为何坑人家钱财,还贼喊捉贼,先反咬一口?”朱雀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为自己辩驳:“大人,没有啊!”胖知县一掷惊堂木道:“人证物证在此,还敢抵赖?!”朱雀丽本还要强词夺理,但是,不等她开口,胖知县就已经施令叫衙役将朱雀丽拉下去打三十大板。如此一来,每人三十,算扯平啦!宝钗觉得很是大快人心。黛玉虽然有一丝心软,但是想着,那泼妇如此狠毒,不知害苦了多少人,今日煞煞她的威风也未尝不可。

说打真的打。跪在大堂的宝玉,看着此情景,摇摇头,心里道:“可怜细皮嫩肉的朱雀丽,女流之辈,哪里经得起这么重的板子。不过她这是自作自受,该得点教训!”朱雀丽趴在地上,粗而结实的棍子打在她的背上,她感觉自己快被打死了,连声告饶,胖知县却并不睬她。

出了衙门,一路上,金宝正在为宝玉洗刷了冤屈而高兴。他一个劲地叫着宝玉长宝玉短的。但是宝玉仍然闷闷不乐,似有什么心事。

四个人找了家客栈进去。黛玉扶宝玉小心地上床,躺平,然后,帮他把棒疮药敷上。被扎扎实实地打了四十大板,伤得真不轻!黛玉看得眼泪又如泉水奔涌了出来。她说:“冤家!你当时怎么不叫痛!惹得那昏官又给你多加了板子。你要是被他们活活打死了,我也活不成了。呜呜……”黛玉伏在宝玉的身边,抽搐着难过地哭了起来。宝玉忙安慰黛玉:“不碍事的。一点都不疼。你千万别瞎操心!有你陪着我,哪怕是死,也是享受!”两个人,一下子又是生啊死的。听到黛玉哭,宝玉也经不住哭了。他真不敢想象,假若没有了黛玉,他会是怎样的。

倾刻,酒菜已经上齐。金宝在门帘外呼唤吃饭。本来,黛玉想把饭菜端过来喂他吃的。宝玉想,金宝和宝钗都在此,他们是客人,不好的。于是,他咬咬牙道:“你扶我起来,我们一起桌上吃吧!”黛玉只好点点头。

吃饭的时候,宝玉发现自己用手拿筷子吃饭都是那么吃力。他心中感慨道:“这衙门的板子,比家中的家法还痛呵!这些为官的,还说是什么百姓的衣冠父母,根本不体谅百姓的身体,只晓得往死里打。这个世界上还有何天理可言?我不想当官,一辈子都不想。但是经商,也有奸商。这次就被我碰到了一个——朱雀丽。他奶奶的,为了一万两黄金,她可以昧着良心做事。而做官,官场上也有好官。我还是不能抱怨这个社会,社会上本来就是既有好人,也有坏人的!”

黛玉不断地为宝玉夹菜。宝玉很是感激,心中很是温暖。

餐桌上,金宝和宝钗也你一句我一句对着宝玉说关心他的话。宝玉的心里感到更加温暖。

“宝兄弟,这次你是怎么惹上官司的?”金宝好奇地问宝玉。宝玉道:“说来话长。事情过去了,就当买个教训呗!俗话说得好:”财不露白。“我不该走运发了点财,就告诉了别人。其实也不是别人,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没想到,他与他的妻子为了得到我刚赚来的一万两金子,合计来陷害我。只怪我人太单纯,根本没有设防,总认为这个世界,只要你不得罪人,人就不会和自己过不去。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我便改变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世界上既有好人,也有坏人。还有又好又坏的人。以后你们也要凡事多留个心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金宝和宝钗都连连点头,金宝道:“是啊!我也曾经遭人暗算过。还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弟,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起初,他对我很好,后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了不良之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话一点不错。时间久了,就能看穿很多东西。”

说起等会儿去哪里。金宝说:“哎呀!差点给忘了。这次我们出门的目的是接你们俩回家。老祖宗再三叮嘱了,以后,等你们回来了,要找人把大观园再装修一番,整得跟皇宫一样……”一听说要接自己回大观园,宝玉心想,黛玉肯定是不会愿意的。一来,一直,他们都有些排斥黛玉。嫉妒她太漂亮、太有才华。二来,好马不吃回头草。又跑回去,像什么话呢?让人觉得我们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没有能力,才又跑回来……于是,宝玉饭也不吃了,把碗筷都搁在桌上,虎着个脸,不说话。

金宝见宝玉脸上神色不大对劲,也就再不吱声了。黛玉想着,金宝、宝钗这次难得亲自出来接我们回去,但是我不能回去。于是,她微笑着和他俩说:“我和宝玉都是不会再回大观园的。请你们好好保重!以后,欢迎二位常到草舍来做客!”宝钗见黛玉他们果真如自己所猜测的那样,不想再回大观园这个大家庭了。她心中低叹一声:“林丫头在外面自由自在的,如果她回去了,就像进了金丝笼子的小鸟,虽然吃喝有现成的,且是精致的食物,却少了另一些东西——笼子里所没有的。”但是,宝钗又在想,会不会她还在记恨往事。她的心胸总是比较狭小的。我曾经嫉妒过她。大观园没有她,我就是最美的;大观园没有她,我就是才华最出众的。她和我的关系,就像是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有她在的地方,风头总是被她占尽。她不去也好,那样于我于她,都不是什么好事、开心事。我又何必勉强?!于是,宝钗装作很理解黛玉的样子,含笑着道:“妹妹,我知道你这个人是很有个性的。我很欣赏你仙子般的美貌和旷世的才华。咱们姐妹俩,虽不是同一个父母亲所生,但是,我一直都在想,我要是有个你这样的亲妹妹该多好啊!那是多么荣幸的事!……你说你不愿回大观园,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只是,你们出门在外要小心。在外面打拼不容易,我也曾在外面画画卖钱过,是挺辛苦的。以后啊,有什么事,尽管和姐姐说。只要姐姐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做到。”黛玉一切都认真地听着。有些话,很动听,但是有言外之意。她不是傻子。宝钗是很圆滑的,她为人处事,每个人都不得罪,都讨好,但是每个人又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论才华、相貌,自己是高她一斗,但是,论肚子里的心计,她自喟不如。

“不过我也不想有这么多算计他人的心计。”黛玉心里道,“人活在世界上,做真实的自己多好。天天伪装多累?宝钗是个很虚假的人,她当着人的面,总是除了友好、关心地笑外,还是友好、关心地笑,背后却捅人刀子。我要离她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