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6122100000032

第32章 代沟

梁实秋

代沟是翻译过来的一个比较新的名词,但这个东西是我们古已有之的。自从人有老少之分,老一代与少一代之间就有一道沟,可能是难以飞渡的深沟天堑,也可能是一步迈过的小渎阴沟,总之是其问有个界限。沟这边的人看沟那边的人不顺眼,沟那边的人看沟这边的人不像话,也许吹胡子瞪眼,也许拍桌子卷袖子,也许口出恶声,也许真个的闹出命案,看双方的气质和修养而定。

《尚书·无逸》:“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日:‘昔之人无闻知’。”这几句话很生动,大概是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的一个例证。大意是说:请看一般小民,作父母的辛苦耕稼,年轻一代不知生活艰难,只知享受放荡,再不就是张口顶撞父母说:“你们这些落伍的人,根本不懂事!”活画出一条沟的两边的人对峙的心理。小孩子嘛,总是贪玩。好逸恶劳,人之天性。只有饱尝艰苦的人,才知道以无逸为戒。作父母的人当初也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代代相仍,历史重演。一代留下一沟,像树身上的年轮一般。

虽说一代一沟,腌脱的情形难免,然大体上相安无事。这就是因为有所谓传统者,把人的某一些观念胶着在一套固定的范畴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家都守规律,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鞋大鞋小,别走了样子!”小的一代自然不免要憋一肚皮委屈,但是,别忙,“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道路走成河”,转眼间黄口小儿变成了鲐背考老,又轮到自己唉声叹气,抱怨一肚皮不合时宜了。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早起要跟着姊姊哥哥排队到上房给祖父母请安,像早朝一样的肃穆而紧张,在大柜前面两张二人凳上并排坐下,腿短不能触地,往往甩腿,这是犯大忌的,虽然我始终不知是犯了什么忌。祖父母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手指着我们的前后摆动的小腿说:“怎么,一点样子都没有!”吓得我们的小腿立刻停摆,我的母亲觉得很没有面子,回到房里着实的数落了我们一番。

祖孙之何隔着两条沟,心理上的隔阂如何得免?当时我们心里纳闷,我甩腿,干卿底事。我十岁的时候,进了陶氏学堂,领到一身体操时穿的白帆布制服,有亮晶的铜钮扣,裤边还镶贴两条红带;现在回想起来有点滑稽,好像是卖仁丹游街宣传的乐队,那时却扬扬自得,满心欢喜的回家,没想到赢得的是一头雾水,“好呀!我还没死,就先穿起孝衣来了!”我触了白色的禁忌。出殡的时候,灵前是有两排穿白衣的“孝男儿”,口里模仿嚎丧的哇哇叫。此后每逢体操课后回家,先在门洞脱衣,换上长褂,卷起裤筒。稍后,我进了清华,看见有人穿白帆布像皮底的网球鞋,心羡不已,于是也从天津邮购了一双,但是始终没敢穿了回家。只求平安少生事,莫在代沟之内起风波。

大家庭制度下,公婆儿媳之间的代沟是最鲜明也最凄惨的。儿子自外归来,不能一头扎进闺房,那样做不但公婆瞪眼,所有的人都要竖起眉毛。他一定要先到上房请安,说说笑笑好一大阵,然后公婆(多半是婆)开恩发话,“你回屋里歇歇去吧”,儿子奉旨回到阃闱。媳妇不能随后跟进,还要在公婆面前周旋一下,然后公婆再度开恩,“你也去吧”,媳妇才能走,慢慢的走。如果媳妇正在院里浣洗衣服,儿子过去帮一下忙,到后院井里用柳罐汲取一两桶水,送过去备用,结果也会召致一顿长辈的唾骂:“你走开,这不是你做的事。”我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对大家庭中的小夫妻,十分的恩爱,夫暴病死,妻觉得在那样家庭中了无生趣,竟服毒以殉。殡殓后,追悼之日政府颁赠匾额日:“彤管扬芬”,女家致送的白布横披日:“看我门楣!”我们可以听得见代沟的冤魂哭泣,虽然代沟另一边的人还在逞强。

以上说的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代沟中有小风波,但没有大泛滥。张公艺九代同居,靠了一百多个忍字。其实九代之间就有八条沟,沟下有沟,一代压一代,那一百多个忍宇还不是一面倒,多半由下面一代承当?古有明训,能忍自安。

五四运动实乃一大变局。新一代的人要造反,不再忍了。有人要“整理国故”,管他什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要揪出来重新交付审判。礼教被控吃人,孔家店遭受捣毁的威胁,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沟要彻底翻腾一下,这下子可把旧一代的人吓坏了。有人提倡读经,有人竭力卫道,但是不是远水不救近火,便是只手难挽狂澜。代沟总崩溃,新一代的人如脱缰之马,一直旁出斜逸奔放驰骤到如今。旧一代的人则按照自然法则一批一批的凋谢,填人时代的沟壑。

代沟虽然永久存在,不过其现象可能随时变化。人生的麻烦事,千端万绪,要言之,不外财色两项。关于钱财,年长的一辈多少有一点吝啬的倾向。吝啬并不一定全是缺点。“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谓之啬。积多不能分人,而厚自养,谓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养,谓之爱。”这是《晏子春秋》的说法。所谓爱,就是守财奴。是有人好像是把孔方兄一个个的穿挂在他的肋骨上,取下一个都是血丝糊拉的。英文俚语,勉强拿出一块钱,叫做“咳出一块钱”,大概也是表示钱是深藏于肺腑,需要用力咳才能跳出来。年轻一代看了这种情形,老大的不以为然,心里想:“这真是‘昔之人,无闻知’,有钱不用,害得大家受苦,忘记了‘一个钱也带不了棺材里去’。”心里有这样的愤懑蕴积,有时候就要发泄。所以,曾经有一个儿子向父亲要五十元零用,其父靳而不予,由冷言恶语而拖拖拉拉,儿子比较身手矫健,一把揪住父亲的领带,(唉,领带真误事)领带越揪越紧,父亲一口气上不来,一翻白眼,死了。这件案子,按理应剐,基于“心神丧失”的理由,没有剐,在代沟的历史里留下一个悲惨的记录。

人到成年,嘤嘤求偶,这时节不但自己着急,家长更是担心,可是所谓代沟出现了,一方面说这是我的事,你少管,另一方面说传宗接代的大事如何能不过问。一个人究竟是姣好还是寝陋,是端庄还是阴鸷,本来难有定评。“看那样子,长头发、牛仔裤、嬉游浪荡、好吃懒做,大概不是善类。…‘爬山、露营、打球、跳舞,都是青年的娱乐,难道要我们天天匀出功夫来晨昏定省,膝下承欢?”南辕北辙,越说越远。其实“养儿防老”、“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现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坚持。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谁也无需剑拔弩张,放任自己,而诿过于代沟。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不能像希腊神话的亚利山大的利剑砍难解之神结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因为人终归是人。

逝者如斯

一一此稿焚献于亡兄之灵前

钟敬文

这是我此后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桩伤心事。你竟脱然化去了,在这样炮声如雷的十四年的重阳节!

我还清楚地记着,虽然是五年前的旧事了。那个时候,也正是一个重阳日子,你只身飘泊异乡,我呢,在家里挨着病。为的愁思的迫逼,我写了一首很悲戚的诗儿寄你。记得那中间有几句道:“……万里战尘多白骨,一年芳事又黄花。酒逢失意添愁绪,病过残秋负物华。倍忆他乡游宦客,登高可也远思家?”

那时,谁想到你会在五年后的这个日子猛然地逝世了呢?

在你仅有的二十八载的短生涯中,做过学生,做过教员,做过小官吏,做过军人,做过商贾。这样复杂的生活,至少总使你领略过人生的一些滋味吧。

是甘,是苦,只有你自己知道!——虽然你平昔之梦,尚未实现分毫,而当这方壮的年华,正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一程。……

你对于家庭太抱悲观了!数年来所以合弃了它,天涯海角地去流浪,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但毕竟天性太厚,使你无法长做硬心的事。你终于眷念着回到这可怜的牢狱般的家庭来了!你虽时时要感到家室中恶劣浪潮的驱迫,但总觉得和缓而温暖的气流多,住在家里,比之冷风凄紧的异乡。

不要提起倒好,提起了怪使我心痛!回忆从前十余年中,红灯影下,绿竹轩前,我们长是那样的伴读着,读着,人间许多有用和无用之书。最可恨的,是我少年不羁的行为,使你十分的担心。我现在也许能够不那样的放荡了。然而你昵,你已弃我而去了!从今后,即使我再做了什么不该的行为,白坟碧草下寂卧的你,还能够给我以热情的关怀与督促么?

你患咯血的症,于今三年了。家人一一尤其年过半百的母亲一一日夜为你忧虑着。因为看过患着这种症候的,十人中没有一二能长活;而且死期之速,是很可预料而惊愕的。你现在终于死去了。家人的哀思苦泪,何时才会休止昵?

你的病,据说是由那年在水东任理军务时所得的。一个小小的上尉之职,竟教你积劳成疾,终于不治。究竟是金钱害了你呢?还是你自己任事太热心之故所致?我不知道,你自己想也不能明白,但你终于为此而死了,死了!死了!

记得我离家来这里时,你的病势已经很沉重了。但我总想不到你便从此一卧不起。我为了饥寒的迫勒,弃了家庭,弃了在床上病卧着的你,来到这荒漠的海滨,已二十多天了。忽接到父亲的来信,说你的病象日坏一日。此际若不急归相见,以后恐晤面无日了!这时正是黄昏之候,我读着读着只见啜泣。第二天,我赶回家里。见你在帆布床上仰卧着,你的面容,已经黄瘦得再不像个活人,你的乱发和胡须,把你装得像长毛的野兽;你的气息,已经微弱得几乎断绝;你的眼睛,已紧闭着不能开视。我硬着喉咙,问了你一声“怎样”,热泪便浪浪涌出了。此后,我再不敢问你,也不能问你。隔了几天,我又回到这里来了。不意临行时轻轻转眼一瞥,竟成了我们今生最后的见面!我再到这里,才及十天,你的凶讯便飞来了。“二哥已于初九日下午五点钟身故”,这几个用淡墨写着,而笔端显出十分迟涩与震颤的四弟的来字,使我看了,怎样的凄咽而魂悸呵!天下之人,谁无兄弟,谁能当此而不咽泪呢!隗恨我,你死,不能送你的终;你葬,不能临你的穴。徒在这遥远的海涯,北望着苍茫天野,临风雪泪,怆然心碎而已!早知如此,无论怎样对不起人家,我都要在家里再住上十天,与你作今生仅有的谈聚,以尽最后之缘。而今已矣,一切都成了过去,过去,追悔又何益呢?

只在我脑海中平添了一段永不能磨灭的恨事罢了!

1925年10月28日夜稿于南海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