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爱情这逃犯
6106300000012

第12章 结语 爱情你逃到哪里去啊

爱情你真是一个

傻瓜

你能逃到什么地方

你能逃到

哪里去啊哪里也没有

收留你的

寸土在这个不再生长

柔情的

世界

终于结束了。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情 爱和性 爱的发展变化作出准确的描述并非易事,因为它几乎每天都在飞速发展,尤其是现阶段。写到最后两章,我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烦燥,是因为这些天成克杰贪污受贿案公开审理,大小报纸充斥了关于他与情妇李平狼狈为奸的报道,让人对人类的爱情前景顿生失望之感。现代人面临的选择太多,面临的诱惑也太大,相反,忍受寂寞、承担痛苦的心理能力却越来越差了。而与此同时,观念又越来越开放,社会也越来越宽容,这所有的一切,都使人的欲望愈加放纵和炙烈。我们看到,欲望的列车风驰电掣,轰轰作响地驶过世纪末年,又驶向了世纪初年。我们民族延续了上千年的古老爱情,似乎一夜之间就将它美丽而神圣的光环弄丢了。爱情无处逃遁,如惊飞的夜鸟。在这个到处是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人类还能生长柔情、感受爱情吗?我们不知道。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因为人类社会的瞬息万变,西方学者在一些社会科学领域里已经基本上放弃了规范,而只进行现象的描述。而今天,我也面临着与他们同样的困难。面对五花八门瞬息万变的价值观念和情 爱指向,我深感只能描述,无法归纳。只能现象地、直观地、杂芜地描述,而因为描述,我在失去概括力的同时,也失去了思想的深度。

尤其是举了那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尤其是有那么多正在发生的事情掺杂其中。

但我没有办法,因为即便如此,我也仍然不能反映出生活飞速发展的动态,以及这动态中反映出的人的观念的变化。

但变是必然。在今天,人们每天都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历史转型的压力,市场经济的压力,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所以很难有闲情逸志去演绎牧歌式的爱情故事。现代都市人所展开的,大都是金钱和情感之间的困惑与冲突。上海的性心理学博士耿文秀说,“社会已进步到以性 爱为基础,两性结合意味着与社会的适度疏离。”那么如此说来社会是进步了?

很难说。更难说的一件事,是有人认为,在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都市生活中,爱情已经完全消亡了。人类在以后的漫漫长途中,将不知爱情为何物。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对爱情彻底绝望?

记得我在搞那个女大学生情 爱观念调查的时候,举过这么一个例子:在60年代的后期,美国曾有过一部名叫《爱情故事》的小说,因为改编成电影而风靡一时,后来似乎还得到过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前些天,我还在电视上看到过这部重新播出的美国60年代的旧片。说起来,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平淡的爱情故事,一个现代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翻版,没有什么了不得。稍有不同的,只是爱情的阻力不再是来自于家族世仇,而是来自于现代疾病白血病。这对美国青年,在其中的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一段日子里,柔情似水,缠绵如梦,相互牺牲与奉献,沉浸在人类最美好最忘我的情 爱之中。而这一时期的美国,一方面是离经叛道的摇滚铺天盖地,一方面是女权主义运动席卷全美,加上毒品、性病、越战、反文化等等,其嘈杂纷扰喧嚣混乱可想而知。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意外地出现了古老东方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由此可知,在人类的心灵深处,始终回荡着对纯粹而稳定的爱情的向往。

而世纪末年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的重拍和风靡全球,更加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文化上的从无序走向有序,随着道德的重建和完善,中国人的爱情观,最终也会回归到纯粹和稳定上来。

爱情,纯真的爱情,美好的爱情,永远是人类高远的情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