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58

第58章 白居易:青衫寥落醉司马

白居易爱喝酒,而且写了大量的和酒有关的诗句。他在《自题酒库》中写道:野鹤一辞笼,虚舟长任风。送愁还闹处,移老入闲中。身更求何事,天将富此翁。此翁何处富,酒库不曾空。刘仁轨评价说,白居易是以“一醉”为富,可谓一语中的。由此也可看出白居易之嗜酒。

在历代文人中,陶渊明好酒,王绩好酒,李白好酒,那都是出了名的。殊不知,白居易好酒,也是非常著名的。

典衣卖马酤酒饮

白居易家有酒库,还把酒坛放在床头。睡前要喝,醒来也要喝;独自一人要喝,亲朋好友来时更要喝;在家中、寺观要喝,在山野林间、溪边船头也要喝;有钱沽酒要喝,没钱卖马典衣也要喝;有下酒菜要喝,没有下酒菜,就是吟诗、弹琴也要喝。白居易平生最喜两样活动,就是喝酒和登山,直到晚年时酒性难改——“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或笑或狂歌,“陶陶复兀兀,吾孰知其他”。

白居易几乎每到一处当官,都要取一个与酒相关的号。他当河南尹时,自号“醉尹”;贬为江州司马时,自号“醉司马”;当太子少傅时,自号“醉傅”;直到晚年退休不干了,官衔没了,还自号“醉吟先生”。白居易现存诗3000多首,其中咏酒的诗就有900多首,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如果不是爱好于酒、精通于酒、得趣于酒的话,是写不出如此之多的酒诗的。

醉饮先生

白居易自号“醉吟先生”,还写了一篇夫子自道的《醉吟先生传》,成为酒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这篇奇文是模仿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而作的,当时白居易已经67岁,担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之职,生活在洛阳,这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可是,文章一开始却这样写道:

醉吟先生,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不知吾为谁也。宦游三十载,将老,退居洛下。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激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现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人家有美酒呜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

醉吟先生沉浸在酒、琴诗的海洋中,连自己的名字、籍贯、职务都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了,其中洋溢着浓烈的返璞归真的老庄思想,真所谓“复归于婴儿”,充满着童心、真趣。能使醉吟先生返璞归真的关键就是酒、诗、琴。因此白居易素来把酒、诗、琴视为最知心的三个朋友,宣称“平生所亲唯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饮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巳时。”文章在结束时说:

既而醉复醒,醉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由是得以梦身世,云富贵,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古所谓得全至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于时开成三年,先生之齿六十有七,鬓尽白,发半秃,齿双缺,而觞咏叹调之兴犹未衰。顾谓妻子云:今之前吾适矣,今之后吾不自知其兴何知!

最后一句话是说:对今天以前,我很满意;今天以后,不知兴致会怎样?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气慨、“老顽童”的诙谐之气,也大有老当益壮的豪气、醉吟先生的灵气。白居易的这篇奇文影响很大,据《唐语林》记载:

白居易葬(洛阳)龙门山,河南尹卢贞刻《醉吟先生传》于石,立于墓侧。相传洛阳士人及四方游人过瞩墓者,必奠以酒,故冢前方丈之土常成渥。

延伸阅读

醉吟先生墓志铭

白居易曾为自己写过一篇墓志,题目就是“醉吟先生墓志铭”。词如下:

乐天,乐天,生天地中,七十有五年,其生也浮云然,其死也委蜕然。来何因,去何缘?吾性不动,吾形屡迁。已焉已焉,吾安往而不可,又何足厌恋乎其间?

白居易这样怀着达观的心态,

洒西归。据说,看了他墓志铭的人都以酒来祭奠,以至基前的土经常湿淋淋的,白居易地下有知,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