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6097000000099

第99章 硬里也可以来点软

有些时候对某些对象,光来硬的会激其死抗硬顶,先来软的他又会欺你无能,这就需要软的硬的一起上,软中带硬,硬中带软,通过权衡作出选择。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生活中有人会因为不得已而一头撞南墙或铤而走险,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往往就会给社会及个人带来预想不到的危害。所以针对这种状况下的人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尽快地放弃不正当的想法和行为。而劝其放弃错误行为的最佳方法便是软硬两手一起上。

在康熙年间,三藩作乱,吴三桂手下有一员战将韩大任,率部在湖南与清军作战失利后退到福建准备攻打汀州。

当时在福建与叛军作战的清军统帅康王杰书欲发兵武力进剿。这时,康王的属下吴兴祚出来反对发兵进剿,主张招抚。此人见多识广,口若悬河,很得康王信任,康王也考虑到兵力不足,于是便采纳吴兴祚的意见,派吴前往叛军驻地招抚韩大任。

吴兴祚带了几个随从,快马加鞭来到叛军驻地。他一见到韩大任,便号啕大哭起来,把韩大任搞个莫名其妙,忙问缘由。吴兴祚面带悲伤开诚布公地说:“我这次来是专为吊唁您而来的,叫我怎能不哭?”韩大任忙问:“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吴兴祚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将军你所以威行天下,是由于吴王对您格外器重。现在吴王把兵权交给您,深信不疑,实指望您建功立业,广占天下,可是您几年却寸功未建,损失惨重,吴王现在还能看重您吗!现在您又冒险准备攻打汀州,可汀州守军早已严阵以待,您觉得以疲惫之师攻打精锐军队能够打胜吗?如果一旦战败,吴王还能原谅您吗?所以我说将军死期已近,前来预先吊唁。”听完吴兴祚的一席话,韩大任低头不语。沉默片刻,韩大任问吴兴祚:“你看我归顺康王怎么样?”吴兴祚一看时机已经成熟,忙说:“我这次来就是受康王的委派来劝说将军归顺的,将军如能够弃暗投明归顺国家,当是建功立业的绝好时机。”一番话终于说服了韩大任,使韩大任带领数万军队归附了朝廷。

铤而走险的人大多都有后悔之意,只不过在没有退路的前提下才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你能晓以利害,并加以安抚,一般情况下是都能诱导成功的。

1977年8月,克罗地亚人劫持了美国环球公司从纽约拉瓜得机场至芝加哥奥赫本的一架班机,在与机组人员僵持不下之时,飞机兜了一个大圈,越过蒙特利尔、纽芬兰、沙浓,最终降落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在这里,法国警察打瘪了飞机的轮胎。

飞机停了3天,劫机者同警方僵持不下,法国警方向劫机者发出最后通牒:“喂,伙计们!你们能够做你们想做的任何事情,但美国警察已到了。如果你们放下武器同他们一块回美国去,你们将会判处最多不超过2~4年徒刑。这也可能意味着你们也许在10个月左右被释放。”

法国警察停顿片刻,目的是让劫机者将这些话听进去。接着又喊:“但是,我们不得不逮捕你们的话,按我们的法律,你们将被判死刑,那么你们愿意走哪条路呢?”劫机者被迫投降了。

本例中的劫机者一方面因为机组人员的抗衡和警方的追捕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不清楚警方的态度而不敢轻易放下武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痛苦局面。法国警察在劝说中明确地向对方指出了两条道路:投降或者顽抗,投降的结果是10个月左右的徒刑,而顽抗的结果只能是死刑。面对这两条迥异的道路,早已心慌意乱的劫机者识相地选择了弃械投降。

对铤而走险者最忌的一招就是不留退路。俗话说一不做,二不休,搬倒葫芦撒了油,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人乎。所以,说话办事中,凡遇有一头撞南墙的人切记不可把话说绝,否则物极必反,会把一个本来可以有挽救余地的人或事逼向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