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6097000000052

第52章 换一种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批评方式

对批评者而言,暗示寓巧妙,暗示寓宽容,暗示寓尊重;对被批评者而言,暗示促反思,暗示寓希望,暗示更意味着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近。巧用暗示,能使批评更富温情。

没有人愿意挨批,不管你说的有多对,所以批评常会产生一些负效应。但是,有些人能够很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和尺度,使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甜口良药也治病的效果。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属下向林肯总统打听敌人的兵力数量,林肯不假思索地答道:“120万至160万之间。”下属又问其依据何在,林肯说:“敌人多于我们三四倍。我军四十万,敌人不就是120万至160万吗?”为了对军官夸大敌情、开脱责任提出批评,林肯巧妙地开了个玩笑,借调侃之语嘲笑了谎报军情的军官。这种批评显然比直言不讳地斥责要好多了。

其实,许多时候批评的效果往往并不在于言语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正如一片药加上一层糖衣,不但可以减轻吃药者的痛苦,而且使人很愿意接受。批评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在必要的时候给其加上一层“外衣”,也同样可以达到“甜口良药也治病”的目的。

有一天中午,查理·夏布偶然走进他的一家钢铁厂,撞见几个工人正在吸烟,而在那些工人头顶的墙上,正悬着一面“禁止吸烟”的牌子。夏布没有直接地批评工人。

他走到那些工人面前,拿出烟盒,给他们每人一支雪茄,然后请他们到外边去抽。那些工人已知道自己破坏了规定,可是他们钦佩夏布先生不但丝毫没有责备他们,而且还给他们每人一支雪茄当礼物,工人们觉得很高兴。

最善于布道的彼德牧师去世了。下一个星期日,艾鲍德牧师被邀登坛讲演。他尽其所能,想使这次讲演有完美的表现,所以他事前写了一篇讲演稿,准备到时应用。他一再修改、润色,才把那篇稿子完成,然后,读给他太太听。可是这篇讲道的演讲稿并不理想,就像普通演讲稿一样。

如果他太太没有足够的修养和见解,一定会直接说出这篇稿子糟透了,绝对不能用,因为它听起来就像百科全书一样枯燥无味。

但那位艾鲍德太太知道间接批评别人的好处,所以她巧妙地暗示丈夫,如果把那篇演讲稿拿到北美评论去发表,确实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也就是说,她边赞美丈夫的杰作,同时却又向丈夫巧妙地进行了暗示,他这篇演讲稿,并不适合讲演时用。艾鲍德明白了妻子的暗示,就把他那篇绞尽脑汁完成的演讲稿撕碎了。他什么也不准备,就去讲演了。

我们要劝阻一件事,应躲开正面的批评,这是必须要记住的。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我们不妨旁敲侧击地去暗示对方,对人正面的批评,会毁损他的自信,伤害他的自尊,如果你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他不但会接受,而且还会感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