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6097000000108

第108章 求人的四种语言技巧

求人时要使对方产生好感,所以,你必须言语和善。尤其是那些心直口快的人更要深思慎言,不说让人生厌和惹人不快的话,以防事与愿违。

求人办事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其中很大部分是由口头提出的。人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请求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被求者乐意答应自己的请求呢?

求人语言要做到诚恳、礼貌,不强加于人(有时还需要委婉)。

所谓诚恳是指要让被请求者感到你是发自内心地求助于他,从而重视你的请求。这是求人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谓礼貌是指应该尽量选用被请求者乐意接受的称呼,像在问路、请求让座时,这一点就显得非常重要。问路时,称对方为“老头”、“小孩子”,那你肯定一无所获;若改用“老人家”、“小朋友”等,效果就会好些。

不强加于人是指不用命令的语气,而多用委婉、征询的口气,例如,尽可能地使用“麻烦……”“劳驾……”“可以……吗?”这类句式,即使对相识者也不妨这样。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运用求人语言的具体技巧,也许会有助于你的请求得到最理想的答复。

(1)以情动人。这一般用于比较大的或较为重要的事情上。把对人的请求融入动情的叙述中,或申述自己的处境,以表示求助于人是不得已之举;或充分阐明自己所请求之事并非与被请求者无关,以使对方不忍无动于衷、袖手旁观。

(2)先“捧”后求。所谓“捧”在这里是指对所求的人的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称赞,并不包括那种漫无边际、肉麻的吹捧。求人时说点对方乐意听的话,尤其是顺便就与所求的事有关的方面称赞对方一下,也不失为一种求人的好办法。

(3)“互利”承诺。这是指在求人时不忘表示愿意给对方以某种回报,或将牢记对方所提供的好处,即使不能马上回报对方,也一定会在对方用得着自己的时候鼎力相助。配以“互利”的承诺,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值得,同时也会对求助者多一分好感。

(4)寻找“过渡”。倘若向特别要好和熟悉的人求助,可以直截了当、随便一点。但有时求助于关系一般的人、生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时,则常常需要一个“导入”的过程。这个导入过程可长可短,得视情况而定。

此外,还要尽量防止自己的话无意间冒犯了对方。所以,在有求于人时应事先对对方有所了解,若无意中冲撞了对方,岂不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