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因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而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当你的价值观和他人的价值观发冲突时该怎么办?有些人就会因此而妥协,盲目地惟他人的价值观是从。他们不懂得拒绝,只知道随大流,这样的人不仅做不好人生定位,更活不出自己的品位。而有品位的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就会将它进行到底。
易卜生曾经说过:“倘若你把整个世界弄到手,却丢了‘自我’,那就等于把王冠扣在苦笑着的骷髅上。”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迷失自己的价值观,一旦在盲从中失去了自我,无论如何是换不来真正的人生地位。
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流”、“无主见”。在认知事物、判定是非的时候,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人云亦云;多数人做什么、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你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到红灯亮着,尽管你清楚地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你发觉周围的骑车人都没有停车,而是对红灯视而不见往前闯,于是你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
比如,你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获得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新想法。当你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同事,那位同事说:“你错了!”你又告诉第二位同事,第二位同事还是说:“你错了!”于是,你告诉自己:“大家都认为我是错的,看来我的确是错了。”
再比如,你与朋友们上街购物,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来拣去,你选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首饰,但朋友们普遍认为这件首饰不怎么好,不怎么适合你,而且太贵等等,罗列了一大堆意见。迫于多数人这种“无形的意见压力”,你最终放弃了自己的选择。
上述的种种现象都是价值观不坚定的盲从。
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从众往往是保护自己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渴望被社会和他人认同;而人也是自恋的动物,总是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而排斥那些与众不同的人。所谓“责不罚众”、“枪打出头鸟”,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排挤,被抛弃,于是选择同大多数人步调一致,在人群中隐藏自己。
但是,一旦养成从众的坏习惯,人往往就变得缺乏主见,缺乏个性了,随之个人的判断力也受到影响。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也就是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可见,在人群中,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受到从众习惯的影响。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并且,从众行为的确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
但是,我们必须区分各类情况,而不是让自己养成盲目从众的习惯,让自己的价值观形同虚设,让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让自己的自信和个性,在一次次打击中消磨殆尽。
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很多时候,我们常被人们支配。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是:“你应当……”、“你不应该……”一般人碰到这类要求,通常都很难回绝,尤其是提出要求的人是你最亲密的伙伴,“不”字就更难开口了。日子一久,这种互动关系定型后,就形成了一种盲从的习惯。
万一哪一天对方又要你做这个做那个,而你却坚持己见时,那会发生什么事呢?一方面,对方一定会勃然大怒,认为你违背了双方的承诺;另一方面,如果你坚持不做这些“应该”做的事,你会心生愧疚。
不要忘了,我们有权力决定生活。该做些什么事,不应由别人来代做决定,更不能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意思,让自己成为傀儡。况且,他人并不见得比我们更了解情况,也不会比我们聪明到哪里去,所以,他们所提出的这类“理所当然”的事很可能不是我们的最佳抉择。你的最佳抉择还是应该经由自己深入分析、思考之后,所做的独立判断来取舍。
特别是在职场中,学会说“不”,是办公室政治中的重要策略。这关系到你是否做得顺心如意。然而,有些人几乎是到了鞠躬尽瘁的地步。主管交给他的任务,他从来不打马虎眼,要求他额外超时加班,他也毫无怨言,同事拜托他的事,不管是不是他分内的职责,他总是不忍拒绝。其实,他早已忙得分身乏术,焦头烂额,但他还是强打精神说:“没事!没事!”没有人知道他累得半死,但是,他就是不愿开口对人说“不!”
最明显的现象莫过于,你总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你并不想做的事,即使有不满的情绪,你也强忍去做。你认为别人把这些事情交给你做,是因为看得起你,信任你的能力。如果你一旦拒绝,别人就会怪罪你,批评你不善于与人合作,使你产生一种罪恶感。总而言之,你不希望自己的拒绝恶化了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影响自己的前程。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事与愿违。
事实上,我们常常过度在乎自己对别人的重要性。就好像我们常常听到调侃别人的一句话:“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人是不能被取代的。如果你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你的责任,妄想完成每一件事,这无异于自找苦吃。你真正该尽的责任是,对你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你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需求,重新排列价值观的优先顺序,确定究竟哪些对你才是真正重要的。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这绝不是自私,而是表明你对自己道德意识的认同。
你虽然赞成这种说法,可是你觉得还是有些为难,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不”。真有那么困难吗?其实,那是我们的本能。心理学家说,人类所学的第一个抽象概念就是用“摇头”来说“不”。譬如,一岁多的幼儿就会用摇头来拒绝大人的要求或者命令,这个象征性的动作,就是“自我”概念的起步。
“不”固然代表“拒绝”,但也代表“选择”。一个人通过不断的选择来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当你说“不”的时候,就等于说“是”,你“是”一个不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著名的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作为演奏曲目。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以为是演奏家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结果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信自己的判断。
因为一个“不”,小泽征尔成就了自己崇高的地位。
世界上的你永远只有一个,没有必要一窝蜂似地跟着大家做同样的事情。无需按照他人的要求和眼光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也没有必要为了别人而改变自己。盲目从众的后果只会牺牲自己的价值观。一个连价值观都没有的人怎么做出正确的选择和人生定位呢?
牛津大学教授马蒂亚斯·夏尔曼也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培养绵羊,而是培养有高度个性的人,这些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形势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往往就在于是否坚持了自我,能否减少盲从行为,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是非并坚持自己的判断。所以,如果你现在还不够自信,总是随波逐流,随风而倒的话,请一定从现在开始提醒自己,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在他人的价值观中迷失自己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