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幸福不争概念
1.亲密关系中的争吵都是关于小事,买什么样的家具,怎么养育孩子,几点钟起床。甚至搬出很多科学育儿手册,就像科学养猪一样可笑。蓝色性格的人,通常会坚持自己的看法,纠结于概念,对与错。坚持说服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当你明白下面的概念都是相对的,你会对自己的坚持哂然一笑。
2.上和下。
说上的时候,手指向天,说下的时候,手指向地。
站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他绝对不会同意你的上和下。
3.左和右。
手里拿了一段可爱的柳树枝。我们不想要右端,只想要左端,把右边一半掰下来扔掉,手头的一半树枝仍然有新的右端。我们没办法去掉一个右端。
4.垢与净。
一只刚刚剪下的玫瑰,插在花瓶里,干净的,香甜的,我们定义为净。
楼下的垃圾桶,装满了腐烂的东西,发出了难闻的气味,我们定义为垢。一周以后,玫瑰就变成垃圾的一部分。几个月以后,垃圾都变成了玫瑰的肥料。
5.善和恶。
农村的女孩,家里穷,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到城市找份超市收银员工作,某天她被聪明人说服了,换份工作,能赚到百倍于现在的钱。她们出没于歌厅酒吧引诱别人,身上有恶的名。
一个出生富裕的女孩子,有父母铺好的路,一份冠冕堂皇的职业,身上会有善的名。
后者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正因为她们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才会让前者羡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6.融入对方,是修复亲密关系的开始。
不做观察者,而是一个参与者,才能够理解对方。闭上眼睛,自己进入对方的意识,看到他所看到的,听到他所听到的,去做他自己所做的,而不去预先区别是好还是坏。这就是#同理心的力量#。
7.变化万岁。
亲密关系不能永恒,世上所有事情都不能永恒。无常是美的,变化万岁!没有变化,种子永远是种子,无法在泥土中生根发芽,长成一个大树,结好吃的果子。
8.百合花的故事。
一朵百合花,你看到的是花型色彩的美丽;小狗却把它当玩具;情人眼里又是纯洁爱情的表意;在蜜蜂眼里百合花却成为美食来采蜜。
百合,只是你头脑中的一个概念。一支百合花,中国人叫百合花,美国人叫Lily,日本人称为ゆりばな,法国人叫作Fleur de lys。
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百合花的概念不来自于百合花本身,而源于观察者的意识,分歧就是“标签”。
处理家庭关系,都不能给所要解决的问题贴上个人标签。与之相反,需要把标签撕掉,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撕掉了标签,亲密关系修复才刚刚开始。
第三节 中年人的自我修养
了解自己,身心舒健,心灵被爱充盈。
1.好好说话。
在激烈争吵的时候,情侣闹分手的时候,都会喜欢说,“你,冷静一下。”亲密谈话中觉察到自己情绪的时候,能够给自己按暂停键。自我觉察,是好好谈话的开始和镇静剂。
2.身心舒健。
身体受疾病折磨的时候非常痛苦,让人情绪失控!对待身体要戴上刺痛的荆冠,不要温柔的玫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精神愉悦的小船。适当地让身体受一点苦,适当的用意志节制对身体的宠爱。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不忘劳作。
——形与神具。
3.正念练习。
你我皆凡人,有欲有求,患得患失,生理上会有各种刺激应对反应,任何情绪都正常。无聊、气愤、伤感和恐惧只是人类大脑的各种状态,来了又走。在任何情绪升起时,观察它,感受它,情绪里的能量自由流动,必然会自然转化。这就是正念练习的力量。
4.瑜伽练习。
瑜伽并不是让你柔软,而是让你与自己的呼吸链接,通过呼吸与自己的身心灵在一起。加深,加长,放慢呼吸,会让你身体里充满了氧气。
5.认识你自己。
无法认识自己的人,生活会变成了无意义的断瓦残片。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命题,我们往往都觉得很了解自己,但是遇到一些无法应对的事情,我们又开始变得迷茫起来,手足无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自我的认知往往来自三个途径:他人评价、社会比较、行为观察。外界给的只是反馈,内心如何认定自己才更重要的。
6.心力十足。
在每次亲密冲突中锻炼自己的心力,埋头过完自己的坎,都是在历事炼心。把所有的想做的、想达成的,毫不疲倦的一次次的练习,一点点的精进,一步步的成长。
第四节 我是一切关系的源头
1.好好说话。
家庭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核心是沟通的问题。沟通技巧的背后,是你对孩子的爱,对另一半的爱,对家人的善意,对重要关系的尊重。
2.在对话中,有两种角色,陈诉者与倾听者。
作为陈诉者,最有力量的八个字,你用得越多,人际越和谐。即,“谢谢,我爱你,对不起”。
作为陈述者,用正确的编码方式,让对方可以接收到你的善意,而不是用指责,批评,唠叨来包裹你的关心,对方往往接收不到。美好的人际关系,从自我改变做起,每一次重要的对话,20%的陈述,80%的倾听。
作为倾听者,你要瞬间把自己变成一个美丽的容器。如何回应?努力与对方在同一个频道,对方发什么球,你就接什么球。能听出言外之意,是高手。比如:有一种冷,就妈妈觉得你冷。背后是妈妈的善意和关心。
3.有用的技巧。
——全神贯注:与人对话的时候,放下手中的活,眼睛注视者对方。
——闭嘴:沉默是金。
——简单应答:嗯,喔,表示我知道了。
——机械重复
“妈妈,我想吃糖。”/“宝宝,你想吃糖。”
——引导式应答
可以是鼓励,“有意思,还有呢?”
可以是引导,“后来呢”
——读出感受/情绪
“妈妈,我想哭。”/“宝宝,你很伤心。”
——借助想象去满足愿望
“妈妈,我很想吃零食。”/“宝宝,妈妈好像开一家大大的零食店,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4.无声能解决很多问题。
如,用无声的方式去唤醒孩子
拉开窗帘或调亮灯光。(起床之后,是上厕所还是拉开窗帘,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世界。)
打开音乐。(优美的,喜欢的音乐充满空间。)
抚摸(轻轻地抚摸一下孩子的头)
去做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催促
5.我是一切关系的源头。
家庭即道场。当意识到99%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时,修行才算开始;而修行,就是证明剩下的1%的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的过程。
第五节 亲密关系决定了一生的幸福
1.1938年,哈佛大学阿列·博克教授开始研究什么能让人过得幸福。
在研究的一开始,不管贫穷或富有,年轻人都十分坚信,名望、财富和成就,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保证。而当他们苍苍老去,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经过70年的研究分析:只有好的社会关系,才能让我们幸福、开心。
2.建立生命中重要的关系的能力,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富有程度。
智力正常的人,在金钱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与他人的关系水平。
3.孩童时代的亲密关系,会影响我们一辈子。
孩提时代和母亲关系差的人,年老后更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童年受到父爱关怀的人,成年后的焦虑较少。
4.修复生命中重要的关系应该从自我开始。
朋友圈的幸福照片只是一个时刻,日常生活里充满了冲突。因为我们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照顾孩子,赡养老人,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当我们内在的能量耗尽时,我们就会易怒,感到抑郁,甚至疲劳,出现生病。当我们对这些压力有觉知,通过,静坐冥想等做了适当的减压,我们周围的关系才有可能会好起来。
5.技巧一时有用,更重要的是平静的内心。
很多人在课堂上学习了育儿的技巧,但是在压力或强烈的情绪之下,任何父母都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骂他们。孩子的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技巧而马上改变,需要家长学着用开放,淡定,不评判的态度来面对。
第六节 亲密谈话中的情绪觉察
亲密沟通中的情绪认知,使用“对不起”可以平静我们的情绪。
1.自己是对的,那么重要吗?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难做长时间的沟通。在沟通中,我们不自觉地“证明自己是对的”,防御模式引发了情绪。
2.大人有时候像个孩子。
当我有强烈负面情绪的时候,和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时,自己就像一个孩子。
3.情绪来无影去无踪。
情绪无时不在,我们往往没有觉察。开口说话伤了对方,自己也莫名其妙,好像我内心并不是要这样子的对话,多次试错,并和自己说下不为例,但是仍然不能避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4.平静的自我。
情绪背后是我们没有建立起“平静的自我”。而平静的自我,取决于我们如何安排独处的时刻。独处的时刻是自我修复与疗伤的关键。
5.独处是疗愈。
我们独处的时刻往往拿起手机,或者依靠电视剧来打发那无聊的时间。还没有静静地坐下来感受一下自己内在的能量,使用手机时间越多,自己越烦躁。
6.对不起。
常常记得,内心里跟自己说“对不起”!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压力下,有的时候会像个孩子。
7.和平的亲密关系。
和另一半说“对不起”吧,当你用言语证明自己是对的之后。因为你要的不是“正确”,而是平和的亲密关系。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