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可以少走弯路
6085200000080

第80章 不替对方考虑问题

有时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某个人与自己有着截然相反的特性,处理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甚至对同样的问题有着迥然而异的观点。谁对?谁错?谁更符合社会和他人的要求?恐怕谁也无法一时做出确切的结论。当此之时,有些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是错的,不恰当的,否定别人的观点、方式等等,甚至因此而起争执、起纠纷。显然,这样的态度和做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多考虑一下对方的观点、方法等。经过不同角度的互换,相信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也一定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融合的社会,即便是一个小小单位,其成员也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差异性是显然存在的。同时,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不相同,这种差异必然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个人性格、处事方式等等方面,因此大家不可能一个脑子思考、一副心肠抒情、一条裤子走路。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对此,我们应该采取理解宽容的态度,接纳对方,完善自我。

假如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碰到别人陷于困难或不可理喻时,我们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当时的处境中,我将有何感受,有何反应?”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去许多愤怒与烦恼,也可以增加许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也许有人会强横地说:“这是他的事,我没有必要照顾他的感受、考虑他的立场。”是的,是没有人可以强制你这样做,但问题是,你也有需要别人照顾、考虑的时候。这是因为,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被人理解。人人都希望被人尊重,得到别人的承认。

人世间那么多的隔阂、冲突,其实大多正是人们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立场的缘故,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民族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已经不止一次地深深领教过这些隔阂、冲突对世界造成的危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带着五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装扮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一个五岁的男孩将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绝没有想到,儿子却紧拽着她的大衣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

“我,我的鞋带开了……”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系鞋带时,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他眼里的只有一双双粗大的脚和女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真是好可怕的情景!

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五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震惊,立即把儿子带回了家。从此母亲发誓,今后再也不把自己认为的“快乐”强加给自己儿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母亲以自己亲身的体验认识了它。

类似的情况不仅对孩子,对年轻人、对异性、对异国人来说都可能存在。而且这样的认识和体验,无论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年龄、性别,都适用。我们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这实在是太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了。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也就会多一份和平。

这个世界往往就是这样,人们太习惯自以为是,太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小到两人、两个团队之间观点的冲突,大到国际上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的指手画脚、无理施压,无一不是如此。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就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少一些恩怨冲突,少一些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的世界也一定会更加和睦、更加团结。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不是说我们非得与对方浑然一体,而是说要使自己与对方求同存异,使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观点尽可能缩小,以产生共鸣与和谐。

人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的,就像一件总未完成的作品,总要变化和成长。当我们懂得如何理解他人,学会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我们就是成长了,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

§§第九章 疏于学习:停留在过去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