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越越现在已经2岁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味觉也比较敏感了,吃到不对味的东西,她就拒绝喝。孩子难免有生病吃药的时候,每次为了喝药,爸爸妈妈的嘴巴都说干了,轮番上阵都不行。哄也哄过,吼也吼过,都不管用。越越总是说:药那么苦,我不喝行吗?最后只好硬拿来灌。妈妈也知道灌药是很危险的,不这样又没有别的办法。
“常见的回答”
“药就是苦的,吃了药病才能好啊,来,吃药吧!”
“专家分析”
宝宝的味觉发育逐渐完善后,对苦、涩或有异味的药物会比较敏感,宝宝吃过一匙苦药之后是不肯再吃的。为了避免因药物味道而影响服药,家长们最好在药品选择上早做准备,选用味道好的儿科用药,如甜的糖浆、有水果味的咀嚼片或含片等,让宝宝能顺利吃药,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是遇到吃药的问题,不是只靠劝说可以解决的,需要全家共同努力。在孩子接触到药物的时候,要避免拖拖拉拉。
首先要给孩子统一的感觉:药是一定要吃的,现在不吃,过一会儿也必须吃,家长一定要语气一致,特别是家有老人的家庭,更需要协调好。这一点做好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其次,遇到药物比较苦的情况,一定要讲究一些方法,做好准备工作。孩子有时候是狡猾的,会在吃药的过程中观察,碰到有心软的家长他能立即抓住机会。所以家长要沟通好,学会配合。不给孩子可乘之机才行。这样孩子才能较快地将药吃掉,病才能很快好起来。
越越不吃药的情景,应该说是已形成了习惯了。这样,就很难扳回来。
“消极的回答”
“不吃药,就不准看动画片。”
“再不吃,我就揍你。”
“吃吧,快点吃完我给你买玩具。”
“合理的回答”
“宝贝儿,药很难吃是吧,所以我们才要赶紧喝掉它,让我们的病赶紧好起来。”
“举一反三”
引导思考型-“宝贝儿,你想不想病赶快好起来不要去输液呢?那就喝掉这个。我们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喝它好不好?”
快乐承诺型-“宝贝儿,吃过药就可以玩你喜欢的大汽车啦!快点哟!哎呀,爷爷像是要走的样子!”
温情传递型-抱着孩子说:“宝贝儿,你在想什么呢?跟妈妈说说看!”
“温馨提示”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之间的统一和配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