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乐乐跟妈妈下楼去院子里玩。妈妈看见隔壁的王爷爷,就向王爷爷问好:“王大叔,你好啊!”王爷爷也微笑着跟妈妈打招呼,还亲切地向乐乐问好。等王爷爷走后,乐乐就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跟王爷爷打招呼呢?”
“常见的回答”
“见到认识的人就要打招呼嘛,这有什么好问的。”
“专家分析”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在不停地用各种方式了解周围的世界。小的时候用眼睛、手、嘴巴,渐渐地长大了,学会用语言了,就会不停地提问题。不管遇到什么新鲜事,即使是我们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孩子都会问长问短,刨根问底儿。“为什么要跟人打招呼”?这是孩子观察人际交往产生的一个问题。我们很小的时候父辈会告诉我们怎么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那样做。那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可以让孩子知道,跟别人打招呼会怎么样。
常见的回答能够阻止孩子不再对这个问题发问,但是也会让孩子生出自卑之心,觉得自己问的问题没有意思,进而让孩子产生“以后有问题不能随便就问”的认识,使孩子关闭认识世界的窗户。
“消极的回答”
“你跟着问好就行了,怎么那么多问题!”
“再这样问问题妈妈就生气,不要你了!”
“合理的回答”
“是呀,看到认识的人要打招呼。这样别人会很开心,我们也会很高兴的!”
“举一反三”
换位思考型-“宝贝儿,如果看到认识的人,他不搭理你,你会不会觉得他不喜欢你呀?如果碰到你喜欢的人跟你打招呼,你会不会很开心呢?这样的话,是不是咱们跟别人打招呼,别人会很开心呢?”
快乐感染型-“宝贝儿,我们跟别人打招呼,你有没有看到他们的笑脸呢?那表示他们很高兴。我们就是给别人带去快乐的精灵嘛!”
温情传递型-“宝贝儿,爸爸妈妈下班回来跟你打招呼的时候,你很高兴吧!我们微笑着跟别人打招呼,可以将高兴和快乐带给别人,这样是不是很好呢?”
“温馨提示”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问题,都要重视,不能漠视,更不能强行阻止孩子发问。遇到不好回答的问题时,可以让孩子多思考,或者让孩子换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既能让孩子学会了解问题之外的事情,也能让孩子产生认同感:“啊,原来我有的感觉别人也会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