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香港制造:一梦十年
6079200000019

第19章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1)

我不知道一个人要是有太多的称谓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有很多的名字,有人叫我喜剧之王,也有人叫我星爷,还有人叫我后现代主义表演大师,当然也有很多人叫我狗屎……我从来不理会别人管我叫什么,其实我就是我,我叫周星驰,我的职业是演员。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你有了名气和地位,自然就会有人把你当神明一样供奉,也一定会有人把你当狗屎一般对待。这没什么,我对别人怎么看我一向嗤之以鼻。因为我就是我,我是周星驰,我是一个一年能赚几千万的演员周星驰。

很多人对我扮演的那些无厘头角色顶礼膜拜,还有很多人专门为我写书立著,甚至专门成立机构来研究和评论我的无厘头现象。看着这些对无厘头文化趋之若鹜的可怜人,我不知道上帝有没有发笑,反正我笑了。而那些口口声声骂我是狗屎的人更是可怜,他们一边看着我的电影,研究着我扮演的角色,然后再跳出来骂无厘头文化的不入流,骂我的表演肤浅无力流于恶俗,骂我的电影是纯粹的商品。可骂了又怎么样呢?我还是一年能赚几千万的周星驰。

我从来不去考虑什么是无厘头,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商业电影。这些和我没关系,我从不去关心和自己没关系的事情,我只关心我的电影是否卖座。电影卖座就证明还有很多观众喜欢我的电影,有人喜欢我的电影那我就能继续混迹于电影圈,能继续混迹于电影圈那我就可以继续赚很多钱。

我懒得理会你们会不会因为我整天谈钱而骂我恶俗,我确实就是这么恶俗的一个小人物,因为我是周星驰,不管别人在我头顶加上多少头衔,我还是周星驰。

娱乐圈就是这么现实,当我走红时,一定会有很多人把我当成大师看待,当我落魄时,你们一定全都离我远去。所以,我想我还是不谈商业电影或是艺术电影哪个更好,我还是谈钱比较实际。

很多年以前,我还在钵兰街靠摆地摊养活自己的时候,我奶奶就告诉我,别去理会别人怎么说你,也别去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如果想要在这个社会上好好活着,那就注定离不开金钱。

在钵兰街帮我奶奶摆地摊时我多大?让我想一想,应该是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我记忆中,那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年代。

我和奶奶住在一起,吃饭需要钱,上学需要钱,奶奶身体不好看医生需要钱,什么都需要钱。所以,我很早就明白了,要想出人头地,我必须要有钱。于是,我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放学了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去逛旺角中环,去喝可乐,去电影院看李小龙的功夫片。我放学了必须帮我奶奶摆摊,因为我家里没钱供我出去玩耍。

有时候,为了向别人证明摊上的东西比隔壁阿三摊上的东西要好,我必须花上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去说服别人到我摊上来买。很快,我就学会了怎样让自己说话时能够随机应变,这是做生意的窍门之一,很厉害是吧?

如果你们生活在我这样的环境下,你们也可以成为周星驰。当然,还需要机会。有时候,机会这东西很难讲,可以这么说,机会什么时候到来根本没有人知道,或者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就像没有人可以预见到未来一样。当住在我家隔壁的梁朝伟来约我一起报名参加无线电视台夜间训练班时,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机会。我只知道,我当时刚刚中学毕业,我找了很多份工作,但没一个老板愿意请我,是我长得太帅还是我长得太龌龊?我也不知道!

我不太想去,因为我需要赚钱养活自己,可能找份工作更实际一点。但梁朝伟告诉我,去读这个训练班可以有钱拿。看着梁朝伟那真挚的眼神,我相信他不会骗我,于是我决定去,为了钱我也应该去。就这样,我和梁朝伟一起进了无线电视台。

后来,我糊里糊涂地就成为了无线的签约演员。当然,演员是我在外人面前的称呼,其实我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运气不好的时候,甚至连跑龙套都轮不到我。因为,当时像我这样跑龙套的所谓演员实在太多了,像吴镇宇、刘青云、吴启华等等,都和我一样,是跑龙套的演员。而梁朝伟的运气就比我好多了,他也和我一样做了无线的签约演员。但是,他是那种真正的演员,能够演主角、能够整部戏说很多很多台词、能够和漂亮女明星对戏的演员。不像我,是个连句台词都没有的演员。就像在《射雕英雄传》里那样,我一句台词都没有,摄影师连个正面的镜头都懒得给我,只能在镜头里停留短短几秒钟,我就是这种演员。

那时,梁朝伟走红了,他是大明星,自然而然,他和我的距离拉远了,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其实主要是没时间在一起谈天。他已经是无线电视台力捧的“五虎将”之一,而我呢?我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跑龙套的,谁会来在乎我呢?

看着自己曾经的好朋友出人头地,我很高兴,但是,也很受伤。当然,没人会来注意一个跑龙套演员受伤与否,我所能做的只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舔着自己的伤口。

那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就像走在一条黑漆漆的路上,身边没有人可以依靠,看不到前方,走不回从前,只能摸着黑,撞得头破血流。除了扶着墙壁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之外,我别无选择。

当无线台的儿童节目“430穿梭机”来我们这儿招聘主持人时,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儿童主持,但我愿意,因为我想走出这条黑漆漆的路,我需要让自己找个地方安静地养伤。结果我在“430穿梭机”里一待就待了四年,这四年的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在那儿,我像个小孩子,无忧无虑,我可以无所顾忌地说我想说的话,可以天马行空地想我自己的事情。而我小时候就学会的说话随机应变,终于在这儿得到了发挥。总之,那段时间我过得很开心。

不知道是不是机会来了还是我真的运气好,无线台突然又找我去拍连续剧,当然不是演主角,但也不是跑龙套,我终于是个有台词的真正演员了。然后,我就一连拍了好几套剧集。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和我一样能说着台词跑龙套的吴孟达,不对,我不应该再说自己是跑龙套的演员了,我应该称自己是配角演员。

当时的吴孟达像个长不大的老孩子,整天在我耳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他曾经和发哥是好朋友,但是发哥一点交情都不讲,连钱都不肯借给他,他很郁闷等等这样的话。其实我很同情他,这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呢?根本不值得絮叨。有时候,人是需要有自知之明的。当你和你的朋友拉开距离时,你应该知趣地走开,不要挡了朋友的光环。就像我和梁朝伟一样,在这点上我就比吴孟达聪明多了。但我还是很喜欢吴孟达,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后可能的模样,我可以趁早改变。

我和吴孟达曾经在太平山顶喝着啤酒看着香港夜景时,击掌发誓,以后我们两个成名了,一定要一起合作演很多很多部连续剧。如果运气好,名气变得很大很大的话,那我们就一起拍很多很多部电影。

那时候我真的运气好得出奇,甚至还认识了当时的大明星万梓良,还通过他认识了李修贤。

就这样,在李修贤的提携下,我开始拍起了电影,虽然一开始演的都是小角色,在电影里的下场不是被人勒死就是被人用牙刷或是别的玩意捅死,但起码我已经走进这个神秘的电影圈了。但更离谱的事情还在后头,我居然凭一个小小的配角拿到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说实话,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搞明白,为什么我会拿这个奖。

之后,我的演员道路开始一帆风顺,我演了很多很多电影。而且,我终于变得名气很大很大了,有多大?看看每年的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就知道了。而我和吴孟达当年连自己都以为是酒后狂言的话终于也得到了实现,我们真的在一起拍了很多很多部电影。

我成了真正的大明星,虽然很多时候,我在梦中醒来时,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是能赚很多很多钱的大明星了。

现在我终于可以带着我喜欢的姑娘一起去旺角中环最高档的饭店吃饭,可以包下整个电影院去看李小龙的功夫片,我可以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情。可惜奶奶看不到了,如果她看到现在的星仔变成这样,她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的。

不久前,当我站在香港金像奖的领奖台上时,突然想起了许多过去曾经一直停留在我记忆中的人和事,许多曾经以为是值得铭记一辈子的恩怨或是值得自己苦苦追寻的电影方向,所有的一切,在那一刻,突然都变得淡然起来。就像拿了这么多奖又如何?我还是周星驰,拿再多的奖,我还是周星驰,还是永远不会去考虑拍商业电影好或是拍艺术电影好,还是会继续拍着那些卖座的电影,一直到没人愿意再看为止。

后来有个记者问我,为什么这次的《少林足球》要用这么多特技,完全没有了以往周星驰电影的表演模式可寻,这部《少林足球》没以前的那些电影好看了。我告诉他,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他曾是哈姆雷特,他曾是堂?吉诃德,他曾是尤利西斯,他曾是所有人。到后来,他什么人都不是。而我现在就是博尔赫斯曾经有过的心态。

看着那记者瞠目结舌的模样,我在心里暗暗发笑,我知道,这次又蒙晕了一个人,明天的报纸上,又会有很多人谈论着周星驰电影以后可能发展的方向。只是,我懒得再去考虑,我只想做我自己。

我只是个一年能赚几千万的演员周星驰,仅此而已!

我是刘德华。

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喜欢我的人和批评我的人同样是那么多?

我曾经很努力很努力地想向人们证明,刘德华不仅仅是个偶像明星,他还是个实力明星。但是,没有人相信,就算是我已经拿到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还是没有人愿意相信我是个实力派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