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健康管理全书
6075400000004

第4章 体检主要内容

称体重

成年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男)或100(女)±10%为正常,体重出现明显减轻多是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或恶性肿瘤等发出的首要信号。定期称体重会发现有无肥胖趋势,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血压测量

血压值较高常与原发性高血压、脑中风、动脉硬化有关。高血压是一种隐匿性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因此将测量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早期高血压,有利于早期治疗。近年来,对于低血压的危害也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低血压能造成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体检中也应加以重视。

身体器官

1.眼睛: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常在中年发病;脑动脉硬化能从眼底反映出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过度肥胖者也必须查眼底。

2.耳鼻咽喉: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地区,鼻咽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是在检查中被发现的,鼻咽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高达80%~100%。口腔疾病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体检时千万不要忽略。

3.颈部:体检中颈部肿块的检出率较高。颈部常见的疾病如甲状腺癌、甲状腺瘤、颈淋巴结核、恶性淋巴瘤、涎腺肿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经鞘瘤等,其早期多无疼痛、皮肤红肿等症状,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造成延误治疗。

4.脊柱、四肢:近年来,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四肢躯体疾病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存质量,如果在体检时,按望、触、叩、动、量及神经系统逐一有序地进行检查,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预防和延缓这些疾病的发生。

B超、心电图、X线透视

1.B超是体检当中一项很重要的检查,它可以确定肝、胆、肾、输尿管、膀胱等脏器内是否有病变,以及病变的大小、位置等,对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结石及肿瘤诊断准确。目前B超检查已被公认为是诊断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2.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平时有胸闷心悸症状者,更应做心电图检查。

3.胸部X线透视可以早期发现有无肺部疾病,如肺癌、肺结核等。即使不吸烟者也要定期检查。

血、尿、便常规

1.血常规:可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炎症等疾病。

2.尿常规:可初步了解肾功能,了解有无肾动脉硬化。可排除肾炎、尿道炎、糖尿病疾病。

3.便常规:尤其是大便潜血检查,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病。

4.血液生化检查、血脂检测: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最多的是高血脂患者,并有年轻化的趋向。步入中年后,每年一次的血脂检查不容忽视。

5.血糖检测:能初步筛查糖尿病和低血糖等。

6.肝功能:通过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变化,了解是否有肝脏实质病变、肝胆管阻塞及溶血性疾病及全身营养状况;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可决定能否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及对肝炎进一步分类分型。

7.肾功能:通过尿素氮、肌酐了解是否有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情况;通过尿酸了解是否患有痛风症。

肛门指检

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功能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容易出现前列腺肥大,甚至会发生恶性病变。通过肛门指检再结合血液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可及早发现前列腺癌,在男性癌症中前列腺癌是名列前茅的。同时,肛门指检也可发现直肠癌。中年以上生育过妇女应每3年查一次子宫颈刮片,以排除宫颈癌。

妇科检查

女性定期做妇科检查尤为重要,因为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妇科疾病如宫颈癌、卵巢瘤等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必须通过医学检查才能发现。目前乳腺癌已占到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是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因此女性应增强对乳腺的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防癌检查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应在体检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筛查项目。由于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以后,应每年检测一次甲肝蛋白。特别是乙型肝炎患者,更应定期检查。此外,通过检测鼻咽癌相关抗体可对鼻咽癌进行筛查。通过检测癌胚抗原可对消化道肿瘤进行筛查。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可对前列腺癌进行筛查。

其他检查

通过一般检查发现了疾病,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彩色B超、动态心电图、脑电图)等特殊检查,以求早确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