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变态心理学(第二季):不那么学术的变态心理学解析
60718100000002

第2章 何为变态心理——诸家之言

心灵的面具——从防御机制说起

心理动力学模式强调动机的重要性。人的行为,正常也好,异常也好,皆是动机是否获得满足的结果。最早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之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霍尼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等也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自他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他的理论包括意识的三个层面、人格理论结构学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等。弗洛伊德追溯病人发病的原因,结果发现,大多数人的病症和他们的童年早期经验有关,在童年经验的基础上,病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自我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压抑时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它能调节、缓和环境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得现实允许,超我能够接受,同时使得本我获得一定满足。压抑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个人用压抑的方式,把那些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危险的事情压抑到潜意识里,做梦、口误、笔误都是压抑的结果,最极端的压抑便是失忆。比如,小孩子亲眼看见玩伴儿被歹徒杀死,自己躲在角落里不敢出气,事后,这个小孩失忆了,无法回忆起关于凶杀案的一切,这种压抑一方面为了逃避痛苦,另一方面为了逃避自我的道德谴责。被压抑的记忆可能在十年、二十年或更久后,在一个意外的刺激下显现出来。

拒绝是拒绝承认某一事实,最典型的拒绝出现在失去配偶的人身上。深爱的丈夫或妻子去世后,活着的一方用拒绝的方式对待这一悲剧,保留对方的衣物,在饭桌前摆放对方的碗筷。反向生成即按照与意识相反的方向做事情,以回避可怕的念头或欲望。比如说,作为后母的女人非常讨厌前任妻子留下的孩子,却出于某种原因对孩子特别殷勤,以溺爱、放纵的方式对待之。

合理化则采用人为的解释,去掩盖真实的原因。合理化的情况在相亲中最为常见。某男和某女相亲,事后,某男说:“个子太矮,长得一般。”某女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粗鲁的男人,再也不想见到他了。”就像《罗生门》中的角色一样,每个人都在说对自己有利的理由,此所谓合理化。

心理投射即无意识冲动归位别人。你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那幅画,画中的女子在微笑,她可能非常高兴,也可能勉强地挤出来微笑,对于蒙娜丽莎的解读,往往是你的心情投射。你开心,便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会心一笑;你不开心,就会觉得蒙娜丽莎也不开心,笑容不过是勉强挤出来的。

并非所有心理防御机制都有利于身体健康,有的防御机制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以上提到的防御机制都是不健康的防御机制,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健康的防御机制,如升华、幽默、补偿、抵消。升华是一种非常具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比如把生活中的挫败经历变成艺术品,把无法发泄的性欲转化为对健康有益的运动,把攻击冲动转化到拳击场上,转化为橄榄球比赛中的横冲直撞。

补偿与升华有些相似,补偿是将冲动转移到没有威胁的目标上。比如,上司搞错对象,把无辜下属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出于现实的考虑,下属不能为图心里痛快而把上司骂个狗血淋头,只好回到家里,把怒气出在家人身上。幽默很容易缩短与周围人的距离,尤其在遇到尴尬局面时,适当的幽默能够帮助自己寻求到社会支持,在心理上给不良刺激一个缓冲。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由潜意识支配,潜意识的驱动力冲突则来自人的早年经历。因此,心理动力学比较重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分析来访者的梦境及自我防御机制,从早年冲突中认知现实行为。治疗的目的即在不改变人格的情况下,增强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积极的应对环境的方式。

程浩今年25岁,未婚,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史,因为拿刀劫持女友,扬言杀了女友后自杀,后被民警制伏,关进了看守所,等待他的是涉嫌劫持人质的法律诉讼。羁押期间,程浩冷静下来,觉得自己是一时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才会犯下大错,但是他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做这件事。他夜里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运动困难,遂要求接受心理干预。

根据程浩本人的介绍,咨询师大概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程浩是父母唯一的孩子,从小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性格自私,任性,胆大妄为,到看守所看望儿子的程浩妈妈说:“这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这下算是闯了大祸了。”

程浩和女友菲菲从高中时相识,相处两年后,菲菲到外地念书,程浩毕业后成了无业游民,不是待在家里,就是到菲菲的学校找她。于是菲菲的家人就开始反对他们的来往,出事前不久,程浩再次到菲菲学校看她,被她哥哥见到,两人言语不和,动起手来,程浩被打伤。

在此之后,程浩近两个月没去找菲菲,但是,他一直都咽不下这口气。他打电话约菲菲见面,要求把他们之间的事说清楚。菲菲不情愿地答应见面,没说两句话,菲菲准备离开,情急之下,程浩拿出匕首,要求菲菲留下。菲菲受到了惊吓,在咖啡馆里大喊大叫,程浩拿刀相逼,咖啡店老板见势不妙,赶紧报警,程浩则挟持菲菲躲到二楼露台,与民警对峙起来。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程浩透露了他成长阶段的一些经历。他三岁才断奶,在上中学前,一直和妈妈睡在一起。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做梦,有时醒来,不记得梦的是什么,有时则像看电影一样,清晰地映射在眼前。他经常梦见自己会飞,飞得很高很高,飞到了摩天大楼的顶端,可是他又担心自己会掉下去。他还做过从楼梯上掉下来的梦。

第三次访谈时,程浩讲起他和父亲的关系。父亲为人耿直,说话、做事不太圆滑,为此常常得罪人。程浩每次出去打架,回家都会被父亲骂一顿,“打打杀杀的,你以为自己是老大呢?比你狠的人多的是!”这时候,程浩就会想,“如果不是因为我死了,就没人照顾爸妈,我就出去弄死一个。”

以心理动力学分析,程浩劫持女友以及羁押期间的表现,属于急性应激障碍。程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非常强烈,断奶晚,口欲期固着形成了他过度依赖和自恋的人格。他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理解他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梦境则代表他内心中有两种起伏较大的情感体验。他习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一旦遭遇挫折,就会用攻击的方式表达,这种方式表现在他想用杀人来报复父亲对他的轻蔑。当他拿刀劫持女友菲菲时,经历的是同样的心理过程。

S-R解释一切——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初介入变态心理学的人物当属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是俄国的生理学家,他用实验的模型说明了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人的异常心理。巴甫洛夫用动物做实验,进而判断神经系统的病例生理机制,接下来,他用类比的方法观察病人,解释人的异常心理。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巴甫洛夫认为那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神经过程相互冲突造成的,此外,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也会造成精神障碍。但是,他未能细致地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他认为,这两种状态只能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和精细特征上进行区分。

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上,巴甫洛夫认为,变态心理和行为的产生是因为条件刺激取代了无条件刺激。原本是无关的刺激由于总是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发生,使人形成了特定的条件反射。比如说,一个成年男子对大声关门特别敏感,听到巨大的关门声,他就心生恐惧,全身紧张,因为生活在父母家里时,用力摔门是父母表达愤怒的方式。

巴甫洛夫是一位生理学家,误打误撞地成了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另一个代表人物则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有意识地将条件反射纳入了心理学的范畴,他将心理学用“S-R”模式解释。S即刺激(stimulus),R即反应(reaction)。刺激引起人体行为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内部即腺体的分泌,外部即肌肉收缩。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某种反应,一定的反应必然来自某种刺激。由此,我们可以用刺激推知反应,也可以反过来,用反应来推知刺激。

斯金纳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坚持华生的S-R模式,但是更看重行为反应,而不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斯金纳用他自己设计的“斯金纳箱”证明,一个行为如果造成了有利的结果,这个行为在将来会再次出现。如果造成了不利的结果,这个行为就不会再出现了。

用生活中的例子更容易说明这一点。现代人很乐意享用ATM机的方便,进门,插卡,输入密码,很方便地取钱、存钱。因为在ATM机上能方便地取出钱来(有利的结果),所以人们喜欢用ATM机取钱。如果你插卡,输入密码,取不出来钱或者磁卡被机器吞掉了(不利的结果),长此以往,你就不会用ATM机取钱了。

巴甫洛夫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又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为行为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不同于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变态心理和行为来自控制不当或惩罚过度。一个人在接受控制或惩罚时,往往遇到各式各样的刺激,这些刺激会引发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对此,要么以暴力的形式反击,要么以极度消极的方式逃避。条件反射使得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刺激时,引发最初的情绪反应,长期地控制不当或过度惩罚就会导致异常心理。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有一对非常经典的概念:强化和惩罚。强化即通过控制行为产生的后果,从而增加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比如孩子在一个小时内写完作业,可以获得延长使用电脑15分钟的机会,此后,孩子会更愿意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作业,甚至时间更少。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惩罚即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呈现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刺激,从而消除这类行为的发生。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比如,感到头疼时吃了某种药,可是这种药的副作用非常大,出现了头晕、呕吐、嗜睡等反应,这便是惩罚。此后,即使继续头疼,病人也不会吃这个药了。

斯金纳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提出了一套行为矫正术。既然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人们也可以用学习的方式保留有益的行为,去除不良行为,从而形成一套新的行为模式。他把这套方法应用到学校、精神病院、弱智儿童教养所等社会机构,效果还不错。

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比如班杜拉,他承认人的行为是习得的,但是习得行为的过程中并未直接得到强化,行为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实现的。当个体运用模仿获得行为时,则需要运用强化的手段。

行为主义关注的是环境中的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环境作用下产生的。当人的行为具有社会适应性时,会不断得到强化,而失去社会适应性时,行为会减弱,继而消失。

用奖赏、惩罚的方式,可以控制行为次数的增加或减少,改变行为的方向。因此,行为主义不在乎心理过程,俄狄浦斯情结也好,童年受到压抑的潜意识也好,行为主义治疗师关注的是来访者的不良行为,将不良行为定为“靶行为”,用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改变人的行为。

当然,今天的行为主义治疗不会那么绝对主义,咨询师会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了解来访者不良行为的成因,来作为有效咨询的基础。毕竟,任何不良行为都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理论必然指导实践。行为治疗的假设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人类心理、行为的解释上的。作为个体的人类也好,作为种系进化的人类也好,条件反射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基于此,行为主义主张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训练,以矫正适应不良行为。常用的方法包括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自我控制疗法等,适用于神经症、人格障碍、药物或酒精依赖、其他不良习惯等。

铭城今年23岁,是某理工大学三年级学生。身高178厘米,相貌清秀,体态正常,无躯体疾病,无精神病史。铭城来自一座县城,父母都是政府职员,家庭经济充裕,家人相处和睦。从铭城的个人资料上,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异常,实际上他却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适应环境困难,情绪也不太稳定,时常陷入沮丧情绪中。在人群中,他害怕被人注视;在公共场合讲话、与异性交谈都会令他感到紧张不安;他害怕被人观看,与人说话时从不与对方对视。《SCL-90》测试结果显示,他在焦虑、恐怖、人际敏感、抑郁维度上分值较高(超过了2.5)。

铭城有清晰的自知能力。“我总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在学校里还好一些,等我毕业了,工作了,难免要与人打交道,到那时候就晚了。”他主动寻求心理帮助,于是心理辅导老师在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介绍过有关事项和规则后,约定他下个星期再来。

初步诊断,铭城属于社交恐怖症,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式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系统脱敏的第一步是为来访者建立恐惧等级表,列出所有令其感到不安、恐怖的事件,然后按照其主观感受进行评分。如和男同学谈话的恐惧程度是20,与女同学谈话的恐惧程度则达到了100。

在第四次约见时,心理辅导老师让铭城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脱敏练习,首先是想象脱敏,即由辅导老师口头描述,铭城想象描述的画面。先从恐惧等级最低的事件开始——和男同学说话,想象维持30秒左右,停止想象,让铭城报告此刻的恐惧等级分数。第一次报告,和男同学谈话的恐惧分数从20降到了15。辅导老师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他不再感到恐惧为止。接下来对下一个恐惧等级的事件进行脱敏。

每做一次脱敏,辅导老师都会给铭城安排反馈作业。比如回去和同寝室的男同学讲话,与对方对视,下一次的目标则是坐在后两排位置上的女同学。经过八次约见,铭城已经敢和女同学讲话了,偶尔还会看着对方的脸说话。此外,他还参加了一个口才训练的社团,以便逐渐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经过近两个月的接触,心理辅导老师逐渐了解了他的社交恐怖症成因。铭城从小就是学校的尖子生,为了让他全心学习,父母把他“圈养”起来,除了到学校上课,就是待在家里,对于同学玩伴儿,铭城妈妈的态度是,“可不能和学习比你差的孩子玩儿,小心他们把你带坏了”。于是,铭城从中学开始就成了宅男,每天过着“学校—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家里也只有爸爸、妈妈和他三个人而已,父母并没有教会他社交的技能。

上大学后,铭城并没有交到很多新朋友,只是和室友比较熟悉。铭城大一时暗恋一个女同学两个多月,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向女孩表白,却被对方狠狠拒绝。从此之后,铭城不再和女同学讲话,时间一长,他连和室友讲话都要鼓起勇气了。

评估出的好恶——认知模型

对于人的异常心理,认知模型持一个与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观点。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变态行为,不是因为外界环境,而是因为人对一件事所持的观念导致的。改变情绪、行为异常,不需要改变行为,改变认知即可。认知改变,情绪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认知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ABC理论。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来的。所谓ABC,A(Activating Event)代表刺激事件,B(Belief)代表认知,C(Consequence)则代表人的情绪和行为。C是内心世界的具体表现,包括情绪上的困扰、行为上的异常等,A是导致C出现的诱发事件,可是,C对A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仰仗B——人们对刺激事件的认知评价。

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感觉痛苦,并不是生活事件本身带来的痛苦,而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有些事情本身是可好可坏,无所谓好坏的,当个人的偏好、欲望和评价加在了上面,有人看到了好事,有人看到了坏事。

学中文出身的敏丽毕业后在广告公司做文案。向来自豪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敏丽,对工作内容驾轻就熟,除了偶尔遇到坏脾气又难缠的客户,敏丽的工作一直顺风顺水——优越的工作环境,丰厚的年薪,还有一片大好的职业前景。

年终时,听闻敏丽的“才女”称号,公司老总找她帮忙写年会演讲稿。敏丽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遂苦心孤诣,准备将自己的本事才能都发挥出来。写了第一稿,老总给她打了回来,说是太过文艺,文绉绉的,不适合年会的场合。第二稿,老总说网络流行词太多,显得不够庄重。接下来第三稿、第四稿……敏丽硬着头皮改了七八次。最终老总把她叫到办公室说:“你的才华我看到了,不过,把才华变成工作能力是需要时间的。你很有想法,这一点很不错,但想法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就是空想,就是纸上谈兵。这篇演讲稿,还是交给林慧帮你改吧,她比较有经验。”

在年会上听到林慧改过的讲稿,敏丽觉得自己好生冤枉。“不过是加了些大白话和客套话,这有什么难的,我现场发挥都可以”,敏丽跟男友抱怨道:“老总就是成心整我的,没准儿是那个林慧在背后搞鬼。”

“我看也是,这什么破公司,咱不干了。”

“就是,真不能干了,年底活儿那么多,都是谁在做呢?说我纸上谈兵,还说我太多空想,只有空想的话,那么多文案都是谁完成的?”

“你们这老总,看来他不是伯乐,看不到你这匹千里马,明天就辞职,咱找伯乐去。”

“我看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就是,就是,不干了。”

……

敏丽从下班就开始吐槽,哇啦哇啦说了快一个钟头,情绪缓和了不少。可是转念一想,事情好像有些不对。“老公,我真的辞职啊?好像……还没到辞职的地步吧?”

男友笑笑说:“你想明白了?来吧,让我给你分析一下吧。你说你哈,老总把任务交给你,证明他信任你吧;你改来改去,改了七八次,证明他对你够宽容的吧;最后还不成,让前辈帮你改,而不是全盘否定你,算给你留面子了吧。人家还苦口婆心地教给你工作经验,你还有什么不知足啊?上哪儿找这样的老总去呀?”

“这么说,全都是我的错了?”

“那倒也不是。就是让你换个角度想想。你有才华,有能力,这都是事实,但是有时候呢,你太关注自己了,就在你自己那个思维里打转转。换个角度看看,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嗯,就你会说话,就你大明白。”经过男友的开导,发了一晚上牢骚的敏丽终于露出了笑容。

基于ABC理论,埃利斯认为,改变情绪困扰,不能致力于改变事情本身——毕竟许多外界环境是个人无法控制的,而应该改变认知评价。改变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各种心理上的不适就会减轻和消除。

不合理的信念,即“B”通常有三个特点:其一,要求绝对化,事事必须按照主观愿望发展,这类人喜欢用“应该”“必须”等字眼;其二,过分概括,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将责任全部推给别人,一味地指责他人;其三,情绪糟糕透顶,悲观、绝望、不能自拔。

文桦今年40岁,在市政府工作,单身母亲,有一个15岁的女儿。因为女儿和男同学谈恋爱,文桦非常生气,大骂了女儿一顿,女儿哭着跑去奶奶家,一去不返,文桦执拗地坚持,女儿不道歉,她绝对不去接女儿,结果,女儿一走就是半个月,留她一个人在家抹眼泪。

文桦一走进咨询室,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我这个女儿啊,要气死我了,这么小年纪,居然就不听我的话了……逃课,上网吧,还和男同学谈恋爱,要不是我在公园碰见了,我还蒙在鼓里呢,回家我说了她一顿,她竟然给我离家出走……我生气怨我吗?骂她也怨我吗?如果她听话一点,我能骂她吗?不听话的孩子该不该骂?医生你说,该不该骂……”

“打断一下,你刚才说,你女儿——离家出走了?”

“嗯,倒也没走多远,住她奶奶家去了。”

“好。根据你刚才说的,我想提一个问题:你觉得,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吗?”

“当然!我的女儿,不听我的听谁的?”

“可是,你女儿是个大孩子了,她有自己的想法。”

“早恋那是自己的想法吗?不好好上课出去瞎混是有想法吗?我是她妈,我做什么都是为了她好。现在的男孩子,可不像我们那个年代,我女儿单纯得很,我不管能行吗?”

“你也是妈妈的女儿,想必你对妈妈的话一定是言听计从吧?”

“那倒不一定,我有选择地听。”

“你不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可是你女儿一定要听你的话,你自己想想,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稍后,文桦又列举了一些她和女儿相处的例子。咨询师发现,因为单亲妈妈的关系,文桦对女儿关怀备至,可是她也像“武则天”一样,事无巨细地插手女儿的生活,用命令的态度告诉女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咨询师给文桦用ABC理论分析了她和女儿之间的矛盾,结果发现,她一直用绝对观念要求女儿。

“看来我还真得亲自接她回家了。”临走时,文桦嘴里嘟囔着。看得出来,让习惯了趾高气扬指挥女儿做这做那的文桦低头认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不过,搞清楚了她们之间的相处问题,今后应该不会再发生“离家出走事件”了。

“第三势力”来袭——来访者中心

近一年来,浩博都是处于情绪低落、自卑、抑郁的状态。因为只身在外地,无法适应紧张的工作节奏,浩博逐渐产生抑郁情绪,夜晚失眠,头痛,记忆力开始下降。因为业绩下降,浩博被上司叫去谈话一次,从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心烦、焦虑,与同事的人际关系紧张。最绝望时,他想过辞掉工作,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去隐居。

与咨询师通过电话联系几次后,浩博终于鼓起勇气来到了咨询室。和预想中不同,浩博西装笔挺、英气逼人,如果不看他的眼睛,根本无法把眼前的人和电话中那个怯懦、自卑、闷闷不乐的人联系在一起。

鉴于浩博的文化水平很高,具有较强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咨询师决定对其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他交谈,让他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

根据他在电话里的陈述,浩博最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紧张和自卑。

初次交谈的一个小时,咨询师大概了解了浩博的个人史。浩博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因为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浩博受到了县里的表彰。进入大学之后,他却开始出现矛盾心理。

在大学里,他不过是众多尖子生中的一个,甚至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他的学习成绩不突出,个人能力也不突出,再也没有来自同学的羡慕眼光,也没有老师对他的特别关照,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一方面,他保持着高傲的个性,觉得自己比周围人都出色,没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到的;另一方面,他为自己平凡的家世背景感到自卑。同时,他那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成为同学嘲笑的对象,更增强了他的自卑感。

这种矛盾心态被他带到了工作中。一方面,他期待在工作中有出色表现,而不屑于与平庸无能的同事来往,喜欢独来独往;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无法和其他人协调工作而深感痛苦。

咨询师分析,浩博的主要病因是环境适应不良,才会产生心理、行为上的异常。对咨询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倾听病人的倾诉,对他的痛苦表示同情和关怀,同时,帮助其调节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不是等待环境为了他而改变。由于浩博存在着消极避世的念头,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帮其重新树立信心。

人类是群居动物,浩博最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紧张和自卑。由于他情绪不稳定,常因为小事与周围人发生冲突,别人不知道他的病态,对他的言行无法容忍,以致最后几个朋友也不愿和他来往了。人际关系的糟糕使他陷入抑郁和焦虑的大循环。在人类生活中,人际关系很重要。处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很容易实现自我,满足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人际关系糟糕,则可能产生心理异常。

罗杰斯是美国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个人具有多种潜能,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这些潜能便能被发掘出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便是制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心理咨询师以尊重、温暖和同情聆听来访者,耐心启发,悉心诱导,使来访者看到美好、积极的那一面。

罗杰斯提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代表,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假设,每个人都有着积极的、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成长潜力,如果人所处的环境闭塞,或自身体验丧失,这种成长潜力就会受到阻碍,表现出心理病态,环境适应不良。反之,如果环境适宜,个体能够与他人正常地沟通、交往,发挥潜力,异常心理和行为就会得到改善。

裴珊是一个家庭主妇,今年35岁,有一个8岁的儿子。因为无法处理婚姻、家庭中的琐事,裴珊陷入抑郁状态。每天送走了老公和儿子,她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有时候躺一整天,饭也不吃,一副精神颓靡的样子。老公抱怨她说:“你每天要死要活的样子,会影响儿子的,你知道吗?”裴珊在老公、儿子面前强颜欢笑,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她却更加抑郁了。

虽然结婚多年,裴珊却始终无法适应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她不太会爱人,也不喜欢被爱。结婚之初,老公对她关怀备至,裴珊却感觉压力很大,老公对她的关心反而成了她的负担,使得她不能自在地生活。

她不希望辜负爱人的心意,就一切听从老公的安排。于是,她越来越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婚姻生活。裴珊本以为,儿子的出生会给她带来春天,孩子一天天长大,她的生活又回到一成不变当中。她每天为了老公、儿子而活,完全没有自己。

当裴珊在丈夫的带领下走进咨询室时,坐下来,她说了第一句话:“这件事并不是我主张的,全部是他(指丈夫)的主意。”咨询师意识到,又是一位带着强烈抗拒心理的来访者。的确,和裴珊的前三次访谈都不成功,她拒绝咨询师以亲切、友善的态度亲近自己,甚至在言语中表现出敌意。奇迹的是,在接下来七个月的访谈里,裴珊和咨询师建立了愉快的关系,裴珊谈起自己和父母疏离的关系,谈起在寄宿学校念书的日子,谈起过去不成功的工作经历和恋爱经历。在第五次访谈中,裴珊突然问咨询师:“我也不是那么无趣的人吧?”咨询师笑着回答说:“当然不是,你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想要成为内心积极、健康的人,亲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人本主义治疗师坚持在咨询中让来访者开放地、自由地、没有任何束缚、退缩地接受来自他人的积极情绪,尤其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享受亲密关系的人,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越经历长期的访谈,来访者越愿意表达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感受,究其原因,是因为咨询师愿意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来访者的情绪——积极也好,消极也好,咨询师始终对来访者表示接受和尊重,来访者的情绪也在一次次的访谈中发生了变化。

咨询师的平等意识,给予来访者朋友、兄弟姐妹般的感觉,以此建立起温暖的、支持的、共感的咨询氛围。不习惯接受别人的积极情感的人,一开始面对咨询师的友好态度,会出现阻抗,一旦来访者接受了咨询师的态度,他们反而会更加轻松,这种温暖会帮助其处理来自他人的友善行为,消除来访者的紧张与害怕。

如果来访者开始出现自我认同,标志着治疗有了一定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来访者不再自我否定,表现出更多积极态度,自我接纳,也开始接纳他人;来访者开始喜欢自己,关注情感体验,将自我感受,高兴或者难过放在第一位。这种自我接纳不是自夸或自负,而是一种愉快的自我认同。

活在人际网络中——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参与霍桑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霍桑效应,创立了他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桑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效应。霍桑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用改善工作条件、环境的方式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研究人员进行了照明度、休息时间长度、工厂温度等多个因素变化,将工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不管这些因素怎么变化,两组的产量都在上升。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奖励性的工资并未如预期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避免受到同组人员的冷落和排挤,大部分工人并不发挥全力,以限制自己的产量。

所谓霍桑效应,讲的是生产效率与工作条件不相符的现象。在工厂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并非工作条件,而是工人。工人感觉自己受到了关注,对工厂怀有归属感,被工作团体接受产生的人际关系的融洽和安全感,这些因素才是决定工人工作效率的关键。梅奥发现,追求金钱只是人类行为的动机之一,人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比如人际关系的融洽、安全感、归属感等。某些时候,人们会为了心理上的舒适而舍弃金钱上的满足。

因为幼年时营养不良,承志发育迟缓,到了中学,他的身高还是男生中最矮的。为此,男同学常拿他的身高开玩笑,有恶意的男生甚至“以大欺小”,故意刁难他。无法融入男孩子的世界,承志又不愿意和女孩子亲近——那样会被说成“娘娘腔”,长时间里,承志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唯一支撑他骄傲的东西就是成绩好。他是学校里唯一一个可以跳级读书的学生。

对很多人来说,高三是青春期最痛苦的日子,承志却不这样看。那几个月里,承志是受到褒奖最多的学生,成绩好,拿奖学金,评选各种优秀学生,承志永远能听到自己的名字。况且,大家都忙着读书,便没有人有心情调侃他,嘲笑他的矮小。

可是,到了大学,承志又陷入了新的苦恼。成长在小地方的承志,对大城市的生活有些脱节。进社团也好,参加辩论会也好,举行知识竞赛也好,对承志来说都是头一次。记得一位学长让他写游园会的策划,承志当下愣住了,“游园会”这个词他是第一次听说,游园会策划就更不懂了。

对于优秀了二十来年的承志来说,批评是他最难以接受的。尤其是面对比他强的人,不止批评,哪怕是调侃,他都会感觉很受伤。遇到困难时,他喜欢闷头自己解决,绝对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尤其是比他优秀的人。如果不能从对方口中得知对自己真正的评价,承志就会花很多心思和时间,猜测他对自己的真实态度。

勉勉强强熟悉了环境,承志却变得愤愤不平起来,看谁都不顺眼。他很不爽那些左右逢源的同学,常常在讨论会上与之据理力争。后来,承志看见谁都讨厌,尤其是强势的人,他总是竭力证明自己比其他人都强,却因为特立独行逐渐被其他社员孤立起来。

糟糕的人际关系是令承志痛苦的第一要素,实际上,真正令他痛苦的是他严重的自卑心理。承志不仅自卑,他还嫉妒。与其说他在渴望被别人喜欢,不如说渴望被别人尊重,他喜欢单打独斗。这类人,一方面是觉得个人能力强大,一个人也有能力把事情完成好,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被他人看到自己出糗的一面。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就会导致自卑。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卑体验。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会遇到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但是,自尊心脆弱的人为了保护那点卑微的尊严,便采用敌对的态度,用攻击、战斗的方式打击对方,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我是比他强的。实际上,这是一种病态的人际心态。

妙彤是一个心地善良、性格温顺的女孩。家庭幸福,生活宽裕,父母把她当作心肝宝贝,宠爱有加。在家里,她不需要操心任何事,在她提出要求之前,父母已经为她安排好了。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使得妙彤成长为一个善良、热情、富有爱心的女孩子,她对朋友全心付出,朋友对她也关爱有加。很长时间里,妙彤没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任何问题。

后来,妙彤开始为大学寝室里“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头疼。她希望和寝室的同学相处融洽,因此对所有人有求必应。由于妙彤很好说话,即使不太情愿,也会尽力帮忙,室友就把她当成了“小答应”,大事小情都要麻烦她,为此,妙彤有些喘不过气来。有时候,为了处理别人的问题,妙彤把自己的事情耽误了。

每次室友请她做一件事时,妙彤在心里默念着,“拒绝她,拒绝她”,可最后她还是笑嘻嘻地答应了。她担心如果拒绝,对方一定会指责她,在背后说她坏话,甚至从此再也不理她了。

妙彤非常愿意帮助别人,但是觉得身边人在请她帮忙时不够尊重她。因为这件事,她变得内向了许多。说话做事非常在意别人的脸色,别人说点什么她也非常敏感,总觉得她们在讨论与自己有关的事。

妙彤知道,这样一直为别人忙活着不是办法,她也知道自己的担忧没有必要,可是,恐惧和担心始终挥之不去。妙彤一边勤勤恳恳地为室友服务着,一边心里怨恨着,渐渐地,她感觉自己非常孤单,虽然身边总是有人陪伴,但是没有人真正懂得她的内心。

人际关系焦虑是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问题。融洽的人际关系给人带来归属感、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相反,糟糕的人际关系却会让人变得自卑、怯懦、神经兮兮。妙彤常常一个人偷偷哭泣,一段时间里,她整天在外面游荡,直到睡觉时间才回寝室。她讨厌寝室里压抑的气氛,一进去就让人想要逃走。她也越发想要逃离,不想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里待下去了。

一切关系的总和——社会文化理论

弘亮是公司里的“怪人”。进公司两个多月,他从来不和周围同事聊天,有事才开口,没事的话,弘亮就一个人待在办公桌旁,忙他的程序。领导看他技术一流,三个月里也没有客户投诉,遂将他转为正式员工。

转正并没有改变弘亮的“怪人”风格。他性格孤僻,对人冷漠,敏感又害羞,从来不肯在小组会上发言。他喜欢离群独处,还喜欢思考听起来非常玄妙的哲学问题,有一次,同期的新人云熙强行拉着他参与客服部的午餐小组,弘亮竟自顾自地说起“一个人,他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家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和他一起吃午饭了。

云熙对他颇为好奇,时常偷偷观察他。“你们没发现吗,这几个月来,弘亮的手机从来没响过。我猜,他肯定没有女朋友。”同事调侃道:“看他那个样子,别说女朋友了,恐怕连朋友都没有一个吧。”

一段时间里,弘亮迷上了禅修。有时候会请假半天,到郊外和大师一起修炼。据说,他每天早晚都会打坐练功,以静心修身。从此之后,弘亮开口必谈禅修和他的师父,还说自己具有特异功能,能够用心灵感应发现他的真命天女。云熙生怕他入了邪教,可惜劝他不听,止也止不住。弘亮依旧我行我素,偶出惊人之语,时而行为怪异,和其他同事像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如果你身边也有弘亮这样的人,千万不要简单地把他当成自闭男或性格内向者,他很有可能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碍。单独活动;不喜欢与人交往,除非生活或工作中的必要接触;除了直系亲属,没有亲密的朋友;表情淡漠,对人冷淡,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不懂得温暖、体贴他人;言语怪异,并非受智力障碍或文化程度限制而表达意见不清;服装奇特、不修边幅;有奇特的信念,如相信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够读懂人心……如果你的朋友满足三项以上,请带他去看医生吧——离变态不远了。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如遗传、有精神分裂症家庭史的个体等,更容易患上分裂型人格障碍,神经系统中的化学递质含量与这一病症相关。此外,与生长发育的环境也有关系,如妈妈在怀孕期间患上了感冒,孩子出现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概率会增加。

正如我们在这一章中介绍的各种理论,变态心理或变态行为,往往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心理动力学追溯到童年经验,追溯到潜意识;行为主义则注重环境因素;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事件的评价,评价的好坏决定了人的情绪状态……社会文化理论则认为,社会文化因素对出现变态心理具有影响力。

判断心理状态是否异常,有统计学方面的考察、个人生活史考察,也有社会适应状况考察。从统计学来说,群体常态是正态分布的,处在常态曲线两端的个体便是异常;从个人生活史来看,当前的心理状态与之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即可知道是否异常;从社会适应方面看,个体是否能维持正常的社会功能,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这是家属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

目前,社会文化方面的资料也被考虑进来,来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教育方式等,都是引起人的变态心理的因素。从这个层面来看,个体的变态心理实际上是社会病态的反映。

社会文化理论的假设是,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了人的行为。环境是一个强大的力量,他不仅以条件反射的方式培养人的行为,还驱使个体以极端的方式行动,如在极端的社会压力下,普通人会变成抑郁症病人、连环杀手等。

一个人如果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糟糕,心理、行为与社会文化环境格格不入,便会被认定为心理变态。这并不是一种标准客观的观点,不是以法律规则、心理诊断方法存在,而是一种潜在的准则。

在社会文化的“潜规则”之前,个人也有一个经验标准。个人都有一个主观的标准,即根据经验来判断自己的心理、行为是否正常。在个人标准之后,社会文化标准才出场。人们只要听到某一句与社会文化格格不入的话,看到某一种与社会文化相悖的行为,立刻就能分辨出其异常。比如,有人声称自己是“村长”,每天管理着“地球村”的大事小情,自己是国家领导人,美国也好,俄罗斯也罢,都要跟他请示。坚持这一想法的人常常被看作是“疯子”,因为他的言语违背了社会的潜在准则。

社会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证明了社会因素对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即菲利普·津巴多的监狱实验。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进行了这次实验,大学生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扮演犯人或狱警。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志愿者逐渐“进入角色”,出现了符合犯人或狱警身份的心理和行为,甚至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步。

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监狱中的秩序和道德取代了大学生在社会上、在学校里学到的人类文明,所有人的自我概念都受到了挑战。更可怕的是,志愿者们出现了病理性状态。这项实验后来被迫中止,出于道德上的要求,此后再没有人进行类似的实验。尽管实验时间短暂,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心理各项指标正常,甚至平日里道德高尚的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也会变成面目狰狞的施暴者。社会文化的力量,往往超过心理学家的预期。广而论之,我们可以想象,贫穷、种族歧视、精神疾病等社会文化力量给个体造成的压力和灾难。

心理学公开课

名称:《心理学导论》

主讲人:Paul Bloom

来源:耶鲁大学

推荐书籍

书名:《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推荐理由:心理学经典教科书

相关影片资料

名字:《尽善尽美》

导演:詹姆斯·L.布鲁克斯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年份:1997年

关键词:强迫症、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