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学习问答
60712400000047

第47章 我国合拍片的成绩和问题有哪些?

合拍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制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外电影文化交流、产业合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境内的市场待遇、票房分成等各方面视同于国产片,享受高于进口片的分账待遇,在海外发行等方面亦享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并将与国产片一样享有本法规定的各类扶持、奖励等优惠政策。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益扩大,境外电影制片机构越来越关注中外合拍电影,并积极与中国电影界合作开展合拍电影业务。近年来,我国已经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合作摄制过电影,与十余个国家签订了电影合拍协议。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受理的合拍片立项、审查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合拍片立项93部、审查62部,协拍片立项和审查各1部,2016年合拍片立项94部、审查73部,协拍片立项4部。其中,多数合拍片属于关注度较高、市场反馈较好的优质项目。如2016年春节档上映的合拍片《美人鱼》,创造了近34亿人民币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纪录;2015年暑期档上映的《捉妖记》,也收获超过24亿元的优异票房。中外合作摄制电影应以传播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己任,并努力兼顾他国观众的欣赏需求,表达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开辟新的途径,创造新的经验。

由于合拍影片的管理规定对影片题材、主题、情节及主创比例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为了获得这一资质,境外制片机构可能会试图以多种方式应对。有的在纯粹的外国电影基础上或浮光掠影地使用中华文化元素,或强行塞入与电影主题不甚相干的中国地理符号或人物形象加以点缀,企图以片面化的改装来满足合拍影片的有关规定;还有的影片虽然涉及中华文化及中国主题,但由于其主创人员均来自外国,以外国人的角度对中华文化、中国形象、中国国情进行不准确甚至歪曲的诠释和展现。以上情形不能有效承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功能,均不符合合拍片的认定标准。对此,国家电影主管部门立足实际,坚持开放公平、为我所用、互利共赢的合拍电影管理原则,在合拍片认定工作中做到既积极鼓励符合国家规定、有益民族产业发展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合拍片摄制工作,也严把“文化安全”关,坚决制止“假合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