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战场火王——火炮与弹药
6049900000016

第16章 名炮故事与战典(1)

名炮故事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中国火炮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康熙在北京紫禁城养心殿、景山和铁匠营设3个造炮点。康熙十四至六十年间,御林军已有各种火炮近千门,不仅有威力巨大的“神威将军”和口径为210毫米的大口径“威远将军”,而且有携带和使用比较方便的子母炮、奇炮。

一、“威远将军”与康熙帝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4年),西南三藩叛乱爆发。短短数月,战火遍及江南和西南数省,清军措手不及,十分被动。在这危难之际,康熙皇帝决心启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平定三藩赶制火炮。

南怀仁学识渊博,精通数学,曾当着康熙的面验证了西洋历法的正确,因而取得了康熙的信任。这次,清王朝面临战争危机,康熙想到南怀仁,传旨曰:“着南怀仁尽心竭力绎思制造妙法,及遇高山深水轻便之用。”

南怀仁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制成了轻巧的木炮。康熙十四年,南怀仁到北京卢沟桥试炮,连发一百弹全中,而且炮身完好无损。不久,康熙亲临炮场验炮,效果良好,皇帝大喜。南怀仁由此更得到皇帝的嘉许。这一年,他造炮80位(门),缓解了清政府的燃眉之急。从康熙十三至十五年的三年中,南怀仁造炮120位(门)。

康熙不仅重视武器制造,爱惜人才,他本人还身体力行,在火炮瞄准方面有过创造。康熙二十年,玄烨到清河炮场看南怀仁试炮。当他看到用西洋传来的角度测量法赋予火炮射角操作费时,便提出将角度测量改为准星门法瞄准,令南怀仁到前山试验,结果明显地提高了操作速度。南怀仁称赞康熙大帝创造的瞄准法“乃千古所无”。T154

在康熙皇帝的嘉许下,南怀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康熙二十二年,为驱逐沙俄侵略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南怀仁造炮47位(门)。这些火炮炮弹重3.5~6.5千克,用于攻城,威力强大。清军在雅克萨两次取胜,全靠此炮。

戴梓是清代少有的兵器发明家,曾先后研制出多种火器,并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立大功。不久,清朝为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命戴梓赶制火炮。戴梓仅用8天时间便制成性能优异的“冲天炮”。他根据我国东南和西北地区多山地的特点,研制出子母炮。康熙皇帝听后非常满意,亲自率领群臣到炮场试炮。当看到试炮效果良好时,康熙当场封此炮为“威远将军”,并下令在炮身上镌刻上戴梓的姓名,以示“不朽”。

戴梓制造的“冲天炮”体小而轻,射程可达11.5千米。此炮发射以后,“从天而下,片片碎裂,锐不可挡。”这种爆炸弹比旧式的实心弹有更大的杀伤力。T155

清朝时期中国西北地区厄鲁特蒙古四部中,最强的是准噶尔部。由于准噶尔部噶尔丹猖獗已久,公然与中央分庭抗礼,且拥有重兵火器,非弓矢马矛所能制胜。1696年,为平息其叛乱,康熙皇帝亲率三路大军征讨。当时出征的满洲炮兵、火器营炮兵部队威严整齐,浩浩荡荡。在这次战役中,清军四面用炮合轰噶军营垒,噶军人仰马翻,四处逃窜。康熙依靠炮兵部队大获全胜。

二、“两不像”威风凛凛

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军步兵使用了一种奇特的反坦克兵器。它既像枪,又能打比它粗好几倍的类似炮弹的枪榴弹。有的兵器史家称之为“两不像”,士兵们非常喜欢它,说它是很有威力的“班用大炮”。

“两不像”其实就是附加在步枪、冲锋枪上或单独使用的发射榴弹的火器,也叫反坦克榴弹枪或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步兵班因装备它而明显地增强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美军在越南战场上首先使用的反坦克榴弹枪是M79式榴弹枪,长737毫米,重不到3千克,弹径40毫米,射程400米,杀伤半径达5米。这种兵器性能良好,士兵们尤其喜欢它的多用性。它可以击毁步兵战车、水陆坦克等轻型装甲目标,又可以杀伤有生目标;点群兼打。既可平射,又可像迫击炮一样曲射。它填补了步兵使用的手榴弹、反坦克导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可是,使用M79式榴弹发射器也带来问题:操作手要挤占步兵班步枪手的两个名额。为解决这一矛盾,美军便研制出新的M203式榴弹发射器。它的重量仅有1.36千克,长度只有M79式的1/2,装置在M16A1式自动步枪的枪管下方。因此,凡是步枪手都可使用它,携带操作都很方便,而且不占编制。T156

反坦克榴弹发射器至今已发展出许多种类型。按发射方式,可分为单发、半自动和全自动发射三种,按使用方式分,有单兵、多兵和机载三类。单兵反坦克榴弹发射器供单兵使用,机动方便。多兵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类似于重机枪,使用时利用三脚架,由2~3名士兵共同操作。前者有1个极大的优点,即步兵无论是在冲锋时还是在防御中,无需增加其他发射装置,只要在半自动步枪或自动步枪上加装1个不大的发射器,便能在与坦克、装甲车辆“短兵相接”时发射反坦克枪榴弹。

单兵使用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就是用步枪发射枪榴弹。具体操作是先把发射具紧装在枪口上,同时装进枪榴弹,然后,将专门用来发射枪榴弹的空包弹(亦即取下子弹头的枪弹)压进枪膛,利用瞄准具瞄准发射。击发之后,空包弹内的火药气体,在将枪榴弹顶出发射具的同时,又点燃了弹上的火箭发动机。

步兵使用反坦克榴弹枪,在100~150米距离内射击目标,垂直命中可穿破250~300毫米厚的装甲。它的弹头,实际上是1个聚能装药破甲弹,像火箭弹一样,也由弹头、引信、火箭发动机和尾翼几部分组成。多装弹药的粗弹头,加上漏斗状空心装药等条件,导致弹头碰击装甲车辆后,能以高速的金属射流穿透较厚的装甲。采用压电引信,能缩短弹丸的起爆时间和增加破甲深度。尾翼起稳定弹丸飞行的作用。火箭发动机用来增加飞行速度。

美军在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至今已研制出数十种不同型号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新一代的榴弹发射器在弹药多用途上有重大发展,不仅能发射攻击装甲车辆侧装甲的枪榴弹,还能发射杀伤榴弹、照明弹、烟幕弹、曳光弹和教练弹,有着更广泛的使用价值。新型30毫米多发榴弹发射器的射速因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增强而提高,半自动射击精度较高,射程增加到500米。

俄罗斯、德国、南非、日本、比利时和瑞士等国都研制出了自己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它们的性能都十分优异。

三、火炮立奇功

火炮在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保卫站中为前功联红军的胜利立下了汉马功劳。

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是前苏联的重要军事工业基地和战略要地,德军统帅部对斯大林格勒垂涎已久。1942年7月17日开始,希特勒不惜血本调用约50个精锐师,持续攻击了4个月。前苏联红军英勇抗击,把每一条街、每一幢房屋都变成消灭敌人的战场,使德军的进攻在消耗得精疲力尽的情况下,只好转入防御,苏军战略反攻的序幕也就是在这时揭开的,最先出场的就是炮兵部队。

10月下旬,秋高气爽。苏军炮兵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积极的进攻准备。

静静的秋夜,为躲避德军的侦察,苏军炮兵利用黑夜集结。陡峭的顿河右岸,德军士兵在高高的河岸上,观察着苏军纵深的部署,尽管他们的神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可是对苏军炮兵部队的大规模集结毫无察觉,只是每天漫无目的的地用冷枪炮向苏军阵地上胡乱进行射击。

11月19日清晨,大雪纷纷扬扬,笼罩着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场。7时30分,苏军数千门火炮一齐怒吼起来,成千成万发炮弹风驰电掣般地冲破大雾,飞向德军阵地。刹时间,火光闪闪,炮声隆隆,大地在颤抖,敌人的阵地顿成一片火海,德军前沿阵地和纵深的抵抗枢纽部、观察所和正在做着美梦的官兵随着尘土一起飞上了天。天空五彩缤纷,大地好像是用战争之犁重新犁过一样。德军士兵纷纷放弃阵地,跳出堑壕和隐蔽部四散逃命。

8月50分,苏军向德军发起进攻。炮兵部队为了更好地支援步兵和坦克部队作战,炮手们在布满堑壕掩体和大大小小弹坑的高低不平的雪地里,在德军不停的炮火射击下,拖着火炮在步兵后前进。

战斗持续到11月23日,德军33万人的精锐集团被合围,整个防御阵地摇摇欲坠。

1943 年1月10日,围歼战斗打响了。炮火像龙卷风一般横扫德军阵地。顿时阵地上瓦砾横飞,硝烟弥漫,一片混乱。成营成营的德军官兵跪在掩体内祷告,祈求上帝饶怒,保护他们免受前苏联炮兵火力的杀伤。

可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前苏联红军经过55分钟猛烈的炮火攻击后,辽阔的草原上传来一阵阵庆祝胜利的洪亮的“乌拉”声,紧接着浓密的火团从德军防御前沿向其纵深移动了200米,炮兵开始以弹幕支援冲击,坦克搭载着步兵,后面紧跟着冲击的步兵分队,如潮水般向德军阵地涌去。

2月2日16时,在苏军围歼部队和强大炮火打击下,德军士兵纷纷从峡谷中、灌木丛后爬出来向苏军投降。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的33万德军部队全军覆没。

在这次会战中,苏国炮兵建立了巨大功勋。为表彰炮兵部队的卓越战功,前苏联政府决定把斯大林格勒反攻开始的日子11月19日定为炮兵节。

战争结束后,苏军统帅斯大林没有忘记炮兵立下的汗马功劳,赞赏地称其为现代“战争之神”。于是,“战争之神”成为炮兵和火炮的代名词,并为世人所接受,美国也有人称炮兵的“现代战争之王”。

可是好景不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导弹和核武器,严重威胁着火炮“战争之神”的地位。在此后的数十年中,火炮的进步既比不上飞机、坦克、潜艇等传统武器的飞速发展,更不能与原子弹、导弹等新生代武器的迅速崛起相提并论,不少人对火炮的作用提出异议,有人甚至认为该让它进博物馆。火炮一度遭受冷遇,“战争之神”的地位受到挑战。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间,核战争并没有爆发,火炮在接连不断的局部战争中依然威风抖擞,屡建奇功,并借助于高科技而焕发青春,仍然是现代军队的基本装备。在当今各国军队中,一个摩托化步兵师拥有各种火炮300门,集团军则达1000~1500门。可见,火炮依然是现代军队的主要陆战装备之一。

四、大炮充当“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降临时,火炮家族已是子孙满堂。最先打开恶魔之门的德军,在开战之初便拥有3500门中型炮和重炮,另有6000多门77毫米炮,迫击炮和高射炮也名列其中。

在交战中,使用较多的是中小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而大口径203~280毫米榴弹炮和220~240毫米加农炮也在战火中诞生。这些火炮的新生代写 下了一笔笔残害生灵的血泪史。

1916年,德国和法国两军对阵凡尔登,在不到12.9千米(8英里)的战线上,德军集中了1400多门各种火炮,共中还有13尊震天动地的420毫米巨型榴弹炮,与法军的火炮集群对阵。战役开始时,德军以每小时10万发的速度,将200万发炮弹倾泻在对方阵地上,数不清的法国士兵倒在血泊之中。在长达10个月的残杀中,德法两军共发射4000多万发炮弹,100多万官兵或伤或亡,整个凡尔登血流成河,堆尸如山,被称为第一世界大战中的“绞肉机”。

战争像催化剂一样加快了火炮发展的步伐。整个 30年代,火炮的性能在兵器专家们的汗水和智慧的浇灌下不断提高,加农炮最远已能打到25 千米以外,榴弹炮也能攻击12~15千米以内的目标,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大量涌现使坦克的发展引起反坦克炮的崛起,并获得迅速发展,用来对付飞机的120~128毫米大口径高射也走出实验室,奔向战场。

火炮的飞速发展和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其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力量和防空的主角,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造了更为辉煌壮丽的战争奇观和战绩。

六、化学炮弹——杀人不见血

1917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和德国正在比利时的伊伯尔地区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激战。由于近期以来英军的作战接连失利,英军决定相对集中兵力,对德军再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攻势行动,以挽回不良影响。

7月12日22时10分,英国第5集团军的4个军已在伊伯尔地区约20千米的正面上部署完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统帅部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大军就将跃出阵地杀向敌人。然而,正当他们千军待发之际,“嘭”、“嘭”、“嘭”,从德军的一方打来了一排炸声沉闷的炮弹。伴随着炮弹的爆炸声,阵地上出现了一层薄薄的云雾。在晚风的吹动下,云雾不断地散发、传播、扩大,不多久就笼罩了整个英军阵地。起初英军官兵并未感到有什么异常,甚至认为是德军的火炮不够威力。渐渐地,他们感到身体不适,有的人咳嗽、打喷嚏,有的人泪流满面,有的人呕吐不止,也有的人倒在地上窒息了。士兵们惊恐万分,不知所措,乱成一团,完全失去了进攻能力。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化学炮弹袭击英军的一个场面。这次袭击使英军2143人中毒,其中86人死亡,因此,英军不得不把进攻德军的计划向后推迟了两个星期。

化学炮弹就是在弹体内装入毒剂,专门用来杀伤人员、牲畜或破坏农作物的一种特殊炮弹。从外观上看,这种炮弹与普通炮弹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弹丸内的炸药很少,有毒物质很多。炸药的作用只是负责把弹体炸开,有毒物质才是杀人的武器。这种炮弹爆炸时的响声虽然不大,但“杀伤”效果却是不能低估的。就上述英德在伊伯尔地区的作战而言,德军在随后的10天里,又向英军三次发射化学炮弹,致使英军14226人中毒,其中500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怪物”一旦用于战场,由于中毒与不中毒的界线不清,中毒的程度当事人无法判定,所以往往给官兵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使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从而削弱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