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出路。其实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心态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把握好你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不是主张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主张好心态是成功人生的有效保障。
心态真的可以决定一切
前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有句话说:“心态决定一切。”
事实上,我们也经常看到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因为心态的起伏变化而导致结果的出人意料。心态左右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环境的看法,而这看法又决定了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
从前有一位智慧老人,每天坐在加油站外面的椅子上,向开车经过镇上的人打招呼。
这天,他的孙女在他身旁,陪他慢慢地度过光阴。他俩坐在那里看着人们经过,一位身材很高看来像个游客的男人到处打听,想要找地方住下来。
陌生人走过来说:“这是个怎样的城镇?”
老人慢慢转过身来回答:“你来自怎样的城镇?”
游客说:“在我原来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欢批评别人。邻居之间常说别人的闲话,总之那地方很不好住。我真高兴能够离开,那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摇椅上的老人对陌生人说:“那我得告诉你,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过了个把小时,一辆载着一家人的大车在这里停下来加油。车子慢慢开进加油站,停在老先生和他孙女坐的旁边。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小孩子下来问哪里有洗手间,老人指着一扇门,上面有根钉子悬着扭歪了的牌子。孩子的父亲也下了车,问老人说:“住在这市镇不错吧?”坐在椅子上的人回答:“你原来住的地方怎样?”
孩子和父亲看着他说:“我原来住的城镇每个人都很亲切,人人都愿帮助邻居。无论去哪里,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说谢谢。我真舍不得离开。”老先生转过来看着他,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然后那家人回到车上,说了谢谢,挥手再见,驱车离开。
等到那家人走远,孙女抬头问祖父:“爷爷,为什么你告诉第一个人这里很可怕,却告诉第二个人这里很好呢?”祖父慈祥地看着孙女美丽的双眼说:“不管你搬到哪里,你都会带着自己的态度;那地方可怕或可爱,全在于你自己!”
其实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心态的不同造就了人生的不同。把握好你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不是主张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主张好心态是成功人生的有效保障。
不要让心灵背对整个世界
一对夫妇去剧院观赏著名的基督受难舞台剧。戏落幕以后,他们到后台去拜访扮演耶稣的主角。跟主角合完影后,他们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个很大的木制十字架,是主角在舞台上背负的那个道具。
先生对太太说:“替我照一张背十字架的相。”
他上前把十字架背在背上,让他大为惊讶的是,十字架非常重,大大超出他的想象。原来十字架是用沉重的橡木做的,背上后他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挪动一步。结果在使尽了力气后,他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放弃了。
他回头问主角:“我还以为它的中间是镂空的,分量很轻呢。你为什么要打这么重的一个十字架呢?”
主角答道:“先生,如果我感觉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这个角色。”
沉重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享受着生活中的欢乐,也就要接纳生活中的沉重,因为生命中的一些重担和责任是你必须承担的,你必须负重前行,才能踩出踏踏实实的脚印。
克莱特16岁那年夏天,他心爱的哥哥出了车祸,死在他的怀里。霎时,他的大脑里一片空白,自此精神崩溃了。失去亲人的痛感压迫着他的心,他沉默寡言,不再有欢容笑颜。在他看来,欢乐是别人的,悲伤痛苦如栅栏一样,牢牢地圈着自己;孤寂如同衣衫一样裹着他。他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交往的欲望。在静默中,他想到过死。
终于有一天,他蓦然醒悟,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得如此累、如此苦。这一切又是多么幼稚。逝者如斯,对待死者最深切的悼念,除了在坟上哭哑嗓子,还有更重要的,那绝不是人为地构筑堡垒,制造忧伤,而是直起腰来,挺身前行。
后来,他交上了女朋友,不久又分手了。克莱特没有痛不欲生,他已经学会了选择坚强,学会了换个想法去考虑问题。不再封闭自己的感情,不再封闭自己的世界。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诸如亲人不幸死亡、朋友分手、身患重病……你一定要注意,这一切于你都不重要,于你都不会构成致命的创伤。
最致命的创伤来自我们的心灵深处,是我们的心灵导致我们绝望。
假如你背对着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会背对着你。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只要我们能够以恰当的态度对待命运,命运也就不会那么可怕了。放弃绝望的思想,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就会豁达起来,发现原来什么都没变:阳光依旧照耀着你,月光仍然抚爱着你。
心灵需要一些忘我
生活中你有没有总是以“我”为中心?和别人争吵的时候,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不是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是不是总抱怨运气差,老天对“我”不公平?
生活中关心自己、看重自己,这都没错,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太看重自己,则会刚愎自用,让你失去人生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友谊、人格等。忘“我”可以让天空一片晴朗。好事不争不抢,先人后我,这是一种忘“我”;困难面前,不推不让,这也是一种忘“我”。忘“我”方显人格的高贵,才是英雄本色。忘“我”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
卓别林是世界闻名的喜剧大师。一次他谈到成功的经验时,告诉人们,其实他的表演才能并不比别人高多少,相反,比他更富有才华的演员有的是,但是他有两样东西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第一,他能在舞台上把他的个性显现出来。他是表演者,了解人类的天性。他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语气都是精心考虑过的。第二,他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把别人放在第一位。他说,许多表演者面对观众,总对自己说:“嗯,坐在底下的那些人是一群傻瓜,一群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逗得团团转。”但他却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的表演。他们使我能够过着一种很舒适的生活,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卓别林说,他每次上台后,都会忘却自己,全身心投入,都要一再地对自己说“我爱观众,我爱观众”。正是因为他能够处处为观众着想,所以才能赢得观众的掌声。任何表演,最精彩的时候,也正是演员忘“我”的时候,人生的大戏也一样。
忘“我”之人,甘于做幕后英雄,甘于做无名英雄。19世纪中叶美国的实业家菲尔德率领工作人员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了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可就是这样的人,在举行接通庆典时,却坚持不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忘“我”之人,工作上不推不让,能赢得领导赞同;利益上不争不抢,能赢得一片宁静;挫折中,不卑不亢,能赢得最终成功;生活中不以“我”为中心,能赢得美好人生。
忘“我”不是丢失“我”,不是没有自我,不是一味的“让”,也不是无原则的后退。忘“我”是一种高风亮节,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
转换心态,沙漠里也能发现星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名叫玛莉的妇女随她的军官丈夫驻防在北非的埃及,住在靠近沙漠的营地里,军营的条件是很差的。
他们居住的木屋总是闷热难当,连阴凉一点的地方气温也在30度以上,狂风裹挟着沙土总是呼呼地吹个不停。军营里没有几个家属,周围住的又全是不懂英语的土著居民,生活毫无色彩,日子实在难熬。
而且丈夫经常要出去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这让一个人在家的玛莉总是感到非常寂寞。她给远在祖国的父亲写信倾诉,多少流露出要回家的意思。父亲的回信很快就来了,信中写了这么一句话:“有两名罪犯从监狱里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高墙和铁窗,一个看到的是月亮和星星。”
玛莉拿着父亲的信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觉得父亲说的很对。她振作起精神,“我这就找星星和月亮去。”于是她走到屋外,和邻近的土著黑人交朋友,并请他们教她烹饪当地的食品,用泥土做成陶器。交往的开始是有些艰难的,但他们很快就热情地接受了她,玛莉也开始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并且一步一步地迷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不久之后,玛莉还开始研究起了曾经让自己无比厌烦的沙漠。很快,沙漠在她眼中成了神奇迷人的地方。她经常请土著朋友们引路深入沙漠的深处,听当地人讲沙漠的特点,还让远在伦敦的亲友帮她寄来了当时能找到的关于沙漠的所有著作,认真地阅读。而且她还将她对沙漠取得的点滴知识都写进了自己的日记,她的生活因此变得充实,甚至有些忙碌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在中东、非洲的沙漠地区不断发现石油,人们对沙漠的认识和兴趣都大增,玛莉因为她的知识成为了这个岛国知名的沙漠专家。
几十年后,当有人向玛莉问起事业成功的经验时,她说到了月亮和星星的故事。她说:“是父亲教给了我对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事业的源泉,它使我终身受用。”
不错,玛莉女士找到了自己的“星星”,她不仅不再长吁短叹了,而且获得很大的成功。那么我们呢?我们又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也许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害怕寂寞和苦恼,只要我们能够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我们就可以在沙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心灵也要有一个坚持的理由
凡事你只要再坚持一下,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
一家书店,进来一个穷孩子,打听店里有没有地理书。
“多着呢。”店员回答说。
“多少钱一本?”
“1元钱一本。”
“我没想到这么贵。”
孩子转身向外走,店门都打开了,但他又把门关上,走回来,说道:“我只有6角2分钱,先给我一本,过两天我把其余的钱送来,好吗?”
店员拒绝了他的请求。
孩子去了第二家书店,也遭到了拒绝。
他又去了其他三家书店,都遭到了拒绝,但他仍然不灰心。
他走进了第六家书店,像大人似的走到那个店员面前,“我想要一本地理书,可我只有6角2分钱。”
“你很想要这本书吗?”店员问他。
“是的,先生。非常想要。”
“为什么?”
“学习用。我不能上学,不过,我有时间,我就在家里学习。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地理书,要是我没有,他们就会超过我了。再说我爸爸曾是一名水手,他经常去的那些地方,我很想了解了解。”
“你父亲现在在哪里?”
“他死了。”孩子轻声回答。过了一会儿他接着说:“将来,我也想像爸爸一样当一名水手。”
店员望着他说:“好吧,我告诉你,要么我卖给你新书,等你有钱的时候再给我;要么我卖给你一本旧书,只用5角钱。”
“旧书的页码会少吗?”
“当然一页不少。”
“那么买本旧的也行。我用多余的1角2分钱买别的书。这是我去的第六家书店,谢谢您让我不用到别的书店去买。”
孩子买到书后,店员又送他一支漂亮的新铅笔和一些干干净净的白纸。
生活就像自然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有阳春,也有金秋,有酷暑,也有寒冬。走运和倒霉都不会持续很久。要永远坚信一点:一切都会变的。无论身受多大创伤,心情多么沉重,一贫如洗也好,没人理解也好,都要坚持住。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尽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在许多人频频遭遇失败的时候,那些有必胜信念的人成功了,他们应该成功。永不放弃的人总会成功。对他们来说,成功就像明天早上的太阳一定要出来一样肯定!
真正胜利的人,是能坚持到最后一秒钟的人,因为不到最后关头,是不可能分出真正胜负的。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如果你把一次的失败当作最后的失败,因而失去了战斗的意志,那被打败的是你自己。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
敞开心门,走自己的路
在认清了自己、认清了别人、认清了环境、认清了客观条件之后,就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要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放弃。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目标坚定,不为别事所动。在当今光怪陆离的商业社会中,坚持自己的节操,维持自己高贵的人品,甘于寂寞和宁静,不为锦衣玉食、高官厚禄所动,而是淡泊明志,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坚持自己的生存方式。
我国南朝时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缜做了尚书殿中郎,并做了竞陵王萧子良的宾客。萧子良相信佛教,但范缜却不信。萧子良问他:“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的花,同时开放,随风飘落,有的吹到厅堂座席上面,有的落到墙外粪坑中间。吹到座席上的就像你,吹到粪坑中的就像我,贵贱虽不相同,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果又在哪里呢?”
范缜的《神灭论》出版后,朝野喧哗,于是萧子良召集一些高僧和文士,同他辩论,都不能取胜。萧子良派王融去对他说:“《神灭论》的道理是错误的,你坚持这种说法,恐怕对你不利,像你这样的才能,还怕做不到中书郎那样的高官吗?你何必坚持,还是放弃这种说法吧。”范缜大笑说:“假如范缜卖论取官,早就做到尚书或左、右仆射了,岂止做一个中书郎呢?”
我们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做人的尊严,不能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名誉,不能让强烈的虚荣心占据自己。正如徐悲鸿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选定了人生航向,就不要理会别人的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