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
6045100000028

第28章 扬弃食古不化的观念,打破囚禁思维的藩篱(2)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毋庸置疑,人们的观念、思维和认识往往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这些已知的东西,有时会使解决常规问题方便、快捷、准确、有效,但在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时却派不上用场,而当人们一直陷于那种思维中时,那么那些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反而会成为创新的羁绊和阻力,以至于使我们陷入思维误区,掉入思维定势之中,对新问题、新矛盾一筹莫展。

而人的思维受阻,往往是太遵守常规和逻辑,总是太墨守成规,害怕触犯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把自己的观念与思维囚禁在旧模式的框架中。但是所谓的创新就是要学会放弃,突破常规,跳出框外去求新、求异、求变,放弃已知的东西,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好装进新的东西,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那就是你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如果哥白尼执著于托勒梅的“地心说”,就不会有“日心说”的产生;如果伽利略迷信亚里斯多德的“落体理论”,就不会有伽利略“落体学说”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把自己框定在牛顿的经典力学框架中,就不会有“相对论”的问世。

因此,当我们陷于已有知识的束缚中时,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框外,摆脱传统习俗和经验规则的约束,进行另一番思考,就会有一片更灿烂的天空。如同鸟儿飞出了鸟笼,飞船挣脱了引力……此时我们就可以突破思维定势,纵横联想、发散思维,进行创新,那么我们就无所而不能至了。

相反,假如我们陷入了思维定势,把思维定在那儿了,让思维进了牛角尖,出不来,那我们的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展现出来。这个思维定势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一个权威,权威说过了,我们就没法再说了,于是思维就定在那儿,而这个权威有时候则会把我们引入一个误区。

有一个小学的老师,对小学生出了一个考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有32只羊,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抽样调查的结果,一个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75头牛减32只羊,得出船长43岁。而实际上呢,我们仔细想想,船长的年龄和那些给出的已知条件明显是毫无关系的。可是在小学生的思维里,老师出的题目肯定会有它的解法,于是他们开始动脑筋了,他们一相加,75加32是107岁。一想107岁能开船吗?早就退休了。他们一除,75除32,二点几岁。又一乘,两千多岁,他们开始动脑筋了,那不是只有用减法了,于是75头牛减32只羊等于43,43岁这样的答案就出来了,而这就是思维定势造成的。

有一句经典的语言叫做“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如果我们要想有创新思维,就必须把思维定势打破。而一旦思维定势被我们打破了,我们就必然可以得到一些创新性的东西,也必然可以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精神力量。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彩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现在我们想想,只是稍稍地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几个月之内就销售了几十万台。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这显然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都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规定过电扇必须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都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称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从思考方法的角度来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

突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一切“死结”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就能迎来柳暗花明的全新天地。司马光打破常规,用砸缸的方式成功地救出落水玩伴;哥伦布磕破蛋壳成功地把鸡蛋竖在桌子上;美国小男孩横切苹果“意外”地发现神奇而美丽的五星图案;袁隆平不迷信科学界所谓杂交水稻是天方夜谭的定论,坚持进行水稻杂交试验,最终研制出水稻的杂交品种,让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填饱了肚子,他也由此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所有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只要我们敢于去打破常规,另辟思维的新径,我们必然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不断获得进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对自己的脑子进行洗礼,装进许多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朝成功迈去。

有突破才能有转机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参加工作之后,你都往往习惯于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来做事,毕竟这种模式是很多人用经验和汗水凝注而成的,通常也会较少受到别人的非议。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可是日久天长,毫无新意和变化的生活逐渐令你感到厌倦和疲惫不堪,你试图改变现状,但很快你就会发现,最大的阻挠力量却恰恰来自你最熟悉的人们,无论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还是幸灾乐祸的非议,所有的这些都让你按部就班地生活……

人们的劝说和指责以及你对未来的担忧仿佛一只怪物,横亘在你试图改变人生的道路上虎视眈眈。面对着这只怪物,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毕竟目前的生活状态还很稳定,一旦改变,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世界上的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你开始跟随大众用这样的理由劝说自己,任凭生活仿佛一潭死水毫无变化,漠然地看着五彩缤纷的年华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褪色成一片令人乏味的苍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按部就班是令生活稳定的一个基础,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纷飞战火,并且饱受饥饿和惊吓的折磨。可是在这种稳定达到某种程度之后,你总得试图有所改变,社会在发展,你怎能不改变呢?所以,改变是必然的。不然,历史怎么会不断更迭演进?科技又怎么会不断进步?你的生活又怎么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人生的乐趣又从何谈起?所以,你不能再按部就班了!

事实上,按部就班并不是什么坏事,在你想改变自己或者周遭的环境之前,你甚至必须学会适应这样的生活,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及一切对你的成长有利的因素,可是当你对自己的现状不再满足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并且勇于承认:是改变的时候了。此时此刻,问题的关键不再是应不应该改变,而是如何去克服种种障碍和阻挠,并且尽可能地以最小的代价令你的人生更上一层楼。

王经理是个私营企业主,虽然才三十多岁,可是已经成功地度过了为人生辛苦打拼的阶段。他每日里开着私家车去公司上班,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工作也早已轻车熟路,不再是什么难题,父亲的老部下们对他也非常关照。总之,一切都是那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