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6033000000016

第16章 展示好口才,展现好风采(4)

年轻人处事容易毛躁,往往批评别人时不给人留面子,导致双方撕破脸皮,没有起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使彼此关系恶化。这都是批评不当所致。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会犯错误,但你不可以大发雷霆。如果你一味指责别人,并且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那么,除了得到别人的厌恶和不满之外,你将一无所获。你的批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选择的批评方式,要保守批评,给人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保守批评呢?下面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1.旁敲侧击

不直接批评对方,而用打比方、举例子的办法提醒对方,从而促使对方解除疑虑或恐惧,提高认识改正缺点。例如有一个老板开办了许多大商店。他每天都要到商店里去看看、转转。一天他发现有位顾客在柜台前等着买东西,可没有一个售货员注意到他。而售货员正站在柜台的另一边闲聊天。看到这些,这个老板没说一句话,自己站到柜台后面,给顾客拿了要买的东西。年轻的售货员见状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一般的批评,只是指出对方的“错误”,但却并不指明对方应如何去纠正,因此收不到积极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在批评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对方改正错误。如此一来,被批评者也会更加认识到你批评得很有道理,心悦诚服。

3.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让批评者站在被批评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被批评者着想,假如我是他,我对自己的过失是否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甚至会主动检讨而不希望被人严厉呵斥?通过换位思考来把握批评的程度和分寸。

4.批评口气要尽量委婉

被质问会让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会把对方逼到敌对、自卫的死角。被训斥会让人感觉低人一等,会使对方感到压抑、反感。而如果批评时的口气温和、委婉,则会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得体的语调、表情或其他的身体语言,可以避免彼此意见沟通时的敌意。

5.先给“甜头”,再给“苦头”

赞美既可以使人谦虚,又可以建立友善的气氛。在即将批评纠正他人的过错时,应先提及他人的优点,犹如刮脸时先涂点肥皂一样,可以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消除刺激和敌意,使对方更容易接受。在肯定和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赞美其优点的基础上,再提出你的批评意见。如果在批评他人时先谦虚地承认自己的不是,然后再指出别人的错误,或者在批评之后再指出被批评者的优点,这样就会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6.让被批评的人理解你的难处

也许你有求于人,但对方可能了解不到你的难处,这时如果你能用智慧来应对对方的懈怠,用巧妙的批评来表明你的立场,则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庄周一生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年轻时尤为贫困。一天,庄周的家里又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去监河侯那里借粮食,而监河侯却借口要“进城收租”来敷衍。庄周就说:“昨天,我在离家来你这里的路上,发现一条快要干死的小鱼向我要水喝。我对它说:‘你等着,我去见越国和吴国的大王,请他们想办法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回东海。’小鱼听后生气地说:‘我只要一小桶水就能活下去。如果照你的计划,等到西江水引来时,就只能到卖干鱼的货摊上去找我了。’”听到这里,监河侯羞得满脸通红,于是便把粮食借给了庄周。

7.就事论事,不要否定别人的将来

“你是怎么做事的?!”这样的话会刺伤对方,应该就事论事,不能不着边际地乱批评,最好拿具体的错误来批评。此外,千万不要否定别人的将来,不能说“你这人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这样的话。

8.切忌伤人自尊心

宋朝时有个官员叫张咏,他听说寇准当上了宰相后,感慨寇准是个奇材,只可惜学术方面欠缺一些。因此,他很想找个机会劝劝寇准多读些书。恰巧不久后,两个人遇见了,寇准问张咏:“先生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吗?”张咏对此早已有所考虑,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不明白张咏的用意,直到后来他翻看《汉书·霍光传》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咏是劝他要多读书啊!

22UP成长宣言

22岁以后,男人要能够冷静对待批评,同时也要在批评他人时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要知道,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改过自新,在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为了给别人制造难堪或发泄自己的怨气。

含蓄表扬,给人继续进取的动力

有一位喜剧演员做了这样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剧院给众多观众表演,可是全场竟没有一个人笑,甚至没有一个人为他鼓掌。后来他说:“即使让我一个星期赚20万美元,这种生活也是没有意义的。”其实,不只是演员需要鼓掌,如果我们平常人缺少了赞扬和鼓励,同样会丧失自信的。

每个人都需要表扬,尤其是当他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否则,他就会感到被冷落,做事的积极性也会下降,因为没有了继续进取的动力。而恰当的表扬则能给人以进取的动力。不过,如果表扬不适当,也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韩非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意思是以雕刻来比喻为人处世的道理:鼻子刻大,还可以修得小一点,如果鼻子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同理,眼睛刻得小,还可以再加大,但是如果把眼睛刻大了,就没法再缩小了。为人处世亦如此,凡事要留余地。在表扬别人的时候,一定不能夸大其词,说得天花乱坠。

28岁的李林刚刚当上部门主管,他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学管理专业的他深知笼络人心的重要性。所以他决定,在员工取得成绩时,一定要大加赞赏,极力地表扬员工为公司作出的贡献,他为自己的用人策略很是满意。

一天,下属小王超额完成了销售任务,李林很高兴,把小王叫到办公室说:“小王,你这次做得真是太出色了,我翻看了公司的销售纪录,你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优秀的员工,就数你的效率高,况且你还刚来公司没几年呢。我为公司有你这样优秀的员工感到骄傲和自豪。从你刚来公司的那天起,我就看出你是一个销售天才,好好干吧,你是我们公司最优秀的员工。”小王听后不禁飘飘然起来,真的自认为自己是销售天才,把自己当做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以为公司立过汗马功劳的元老自居,失去了进取之心,工作业绩直线下滑。

不光小王这样,其他员工经李林一番表扬后,每个人都和小王想法一样,觉得自己已经建立了功勋,不必再艰苦工作了。而且在工作中,彼此瞧不起对方,员工之间的关系极差。刚当上主管的李林怎么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其实,错就错在他把员工给吹上了天,使员工骄傲自满,失去了继续进取的动力。

所以说,表扬一定要适度,在表扬之余,还要鼓励员工继续努力工作,继续进取,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保持一颗永远追求上进的心,你的表扬也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有一家盈利可观的私企,公司里的员工都能时刻保持进取精神,在工作中争分夺秒,唯恐不出成绩。某报记者对此问题特意去采访这家私企的老板,记者发现这家私企的老板才25岁,年轻帅气,看起来还有点稚气未退。这不禁使记者更加想知道一个如此年轻的领导是如何把一个企业搞得蒸蒸日上的。年轻的老板把成功的秘诀告诉了记者:“我们公司能取得成功就在于表扬的艺术,我也是从员工走过来的,知道员工取得成绩后就需要表扬和鼓励,但是,要让员工一直保持竞争力、不断进取的关键不是表扬,而是表扬的尺度。每次表扬的时候,我都不会夸大其词,而是适度地表扬员工,不让他们产生自满的想法。在表扬的最后,我还要提示员工,他们的能力只发挥出了一点点,就取得了成绩,今后一定要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表扬人的时候,不能把话说绝了。说得太绝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已经是顶级,不需要再进取了。22岁以后的男人开始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开始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开始学着做领导了,在团结激励人时,一定不要夸大其词,而是客观恰当地给人以激励,这样才能让人的进取心大增。

22UP成长宣言

不是所有的表扬都由领导来执行,你可以不是领导,但是却不可以不去表扬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路人,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给予适时地表扬,不夸大,也不缩水,让别人感到真实而兴奋,同时又不至于因满足而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