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6030800000040

第40章 软柿子,自然有人捏 (2)

从上班以来,他就保持良好的状态,对同事非常热情,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如果哪个同事忘记带钱包,其他人都不吭声的时候,他会主动帮同事付账。平常同事有什么事委托他,他一定尽力去做。时间一长,同事们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交给韩青去做。韩青还以为同事都成了他的好朋友,自己有了一个好人缘。

可是,有一次,韩青生病了没能去上班,于是打电话给办公室的同事,让他帮忙请个假。同事痛快地答应了,可是第二天韩青却被领导狠批了一通,责问他怎能不请假随便旷工。韩青找到那个同事,那个同事这才想起来,原来是给忘记了。

韩青有些生气,心想:我整天这样伺候你们,这么不把我当回事,不把我的事放在心上?我把你们的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怎么我一次没来,你们就记不住呢?生气之余,韩青真有些糊涂了,平时人缘那么好,为什么有事的时候,没人帮自己一把呢?

公司里,可爱的人很多,可靠的人很少,就是这样的意思。平时在公司,大家都以面子为主,谁也不会无故犯人,至少不会像家人那样随意指责你,这样就显得关系很不错,人人都很可爱,但是把同事就此当为朋友去信任,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过于完美。有时候,出于利益的冲突,同事成为朋友,尤其是真心的好朋友是很难的。

为了成为别人的朋友,就去巴结、讨好他人,其实很难达到目的,有时会适得其反。朋友是两个人在平等人格的基础上互动交流的结果,过于谦卑乃至丧失了独立人格,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也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往往会被别人看轻和忽视。

不论和同事的关系发展得有多好,自己的事情都尽量自己做好,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乃至在这种追求中失去自我。这样做的人证明了你内心存在自卑这种因子。根据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自卑的人会过分在意他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与评价,无原则和尺度地一味讨好别人,以此来换取他人的好感和肯定,从而补偿内心自我评价的不足。

你要把精力放到工作业绩上,这种情况自然就会慢慢改善,况且当你的业务能力超群的时候,你对同事的指导与帮助才最到位,大家才会尊重你。

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成了你的同事,那时候你怎么办?

大部分都有一些怪怪的感觉,实际上,掌握正确的方法,你就能把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如果不在一个部门,自然影响不大;如果在一个部门,你不应急于去表现亲密的关系,而应该客观地介绍工作。这是你应该做的,也是他最需要了解的。向他介绍公司的构架、分工和其他制度。就当他是普通的同事吧,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在公司里,大前提是公私分明,他是你的拍档,你俩必须精诚合作,才可以创造良好工作效果。由于他是新人,许多地方是需要你提示的。这方面,你就得扮演老师的角色。当然既然私交是朋友,就不能太老气横秋地说话,免得让朋友觉得你有点仗势欺人。私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一块儿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

职场有三种人,看起来亲近你,实际上不可靠。第一种是永远只听你说,不发表意见的人。这种人其实没有什么坏心眼,他只是懂得保护自己罢了,当谈到工作的时候,你最好赶紧转移话题,谈谈吃喝玩乐。

第二种人,就是让你负面思考的人,他每回先开一个小头儿,让你感觉到你们两个很亲近,然后引诱你说,时不时发出“嗯”、“是”、“对”、“同情”等中性感叹词,这种人就是办公室的传话筒,自己混得不咋样,也想把别人拉下水的危险分子。这种人通常很会察言观色,比如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丢给了你,对待这种人你一定不要软弱,上来就一句“随便啦”即可。

第三种人就是领导的心腹。如果你发现“领导的心腹”跟你走得很近,形同哥们儿,你的警惕性就一刻不能松懈,因为你跟他再近也不可能有领导跟他近,你明白的道理他会不明白?和他沟通,多说事情的积极面,你就说:“对、做对了。”

你永远无法决定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也无法选择你的同事,更不能苛求每一个同事都是人格上的完人、道德上的君子。你能做的就是掌握好自己。给自己定好与同事相处的原则,不论遇到谁,都能够从容应付。

第一,别和任何同事计较那些不重要的事。

比如说你接触到的同事说话有点尖酸,他的特征就是与同事们争执时常常不留余地,同时冷嘲热讽无所不用,让人的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他可能生就一副伶牙俐齿。因为他的行为离谱,所以在公司里没有什么朋友。他之所以能在公司里生存,不是因为别人怕他,而是因为别人不想搭理他。

与这类同事相处,问题在他的身上,你没必要去矫正,可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惹他。如果听见一两句刺耳的话,就当成耳旁风,装作没有听见,绝不能动怒。

你没必要去较真儿。说实话,世界上最不值得的事就是,为语言上的小事大动肝火、大动干戈。许多话、许多事,背后没有那么多的因果,没有那么多的涵义,不值得争论。许多不可开交的争论,过后想来常常会感觉十分无聊,有时还会发现,错在自己,错在自己的态度、情绪和面子。如果当时自己不计较,大家就会看到错的那个人的浅薄,而不是看到你的睚眦必报。

第二,不要亮出你的底牌。

有的同事表面很亲和,但往往背后就会在领导面前指责你,这就要求你不论对待笑着对你的人,还是冷脸对你的人,坚守内心的防线。如果同事是前者,而且是负责检查你工作的人,你必须装成似懂非懂的样子,他让你做什么事情,你全都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他和气,你应该比他还要和气。他笑着和你谈事情,你也保持微笑,但是在他面前,你不做实质性对问题的解答和看法。遇到冷言冷语的人,保持距离不必招惹即可。

第三,多向你的同事学习。

认真观察,每一个同事的优点,然后虚心地学习。

尤其是能力强的同事,见识不同于常人,其思考和逻辑方式也往往独具特色。他们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能够忍耐,即使是卧薪尝胆,也可以欣然接受。然而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奋臂而起,就像大鹏展翅一样直冲云天。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十分突出,通常是单位中的骨干或技术尖兵。

遇到了这个类型的同事,假如你们志向基本一致,大可虚心地向他学习。如果有机会合作,同事就会为你展现另一片天空。

第四,不要占同事的便宜,哪怕是蝇头小利。

有的人风平浪静时尚能和睦相处,一遇到利害冲突时,便会是另一副嘴脸。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同事好像是患了一种“恩将仇报病”,你对他的百般关爱,他只因一件小事就能翻脸。这类无情无义的同事到处都占便宜,被众人所厌恶。

如果你遇到了这个类型的人,你占了他的便宜,逼他翻脸,结局就会很被动。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对谁,都不要占同事的便宜:利已,不要损人;进步,也不要踩着别人的肩膀。

第五,对人保持客观的态度。

当某同事突然问你和另一个同事之间似乎有很大的问题存在,你应该冷静一点,即使的确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你也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尽量只针对事,别针对人。表面上,你必须表现得落落大方,微笑一下,反问对方:“你看到了什么?”或者“你是听到了什么?”对方必然是支吾以对,你可以继续说下去:“我们一直相处得好好的,我从没察觉到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有问题也能够克服。”

这样的做法,有百利而无一害。若对方是有心挑拨,或试图获取情报,你的一番话就没有半点线索可让他查到,间接地还拆穿了他。对方要是真的要透过某些蛛丝马迹或小道消息,希望明白一下而已,你的表现也就等于责怪他过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