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6030800000026

第26章 迷信技巧,不信努力 (1)

技巧是把双刃剑,有技巧的人会发现怎么每天有那么多的事儿需要技巧。而不善此道的人往往觉得工作中没什么事儿可操心,技巧没有什么作用。凑巧的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事,往往也能达到目标。

无论是相不相信技巧,都应该相信努力。

太迷信技巧,会发现世界像故意和你拧着劲儿一样,怎么都不顺手,必须想点儿办法才能成功。

技巧太过总易伤人,没有人看不出其中的秘密。

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于技巧未必是一件好事,聪明得让人看得出来,就是你的情商有待提高的信号了。用含蓄包装一下自己,只有内敛的智慧,才会永恒。

技巧固然重要,但业务能力才是关键。拿抢夺客户来说,你技巧再多,再会八面玲珑也没用,你得有业务能力,一句话问到问题的核心,就能挠到对方的痒处,使谈判更加融洽、顺利,最后合作条件才会更加理想。

很多人工作不顺,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而是认为自己欠缺技巧,不会吹,不会捧,甚至酒量不行也是失败的一大原因。总在客观条件上找原因,然后拼命读一些心机、算计方面的书,看一些这方面的视频,无异于缘木求鱼。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面对困境的时候,不知反省,反而认为自己学历不够高、没背景或者有人跟他做对。如果一个人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那他就算是考上了研究生,读了博士,又能怎样?

一个不懂得自省的人永远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只怕到时出了问题,他还会这么想:我是不是该巴结一下某位领导?就是这样,死不承认,不肯努力。

于进非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做人做事都非常灵活。

大家对他的评价是,这是个聪明人,做事儿有主意,有技巧。

一次晋升PK,于进非没想到自己竟然败给了老实木讷的同事佟建进。他心情非常不好,几天的时间都无精打采地上班。

一周后,把于进非一手提拔起来的张总似乎有些看不过去,请他去喝茶。在一个叫做“禅意”的茶楼里,在清幽的茶香中,于进非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张总喝口茶,认真地说:“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给自己留出一个余地,也是给他人一个余地。聪明是天分,但大智若愚才是真智慧。”

听了领导意味深长的话,于进非有点似懂非懂,但是他意识到了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佟建进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走出茶楼后,于进非开始改变工作习惯,他学会了观察。他的首选目标,当然是观察佟建进。佟建进年近40岁,在公司里一向人气颇高,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他的专业能力是公认的好。在日常工作中,他的态度永远不温不火,既不锋芒毕露,也非人云亦云,虽是朴实自然,但又亲切熟络。

仔细留意了一段时间后,于进非发现了佟建进与自己最大的不同点是:佟建进反应慢,做事不想窍门,心思却很缜密。当上面安排一个任务的时候,于进非总是开始琢磨怎么样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而佟建进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从来不当场否定他人,也很少兴奋地提出一个特聪明的点子。他总是老一套,就是充分引导大家讨论,进而总结出方案。最后,他好像总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深受触动的于进非把佟建进当成了榜样,也真心地和他成为了朋友。从佟建进口中,他还惊讶地得知,原来自己之前的“捷径和技巧”其实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很多时候自以为是的绝妙主意都带来一些纰漏,只是张总宽厚,也爱他的才华,都不声不响地处理了。

“也许这才是真智慧吧!”于进非感叹,“哪像自己啊,拼命地把聪明拿出来,看不见别人的智慧。”

有时候,分清“小聪明”与“大智慧”的区别,不耍“小聪明”、涵养“大智慧”,对于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则至关重要,大智若愚、大朴若拙,是成就大事业者的必备素质。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爱水,好动,反应敏捷、思维活跃,能享受快乐;仁厚的人喜爱山,好静,仁慈宽容、沉稳厚重,能健康长寿。”借鉴在职场中,智者代表聪明灵巧,仁者代表踏实努力,二者各有所长,关键是要用对地方、用对时机。

工作态度和个性魅力对于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很多人满怀指点江山的雄心大志,但是开始工作后,环境要复杂得多。犹如在环境严酷、灼热的沙漠里生存,技巧有时候是发挥不了什么用处的。但沙漠一年也会下几场雨,有些植物平时就努力生长,蓄势待发,等一有雨的时候,很快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沙漠里顽强地生存。

公司里新来了一个女孩儿。大家都把她叫做“小芳”,开始的时候大家取笑她,因为这是个农村来的胖女孩儿。可是,慢慢地,靠着朴实,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心。小芳大学是学社会学的,来到公司打杂儿,谁有事就叫她,连午休的时候也要叫她顶替接电话。

公司有6层楼,每个楼层是不同的部门,员工在同一公司工作好几年还认不全其他楼层的同事。可是小芳性格开朗,又朴实无心机,大家都爱和她说两句话。

她来公司打杂儿没几天就把全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认识了,她知道每个人的名字,记得每个人的分机号。领导需要找个人,送递个文件,她都能顺顺利利地把事情办好。

领导和人事部本来就喜欢小芳,顺理成章地就把她转为正式工。虽说这是个不起眼的工作,但有了这么一份稳定的工作,小芳工作干得更起劲儿了。

公司里还有个不错的实习生,他的名字叫伟伟。

他成为公司最好的实习生靠的是工作认真。这个男孩儿家境富裕,生活无忧,但是没有一点傲慢,谁支使他干点体力活,他也从不计较。

有一次公司安排他去销毁过期档案,没想到的是,伟伟怕碎纸机噪音影响别人,酷热的夏天,他把机器和文件搬到一间没有窗户没有空调的储藏室里干了两天。

他是个很自信的男孩儿,但是他对公司的每个人都很尊敬。为了回去写实习报告,他很谦虚地向大家讨教,认真地作记录。领导和同事都喜欢他。实习结束的时候大家都很惋惜他要走,领导也表示欢迎他加入公司,成为正式的一员。

努力总是会让我们越来越强大。

此刻,让我们问一问自己:“你是否在努力工作?”

“是的,我在努力工作。”

这样的回答还不够。

“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如果自己不能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努力是技巧的铺垫,当你每天都全身心投入工作时,低效的、漫不经心的现象就会消失。不管是谁,只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要进入努力的状态,他就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就会寻思更好的、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每天努力工作的同时,才能推敲更好的工作方法。例如:为了增加销售,还有没有更好的促销方案呢?为了提高效率,还有没有更好的生产方式呢?这样不断钻研的结果,往往会出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进展。

努力工作可以磨炼心智,思想集中到一点,对胜利的强烈欲望会形成潜意识。比如“销售额要多少”、“利润要多少”……对这样的目标,夜以继日地反复思考,这种强烈、持续的愿望甚至可以进入潜意识。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潜意识所持的容量,比显意识不知要大多少倍。经营者总很繁忙,不可能24小时只想一件事,但因“销售额要多少”这个目标已进了潜意识,即使你思考别的问题,必要时它也会跑出来,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