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6030800000018

第18章 如果遇到了得罪不起的人,该怎么办呢 (2)

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员工业务过硬,为人也忠诚可靠,他们得到了领导的嘉奖。但是很多资历浅,能力也未必在他之上的人,就把嘉奖归结为此人是靠着熬出来的资历得到的奖励。还有的员工的确工作很努力,但是在公司总是不被人注意。当自己不被重用的时候,看到别人如鱼得水,而且这些人还跟自己同性的话,心理就更加难受。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假如有勇气承认的话,这就叫妒忌。妒忌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自己在饱受折磨的同时,作出错误的事情。

正确的做法是,当你发现某个同事能力比自己强,即使他是自己的对手,也应该学会向对手致敬,向对手学习,不能片面地总结对方成功的原因是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例如,对方没什么本事,就是靠着会拍马屁上位。

如果总给别人的成功找到客观借口,就是给自己找到不成长、不进步的借口,不能真正地取得个人发展。要知道,任何一个领导都不是靠员工的追捧活着的,任何一个公司也不是靠培养“马屁精”就能生存的,在以利润为最高追求的公司里,一般来说,人事任命还是要依靠个人的业绩和能力,领导喜欢谁看重的也无外乎是这两点。

林清和袁莉本来是一对好姐妹。

后来,林清靠着自己的沉稳持重得到领导的重视,成为办事处主任。

袁莉感到揪心的难受,她很不服气,感觉自己跟林清同是公司里的元老级人物,办事能力和在同事当中的人气也是旗鼓相当。凭什么领导就把高人一等的职位给了林清?想来想去,袁莉的总结就是林清靠着给领导拍马屁才混得比自己好。

虽然升职已经成为定局,但是袁莉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她克制不了内心的妒忌和阴暗,想在暗地里找林清的碴儿。

她到处散播林清是靠着拍马屁才捞到主任一职的谣言,但是发现同事们对于林清还是很尊敬,于是她就开始散播其他谣言。

有一天,公司高层来这里检查工作,袁莉跑到同事小A面前说:“看到没,就这一眨眼的时间,林清怎么又跑到领导的办公室了,又打电话又发电邮,难道林清就那么多工作要谈,肯定是在打小报告,可能还会说我们的坏话呢?公司设她这个职位,不就是看着大家的吗?”

这的确给林清和同事之间制造了一定的距离感,但是这种距离感并没有给林清的工作带来大麻烦。

袁莉如此行事,林清却非常有度量,她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继续自己的工作。

袁莉还是不肯罢休,公司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一名员工由于个人的失误,把公司价值20万的设备损毁,给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被公司立即解雇。

妒忌心强的袁莉居然找到了这名员工,鼓动他向公司索要辞退补偿金,并暗示他可以起诉,她倒要看看林清怎样处理这件棘手事。

没想到的是,就在袁莉想方设法为难林清的同时,林清那边正在向高层申请:任命袁莉为人事主管。

袁莉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忧参半,没想到林清会给她制造升职机会。

申请很快被批准,袁莉聪明反被聪明误,先前教唆的那名员工的起诉成了她当上人事主管后要解决的第一件烦心事。员工起诉后,袁莉只好硬着头皮出庭打官司,几个回合下来,公司被判付给那名员工两万元补偿金。公司上下议论纷纷,员工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在先,这样的官司竟被袁莉打输了,可见袁莉的能力有多么糟糕。

林清坐在办事处经理的位置上岿然不动,她帮袁莉申请的升职机会被高层收回。不久,袁莉感觉到自己在公司中无立足之地,只好黯然离职。

在这个职场交锋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林清对待妒忌者的心态是以不变应万变,甚至不把袁莉的妒忌放在心上,而袁莉却被妒忌搅乱了阵脚。在多数情况下,在因妒生恨背后搞小动作的人,不会获得同事的尊重与领导的信任,就像袁莉本该调整心态来处理妒忌造成的麻烦,化妒忌为提高能力的动力,培养自己更强的竞争资本才是上策。但她没有,所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一场竞争中,谁能克服自己内心的阴暗,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中,谁就多了制胜的筹码。不要一味地妒忌别人,给别人制造麻烦,而应该让自己的心态先平和下来,职场是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职位与能力决定发言权,看不到这点就会犯错。

仔细观察那些超越自己的人,用一双客观的眼睛去看看人家到底有没有长处,只要你能发现有一点是人家比你做得好的,就算有收获。然后你要做的是,动动脑筋把你的业务做上去,做到让别人到你的光彩,承认你的存在,那才是真正的谋略。

想要做到不妒忌别人,不耽误自己,就应该减少与他人之间的比较。

很多人愿意打听:“你这颗钻戒是刚买的吗,为什么这颗这么大呀?是你男朋友给你买的吧?”

“你开车来上班啦,你老公开公司啦?”

身处职场,总是能遇到让你羡慕的人或是事,有时内心难免涌起一股“醋意”。是埋头努力赶上还是盲目攀比?

埋头苦干不为了公司,而是为了自身内心的平衡。很多人都表示,比较之后就会产生不平衡。内心的小九九,很折磨自己。

一向工作积极认真的刘方正最近心事重重,同事金城的离职给他造成的影响很大。

刘方正和金城两个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金城比刘方正早毕业两年,两人还属同门师兄弟。两人从事广告设计之初,金城的收入为3 000元左右,刘方正有2 000多元,相差并不大。

可金城的事业有了变化,他随着女朋友工作地点的改变,跳槽到了大城市的一家广告公司。据说金城拿着先前的作品出现在新公司的求职现场时,对方立即给他开出了过万的月薪。这件事情严重地刺激了刘方正,他觉得,凭自己的水平也应该拿到那么多的薪水。

刘方正坐不住了,他觉得自己待在这家小公司屈才了。思考良久,他联系上金城,希望对方能为自己在大城市推荐一下工作。金城态度也非常和气,给出的建议是:“你不要贸然辞职,先请年休假过来看看吧。”刘方正接受了建议。

请了年休假,刘方正悄悄地来到了金城所在的大城市,他就是攀比着前同事金城的步伐而去。只是刘方正从来没有看到的是,他虽和金城是同一个院校毕业,金城的设计实力却比自己高出一大截,不仅每次的设计稿深得顾客欣赏,也让同行的老设计师们心生赞叹。

当刘方正来到这里时,金城热情地带着他去几家公司面试,对方在看过他的作品后都没有立即答复。几天过去了,面试了四家公司后,刘方正开始明白:自己的实力还没有被认同。

返回原来的公司后,刘方正开始脚踏实地地工作。他向金城表达了感谢,并告诉他,自己不会去盲目攀比了,当务之急是要好好提高自己。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发现,金城的收入超过了刘方正太多,对于同样起步的人来说,谁赶上这样的事心里肯定都挺窝火的。但嫉妒带不来加薪,别人成功一定有原因。

与其让嫉妒充斥着你的日子,不如先平息妒火,接受自己才是实际。人只有先接受自己,才能追求更好,否则只有难受。人有时候需要攀比,才能认清自己。例如,当你看到你身边的某个人突然间升职了,心里就怪不是滋味的。也许你最适合的工作就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你是好士兵,但不是好元帅。人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反过来说,不是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一定能当将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

无论怎么说,都应该多学习别人。拿钱多、升职快的人可能有“两把刷子”,也可能不如你。但事情总是有理由的。比如,他可能人际关系比你处理得好;也许从纯工作的角度来讲他不如你突出,但是做管理工作更多的是要看他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把一帮人团结起来。

少些比较、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不仅能调适你那正往火山方向发展的心理和脾气,更能让你有所收获。

如果有一天,你遭遇到别人的妒忌,你打算如何处理?

招来妒忌的原因很多:能力太突出让人不舒服,长得太漂亮这样天生的特点也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就算有时候偶尔提及几句自己家庭太幸福也会让别人听来刺耳。

你总会有某方面的能力在他人之上。或许你只想安分守己地做好本职工作,却忽略了背后有一道妒忌的目光。有人轻则当面冷嘲热讽影响你的好心情,重则背地里搞小动作对你不利,成为你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面对妒忌心强的职场小人,要保持冷静。“妒忌”是一个微妙的词,处理得好,妒忌变成羡慕,所有差距都变成动力。但如果处理不好,两相交锋,妒忌变成了绵绵恨意,那就不是背后几句愤愤不平的话就能解决的事情了,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妒忌不见得完全是坏事,他人的妒忌除了间接证明你有过人之处,还意味着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宋冰和其他四名设计部同事都是主管陈思凝亲自招进公司的。宋冰是个非常简单的女孩儿,她安安分分地工作,也深知自己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与上级的人际关系都不及陈思凝,因此只想埋头做好自己的工作。

主管陈思凝可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她为人聪明,很讨高层领导的喜欢,又懂得维护下属利益,在公司里做了三年还算春风得意。一次宋冰路过陈思凝的办公室,不巧听到她打电话说:“我新招了一批人,放心吧,我挑选的人,既要能干又不能超过我,绝不能抢了我的风头。”宋冰不禁心头一惊,原来这个领导陈思凝好胜心如此之强。

一天,默默无闻的宋冰突然得到领导的表扬,她的一个设计方案得到客户的赞赏,客户点名要请该设计师吃饭。宋冰第一时间就想到陈思凝如果得知此事,恐怕会为难自己。

于是宋冰马上提出和陈思凝一起去,不巧的是,那天陈思凝有事,赴不了饭局。宋冰只能独自和老板去赴客户之约。果然不出所料,晚上刚回家,宋冰就接到了陈思凝的电话,要求她“详细地报告和老板的谈话”。

宋冰老老实实的“交代了”之后,陈思凝话锋一转:“宋冰啊,你看领导多重视你,以后我要跟着你沾光了。”软软的话里透着酸酸的妒意。

宋冰赶紧把事先准备好的那套说辞拿出来:“其实也没说什么,领导的意思是很满意上次的设计方案,我说有了你的帮忙和指导,我才成功完成这个设计。还要谢谢你,要不是你替我说好话,这个机会怎么也轮不到我呀,老板还说呢,这种外交的场合,要是你在就好了。”

宋冰这几句话说得陈思凝心里终于舒服了,陈思凝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呵呵,这么晚了,你早点休息吧,我就是担心有什么纰漏才给你打个电话问一下……”

放下电话,宋冰松了一口气:原来敏感与妒忌加在一起,能让人变得如此神经质,她知道当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是发展的前提。

职场人都知道机会的重要性,这就练就职场人的敏感与戒心,当非常情况出现,对职位与利益的担忧使得妒忌和不安成为第一反应。宋冰采取的方法是抬高对方身份、感谢对方栽培的“高帽平妒法”:把自己塑造成忠诚的下属,减轻领导的猜测与怨愤。

适时退让的方法让上级领导的妒忌烟消云散,对当事双方都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而且还巧妙地维护了良好的上下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