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管理你的老板
6030700000016

第16章 如何让老板留意你 (2)

可是,领导没有发脾气,而是告诉他:“当年,我就是从贴发票这个琐碎的工作开始的,本来这个工作就像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可我想,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和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营运有关的费用情况。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其实它们涉及了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于是我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在我这里报销的票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记录下来。我起初建立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同时万一总经理有情况来询问我的时候,我会有准确的数据告诉他。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些上级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当我的上级发现,他布置工作给我的时候,我会处理得很妥帖。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没有告诉我的,我也能及时准确地处理。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了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来源。渐渐地,他基于这种良性积累,越来越多地交代更加重要的工作。再渐渐地,一种信任和默契就此产生,我升职的时候,他说我是他用过的最好用的助理。”

听完领导的话,小东觉得自己做事的尺度远远不够,他什么都没有说,默默地收回了辞职报告。

我开了一个小公司。

目前发展情况还不错,员工也越来越多,但是我觉得好员工有多少都不嫌多,而那些做事呆板的员工,一个就够让我头疼的了。

有一天,我问员工晨一个问题,没想到他懒洋洋地回复我:“事情不都做完了吗,怎么突然想起来了?”

我对他说:“你应该把这件事情的结果负责到底,不能只是做了而已。”这么说的时候,已经有点火气了,他不吭声,我只能叹气。

我最害怕这种员工,一点不知道成长。管理的风格有很多种,他在逼我用最差的这种,就是直接命令式。当员工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完成他分内的工作,我没必要营造和他之间良好的关系,干脆用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去领导他。直接告诉他怎么做,而不再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有必要去和他沟通。

如果这样他再做不好,这个人也就没有留着的价值了,可以直接请他走人了。

如果我心情好,我会对我的员工多一些耐心,从为什么这么做开始给他们讲起,讲到怎么做,如何做,这样帮助员工成长。

可是当我已经放弃对员工进行讲述的时候,他在我心中的评分已经很低。只有低层的流水线员工,才会按照指示一步步去做,而不需要多思考为什么。

所以,员工有时候没必要对老板虚与委蛇,很多事情,是他们为自己做的,有些事是他早晚要做的,如果员工能做到在老板问之前,就想到我可能会问,进而把自己的漏洞补上的话,那么他就是真的成长了。

只有员工真正成长了,身为老板的我才能减负,想想更重要的事。或者说我是随着员工的成长而成长。

今天,你新学了多少东西?

很多人都会感觉,今天的自己无非是昨天的重复。

有的员工会感到很委屈,老板总是有一些临时的安排,或者把工作以外的事情安排给自己,当自己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老板却认为自己的这一个月没有成长性。

为什么会这样?

想想看,是不是很多分外事分散了你的精力?

这些事情可能来自于你的注意力分散,还有可能来自于老板的安排。

如果不想陷入无谓琐事的打扰,那么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得不能胜任会非常有用。

林峰是典型的办公室达人,和他同时进公司的几个人还是普通员工,而他已经晋升到中层管理者的位置,老板对他非常器重。

一次同学聚会中,他禁不住同学的询问,解答了自己晋升的秘密,他说:“对于许多不能为自己加分的活动,我已经培养出了非常灵活的选择性记忆能力。”

同学们让他说得具体一点儿,林峰就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刚来公司的时候,我们几个人都在同一水平线,而我发现自己很有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就每天挤出两小时业余时间学习,这个规定可以用雷打不动来形容。

记得有一天,公司要组织郊游,老板当然是一片好意,想让我们这些新人融入团队,并且和公司培养亲近感,老板广泛征求我和其他几个新人的意见。

当时我的几个同事表现出了极高的热忱,我当然也表示很高兴。当老板问到去哪里的时候,其他几个同事不但纷纷建议,而且还有具体的步骤安排,老板一听就很高兴,后来干脆这件事就承包给我们新人,让我们和助理配合,搞好这次春游。

大家马上投入了准备,每当他们问我意见的时候,我的表现总是很“白”,基本上问的时候,我的回答都是固定的方式:“你会怎么做”、“你们以前是怎么做的”,或是“请告诉我为何我们要讨论这个呢”。

这让我周围的几个人小有成就感,觉得我实在是没有组织活动的能力,组织郊游的任务变相安排给了除我以外的其他人。周围的几个人发现了我的弱点,心里暗暗嘲笑我,觉得我是毫无竞争力的人。

那次春游非常圆满,就当他们每晚花时间考察路线和安排细节的时候,我依然每晚两小时学习专业知识。

就这样,一个月之后,差距立即显现,我的工作不但进入正轨,还小有成绩。其他几个人在随后的工作中,分散了不少精力,只要老板有安排,助理就找他们几个商量如何安排员工活动。而他们得到的不过是老板的口头表扬……

林峰的这番话让同学们吃惊不已,大家都知道林峰的组织能力是一流的,只要他愿意做的事情,总是能够别出心裁,让人惊叹。

这让我们看到,战略性的示弱并不意味着拥有一个失败的策略,相反,一时的失利最终能帮你达到目标。这样做几乎总能成功推掉不想做的工作——而你也根本不用承认这一点。对下级而言,这是通过让权而获得权力的方式。

想要得到老板的满意,就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作为一个小主管,我还有很多上级,大家满意,老板才满意。

我的位置已经不用再做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了,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容易。

上周五的时候,被我的上级请进办公室,听他讲了一个计划。

听完这个计划,我就知道这将费时费力又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但是我没有吭声。没有说这个办法不好,公然违背上级的意愿。

只能挑其中能做的部分应下来,我答应试着去做,但也很认真地和上级反映情况:难度不可预期。

就这样拖了几天时间,本周五把难度摆在他的面前,果然不了了之。

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推脱责任也不容易,都需要技巧。要使自己成为老板信任的人,你必须能够协调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要完成自己的承诺,扛一定的责任。如果你不小心答应了扛一些自己扛不住的责任,最后的结果比当初拒绝这个任务还要糟糕。

做自己分内的事,少做些陪着上级做梦的事儿。从未有人做过的事,你可以去做,因为输赢都无妨,如果盲目插手分外的事,又没把握做好,不如不做。做对了十次未必有人记得,失手一次,人人都会看你笑话。

这就是为什么,从老板到上级对我都非常满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