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全四册)
60228200000003

第3章 学习的独到方法

学习的最高境界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主体化,即把客体的知识、学问、道理与自己的理解、体验、感悟、爱憎、希冀结合起来,然后天地化为境界,知识化为格局,学问化为心胸,道理化为智慧,规律化为把握,终极化为核心范畴。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自己有了贴切的体会心得,自居、自知、自主才能安然有谱。自主得安然有谱,精神积累才能做到深邃丰富(资质才有深度),运用起来,也就左右逢源。

《离娄章句下》

追求更好是一种天性

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就像鸟儿总是从幽深的谷地向高耸的大树上飞翔,却很少从高耸的大树上往幽深的谷地飞去。

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趋好向善,追求更完美的境界,这是一种天性。顺应这种天性并加以努力,我们就能走得更为高远。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我听说过鸟儿从幽深的谷地向高耸的大树上飞翔的,没有听说过从高耸的大树上往幽深的谷地飞去的。

《滕文公章句上》

学规矩,养仁心

人们往往将天性与规矩对立起来,但其实仁心来自天性,失落仁心来自恶习、恶人、恶劣环境。克服后天遭遇的恶劣必须学习,只要学习,就必须严格认真讲规矩。规矩是后天的,后天的规矩是为了恢复、复原、复活、充实、涵养先天的仁心。不讲规矩,反对规矩,就会堕落为恶劣。

如果大家都学规矩,学仁义,世界就仍然充满希望。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大师教诲人,一定是要教导规矩的;学徒学艺,也是一定要先学规矩的。

《告子章句上》

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只依情感进行价值取舍,还必须有规范意识。

人应该学会反求诸己,向自己的天良、自己的良知良能要求美好与智慧;但仅仅靠“天生丽质”是不够的,还要向先贤、向历史、向文化求得规矩准绳,借助历史的经验与高度。一要有好的素质,二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章法与手段,而章法与手段是一种文化,是历史经验的积淀。当人们说某某人规规矩矩、“靠谱”的时候,这正是对心性与文化相结合的一种认同。

人再伟大,还需要有不懈的规范与操作,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没有圆规与矩尺,你也画不成正确的圆形与方形。

《离娄章句上》

读书,与圣贤为友

读一本书,就好像在和作者对话。慢慢地,这种学习的心愿就将变成一种诚挚深切的友好心情,我们就可以通过思维观念的融合碰撞而与先贤为友,与古圣为友,与昔日的英雄豪杰、学者圣贤为友。

颂其诗,读其书,知人论世,就是将友情友谊扩展到了古代。倘若不假思索,囫囵吞枣,一本书草草看过却没有和书的作者产生共鸣,这和没有看过又有什么区别呢?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吟咏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著作,却不了解他们的为人(不能成为他们的知音),那怎么可以呢?

《万章章句下》

读书,要独立思考

“书”指的是上古经典《尚书》,后来被理解为一切书籍。

书上说什么你信什么,那还不如世上没有书。人们以此来强调书本知识的不可靠以及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同时,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还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不要成为一个记死道理却不知变通应用的书呆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尚书》上说什么你信什么,那还不如世上没有《尚书》。

《尽心章句下》

更新求变,与时俱进

中华传统文化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时俱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心思固守一套标准而不加以变通,如何能更新求变?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也是要讲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明白客观条件的不同,用灵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就可以避免固执。

“彼一时,此一时也。”

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是现在(那时候的标准未必适应于现在)。

《滕文公章句下》

天资再好,也需要滋养

西子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即便是美如西施,如果遭遇不洁的外物强加,旁人也会掩鼻而过。这是讲文化、礼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自身先天条件再好,如果不接受文化礼仪的熏陶,如果不按照礼法对自我进行必要的安排处置,虽美犹丑,虽善犹恶。反之亦然。

良好的天资尚且需要小心维护和滋养,何况其他?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美如西施,如果遭遇不洁的外物强加,旁人也会掩鼻而过。

《离娄章句下》

天性再好,也需要培养

五谷在植物种子中,对人类来说是最美好的;但如果没有长熟,那么它们可能还不如杂草。

许多东西也是这样,尽管非常美好,但是有时有待成熟。

就像天性再好,也需要发育成长,壮大坚强,提升免疫力、适应力、延伸力与抗逆能力,经过培育、涵养、推广,才能最终成才。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五谷在植物种子中,对人类来说是最美好的,但如果没有长熟,那么它们可能还不如杂草。

《告子章句上》

标准更高了,修为也会更高

有的人,也许自身的道德和修为层次不够,但他们愿意努力按照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就相当于把更高的道德修为借来用一用,借的时间长了,用的时间久了,切实地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好了,假借就可以变成拥有,实用就可以变成心性,试探就可以变成品质。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借久了、用久了又不归还,你还怎么能知道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品德)呢?

《尽心章句上》

修养提高了,地位也会提升

世上有上天树立的等级地位,有人为树立的等级地位。仁爱、义理、忠诚、信实、做好事从来不松劲,这些就是上天树立的等级地位标准。头衔、级别,这些是人为设置的等级地位。古人是追求自己天生的等级地位,那么人为的等级地位也就随之而来了。

如今却恰恰相反,如果你的目的只是提升级位,那么你得到了这些“人爵”以后,你反而会走向反面,变成特权乃至贪腐分子。而正确的路,应该是你先立志于“天爵”,即自身德智境界的修养提升,其他俗事只能是随之而来,不能是孜孜以求。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仁爱、义理、忠诚、信实,做好事从来不松劲,这些就是上天树立的等级地位标准。公卿、大夫、官职、头衔、级别,这些是人为设置的等级地位。古人是追求自己天生的等级地位,那么人为的等级地位也就随之而来了。

《告子章句上》

从历史中获得裨益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意义必须明晰,同时必须给读者留下分析思考的空间,所以是“窃取其义”,应该解释为不动声色地有所褒贬臧否,叫作“微言大义”。

每个人都能通过古人留下的书籍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对人生有所裨益,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孔子说:“我在《春秋》中,不动声色地写进了褒贬臧否的大义。”

《离娄章句下》

在经历中获得感悟

人们常常是有所过失,才能有所改进;心中有所困扰,思想有所焦虑,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出自己的容貌神色,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才能与人有所沟通。

想要获得某种进益,就必须拥有相关的经历,在经历中获得感悟。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们常常是有所过失,才能有所改进;心中有所困扰,思想有所焦虑,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出自己的容貌神色,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才能与人有所沟通。

《告子章句下》

善于利用智慧

在英语里,“勇敢”“勇者”似乎是被全称肯定的褒语,而中文则不然。中文的“勇”字,包含了某些显然的负面元素,如冒险、使气、好勇斗狠、有勇无谋……都不是什么好词儿。

中国文化要求的是以智制勇、以勇奋智,只有智勇双全,才是人们的理想追求。好斗的匹夫之勇只能对抗一个人,而且往往会让自己受伤,善于利用智慧,才能拥有更大的格局。

“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低层次的好斗之勇,也就只能抵挡得住一个人。

《梁惠王章句下》

将认识化为实践

仅仅有美好的人性是不够的,仅仅有良心、良知、良能是不够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在于后天、在于你走的路径。

这样一个说法既用性善论感动鼓舞了芸芸众生,又强调了文化环境与自我选择,尤其是将认识化为实践的责任与力量。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山上的小路,常被阻隔掩盖,由于你使用行走,它就成了路。一段时间不用不走,它就被茅草堵塞住了。你现在的问题就是心灵被茅草堵塞了啊。

《尽心章句下》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木匠、车轮师傅提供给你的是具体的器,却不能提供给你原理与方法论,更不能提供你以主观能动的才华。

从器的制造与使用的规则,提升到人的主体性、人的总结发现与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的能力,发展为想象力、逻辑推理与数学计算能力、创造性以及实验探索的习惯,直到动手操作的灵巧与细致,这就不仅是工匠能够完成的了,这需要一定的天赋,需要发展人的整体智力,需要良知、良能、灵性。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木匠、车轮师傅能教给你制造与使用的规程,却不能教会你如何巧用自己的头脑。

《尽心章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