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月光下的呼唤
6022700000023

第23章 :人类的起源

阳喜欢躺在草坡上思考问题,他清楚地记得人类学家们关于人类起源的经典理论,可是在经历了神农架这大山深处的一切,在接触和了解了亚班社会后,阳有了许多自己的思索和假设。

现在人类学家比较多的人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因为达尔文于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提出了:人类起源于一种可能与大猩猩或黑猩猩相似的猿猴。他指出在非洲可以找到我们人类最古老的祖先的遗骨。达尔文真不愧是伟大的天才,人们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平原的东南部的奥杜瓦伊峡谷发掘出大量200万年前能人的遗骨化石和石器工具,它们堆积在湖边,之后被火山灰湖沼沉积物覆盖。约50万年前这里开始形成峡谷后,它们以化石的形式得以重见天日。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这儿获得重要发现,似乎验证了达尔文的预见。于是一大批古人类学家认为非洲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因为在距今160万年的含有化石的沉积物中,科学家发现了最早的人科动物的遗迹。这种曾经存在过很长时间的人科动物我们称之为直立人。

直立人几乎同我们现代人一样高,从最近发现的标本看,其大脑容量有的超过1000立方厘米。直立人使用的石器比他们的祖先能人的有所发展,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已经能使用火,也许还有极其简单的语言和相当频繁的社会活动。

古人类学家通过对直立人居住地的遣址研究,认为他们过着群居和游牧生活,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根据我们对直立人的了解,他们是离开非洲向外迁移的最早的人科动物,迁移出来的直立人大部分定居在亚洲,有的还到达欧洲。不过关于他们是在什么时期迁移的,还存在许多疑点。

直立人生存到大约25万年前,虽然在亚洲发现的直立人遗迹似乎可追溯到大约10万年前,但至今仍无定论。

直立人也许是首批以狩猎而不是仅仅靠夺取猛兽猎物为生的人科动物。大约在50万年前,一小部分非洲直立人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在向智人进化。

智人在直立人消失后不久,就不仅在非洲,而且向所有的邻近的大陆不断扩展。在大约4万年前,随着生存能力的加强,智人甚至迁移到达过更寒冷或更偏远的地区。于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体态、文化和语言。

现代智人迁移的各个阶段不仅被考古学家所发现,而且根据当今在不同地区生活的居民的遗传基因和语言差别,这一切也得以证实。两个地区的人分离得越早,差别就越大。现代智人迁移的第一阶段是迁向近东,在那里约10万年前的智人曾与尼安德特人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大约距今8到6万年前,智人开始向亚洲扩展。其中的一些部落向东南亚迁移,他们的部分后裔则继续从一个岛屿迁移到另一个岛屿,直至大约在6万年前这些后裔抵达新几内亚。有一些部落约在4至3万年前向西伯利亚东部迁移,而另一部分则在欧洲定居了下来,从而结束了尼安德特人的阶段。约在1.2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开始从西伯利亚向美洲迅速扩展。现代人类的最后一次大迁移是大约4万年前他们从远东开始向太平洋最遥远的岛屿前进,在大约1万年前人类结束了迁移。

智人干嘛要迁移?古人类学家说是因为智人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地方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智人从非洲开始的迁移与撒哈拉地区的气候周期性变化有关。在潮湿的季节,人们居住在该地区,而到了干旱季节,他们只能离开这个地区。在智人迁移的路线中,有一条是经过近东前往亚洲的。

并不是所有的古人类学家都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他们再向其他地区扩展。尽管大部分考古学和遗传学资料都倾向于非洲起源论,但也有一些发现似乎证实了另一种假设,即智人是从非洲、亚洲,也许欧洲的同时代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特别是在亚洲和澳洲,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人科动物头颅,它们呈现出来某些介于直立人和智人之间的特征。因此现在当地居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100万年前在该地区定居的直立人。尽管如此,当时的直立人同其他地区的居民应当也会有足够的交流,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起进化成智人。执此观点的学者还强调,设有证据表明智人明显地先进于直立人,譬如,无法从技术观点上对直立人在三大洲的完全绝迹做出定论。目前,古人类学领域最大的争论就是人类是否起源于非洲。也许只有将来有了新的考古发现,才能判断哪种观点正确。

澳洲的关于人类的历史至少可追赶溯到大约6万年前,有一些发现甚至认为可以追溯到大约12万年前,就是说,比现代智人的进化早得多。当地的土著居民实际上可能是该地区直立人的后裔。

在中国周口店山洞,直立人曾在那里生活了约55万年,发现的大约40万年前的碳化遗骨是已发现的人类使用火的最早证明。火不仅能御寒和防敌,而且能使肉类变得易于消化和使长矛的尖头更坚硬。

现代人是由智人进化而来的。智人的遗骨告诉我们,在距今大约5万年到4万年之间,智人的智力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他们突然变得非常聪明。是什么点燃了我们祖先的智慧火花?答案几乎可以肯定是手、大脑和语言的最终进化。语言的形成特别重要,因为只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交流大量的信息。但是,语言的发展是缓慢的。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祖先寿命的增加,从三四十岁延长到六十岁以上,带来了文化上的突飞猛进。老人成了知识宝库,知识不会再随着一代人的消亡而丢失,人类大脑也发展到了能利用知识的程度。实际上,是文化使我们祖先进化成现化人的。

约在1万年前,最后的冰川期结束,海平面升高,气候比过去暖和一些,陆地上的森林取代了大草原和冻土带。许多几千万年来人类习惯捕猎的大动物灭绝了,人类不得不适应于捕捉小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等。打鱼、捕捞软体类和甲壳类动物以及捕捉海生哺乳类动物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在沿河、沿湖和沿海地区出现了很多新的居民点。植物生态的改变也提供了水果、坚果和谷物等新的食物来源。一种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诞生了。今天仍处于石器时代的一些原始部落,如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和非洲南部的布须曼人正过着这样的生活。食品来源的大量增多,捕猎和采集技术的不断改进,加上人口的增加,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活更加复杂,这为两项重大革新--农业和畜牧业的诞生开辟了道路,人类将由此开始自己谱写历史的篇章。通过对现代仍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原始部落的研究,证明妇女采集的食品可向大家提供比男人狩猎的动物更多的热量。

大约9千年前,在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获取食物的方法--农业。在中东、赤道非洲、东南亚以及南美洲中部,人们从简单采集富有营养的植物发展到耕耘、种植。农民们开始年复一年地选择出一些种子用来再播种,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加以改进,使其颗粒变得更大、更易收割和加工。虽然开始时他们每年并不固定在一处耕种,以便利用肥沃的处女地,但农业产生的第一个结果就是人们从狩猎--采集的游牧生活转为定居,不久后就出现了第一批城市。虽然,最初的农业水平很有限,但已可以提供给人们比狩猎和采集多得多的食物,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条件。

阳认为,就眼前的亚班,如果一定要用从猿到人的模式去套用的话,他们应该是粗壮型南方古猿的后代。在非洲南部找到大量他们同类的化石,研究表明在非洲他们生存了很长时间,直到约70万年前研究认为他们绝迹了。今天在这神农架的大山深处,粗壮型南方古猿的后代仍然生存着,发展着,进化着,他们像祖先一样身躯高大粗壮,仍以素食为主,但是他们却聪明地在食谱里增加了昆虫、鱼和鸟蛋等营养的补充,他们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这使得他们的食物来源更加丰富,也许还有许多别的因素,总之他们生存下来了,他们是我们人类的另一股祖先传下来的后代……可是,他们是从遥远的非洲迁来的呢,还是自古就生存在这里?还是,他们就像阳在梦里见到的那样,是外星人在这里制造的?

是呀!人类是聪明的,今天的人类不是几乎就要破译生命的密码-基因了。一但这生命的密码被破译后,制造一种新的生物不正像阳梦中所见一样,是并不难办到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