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6012500000241

第241章 都市之梦(18)

厕所古称“溷藩”,溷者污浊,藩者藩篱,以藩篱围起的污浊之地而已。“厕”字出现在汉代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里,是“清”——“清除”、“清扫”的意思。食不厌精、衣不厌美的人们,对于排泄场所的鄙视由此可见一斑。汉代以后都市开始设立公厕,统称“都厕”,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就曾有过“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的诗句。到了清代,公厕已经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清初济南进士叶承宗编修的《历城县志》中,居然把公厕与民俗、古迹、桥梁等一同列为独立篇目。放眼世界,欧洲中世纪不讲卫生的鄙野之风盛行一时,莫里哀的喜剧中就有过类似描写。一五九六年,英国人哈林顿发明了抽水马桶。此后厕所不断更新换代,汉堡街头如今已出现了全自动化厕所。更有趣的是日本教授西冈秀夫,以研究“厕所学”闻名于世,被人称为“厕所博士”。一九八五年由他发起成立了“厕所学会”,把每年十一月十日定为日本的“厕所节”。在他的影响鼓动下,一九八八年,世界十个国家的二百二十名代表会聚东京,举行了一次颇为隆重热烈的厕所学术讨论会。

有历史、有发展、有组织、有理论,有谁还能否定厕所文化的客观实在性吗?

社会是发展的,文化是发展的,那么就让我们刚刚相识的厕所文化,以及垃圾文化、烟囱文化、污水文化一起向前迈步吧。前方或许有一方值得我们期待的晴空净土。

厕所逸事

人的命运真是一个难解的谜,曾几何时,“八七会议”上姜春云提出“厕所无臭气”时,李长河如果不能算是反对派和抵触派的中坚人物,起码也是一名成员。这位公社党委书记出身的郊区副区长,其时不仅认为厕所有臭气理所当然,而且认定那并非就是坏事:没有厕所臭,哪来稻米香?当他为几摊驴屎马粪与姜春云叫阵,并因而创出了市容管理的成功路子,他也决没有想到,自己会与姜春云的那个“厕所革命”发生直接联系。

命运就是这样,在没有任何预示和准备的情况下,把李长河推到了“厕所革命”的前沿阵地。

这是一九八七年三月,李长河出任济南市环卫局局长后,第一次到天桥区政府走访时,就与正在那里检查工作的姜春云不期而遇。

姜春云说:“长河,到这儿视察来啦?”

李长河说:“你书记视察,我是来报到的。”

几年相识,两人相互都有了了解,关系融洽而又亲热。

姜春云说:“我几年前提的‘厕所无臭气’,到现在还没实现,你长河当了环卫局长有什么想法啦?”

李长河没料到姜春云会直接提到这个问题上,但立刻回答:“我拿出典型和办法,你得来推广才行。”

姜春云说:“这没问题。”

李长河说:“那好,一个月以内我给你消息。”

有了这一次邂逅和对话,就如同有了协议和军令,李长河回到环卫局后,没有来得及跟局机关的同志们打个照面,就带领几个人,一头扎到天桥区抓起厕所调查和试点。

“八七会议”之后,市里为改造公厕下了很大功夫,各区都改造和新建了一批水冲式,使情况有了显著变化。但由于资金来源单一,全靠市里投资,而市里财力紧张无法满足需要;加之管理上说是有专人负责,实际上是由街道清扫工兼管,而清扫任务安排过重,清扫工根本无力负起厕所管理的任务,“厕所无臭气”的目标一直未能实现。李长河盯住这两个问题,与区、街道和市有关方面、基层单位反复协商,终于找出了一条可行的办法:资金由市、区、街道和有关企业单位各拿一点,管理雇用专职人员,实行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负责制。在这个基础上,李长河选定天成路和济洛路上几个急需改造的公厕做为试点。以往的厕所之所以臭气熏天,除了不是水冲式和管理不善,与厕所自身的构造不无关系。此外,公厕之为“公”,大多设在交通要道和众人出入的场所,李长河觉得就是不能搞得漂漂亮亮,起码不能有碍观瞻。他把这个想法一说,跟他一起从郊区政府调来的办公室主任郭秀魁、秘书袁茂才,立即表示赞赏。说:“局长,你这个想法有点突破的意思。都是公共场所,商店礼堂讲究造型装潢,厕所为什么就不能讲究讲究?要是能把厕所建成一个个景点,那才真叫革命!”

“……景点……”李长河摸着小平头寻思了好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对啦!就按你们说的,咱们这一次来他个彻底革命!旱式变水冲式,没臭气,还得保证景点化!差一条也不行!”

新标准、新要求,设计成了问题。袁茂才特意从汽车制造总厂找来了一位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工程师。

“别小看厕所,”李长河亲自交待任务要求,“将来城市到处建设得漂漂亮亮,如果单叫厕所煞了风景可不行。咱们这次建的厕所,要保证十年二十年不落后。具体设计嘛,我看还是毛主席那句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厕所也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位工程师只差没有笑出声来。

但设计实在并不容易,茅坑深了臭气不宜排放,浅了臭气太显;放水间隔长了影响卫生,间隔短了浪费水;屋顶矮了臭气吸不出去,屋顶高了影响整体合谐;还有清洁员用房,外观的造型和颜色搭配,以及这个厕所和那个厕所如何避免雷同等等。那位工程师很费了一番脑筋,才总算通过了李长河的审查批准。建设同样一丝不苟,找的是有经验的建筑队伍,李长河和郭秀魁、袁茂才等一直盯在工地上,连地面和墙壁上哪块瓷砖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哪块贴得稍微有些不规正,也决不放过。

从调查、设计到建成用了二十五天时间,又拿出三天进行预习检验,到第二十八天时,李长河把电话打到姜春云办公室。

听说厕所革命有了初步成果,姜春云当即表示第二天要亲自来看。

第二天,姜春云让李长河领着,对新建起的五个厕所逐个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考察,与包括清洁员在内的有关人员进行了一番深入具体的讨论。在得出全面肯定的结论之后,毅然决定在天桥区召开现场会,在全市范围内予以全面推广。

两天后现场会召开,姜春云、翟永浡与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各区区委书记、区长等会聚一堂。参观由姜春云亲自带队讲解,参观后李长河就具体筹资和管理办法作了介绍。轮到市里领导讲话时,翟永浡说:“长河同志到环卫局来我就省心了,以后恐怕不用我开现场办公会解决环卫方面的事了。”姜春云则更加干脆,只有一句话:“就按长河同志说的办!各区进展情况,请长河同志每星期给我汇报一次!”

各区得了动员令,“厕所革命”立时掀起热潮。李长河得了尚方宝剑,更觉责任重大,几乎每天都要到区里去检查督阵。检查督阵总是一杆子到底,去了就朝厕所里钻。这使得各区书记、区长得到报告后,忙不迭地直向厕所里追。追着了,总是一副特别谦虚的样子:长河,我们哪儿还有不足,给提提!会战简报每周一期,直送姜春云、翟永浡,但没有一件批评,全是表扬报捷和你追我赶的消息。简报发到第四期,全市一百一十一处水冲厕所全部达到了无臭气的要求。随之,彻底改造旱厕,实现全市厕所无臭气的战役深入开展。经过重新布局、设点,重新设计、施工,三年改造和新建公厕四百多处,使济南市的公厕真正实现了彻底地、历史性的“革命”。

一九八八年,香港《晶报》发表一幅照片,标题是《济南公厕登上大雅之堂》。一九九〇年,全国十佳卫生城评比,济南总分名列第三名,厕所得分尤高。国家爱卫会一位处长觉得难以置信,检查团回京后他只身悄然来到济南,指名要看厕所。市建委副主任董承铭说:“你的意见怎么看吧?”对方说:“你安排吧。”董承铭说:“那就干脆挨着个儿地看好了。”一上午,一辆专车,从天桥济洛路两边看起,向东向南看到八一礼堂、解放桥、英雄山南路。开始那位处长还不时惊讶、赞叹,看到一半干脆就来起了“厕前留影”——给厕所也给自己留影。带着一摞照片、嘴里念叨着“我回去得好好宣传宣传”,回了北京。也果然发挥了作用,不久,北京市有关方面为迎接亚运会,派人专程前来济南对“厕所革命”进行了好一番考察学习。

垃圾传奇

垃圾是城市的粪便,一座城市,每天“吃”进和“屙”出的数量大致相当。随着城市扩大,消费水平、生产能力提高,垃圾日渐增加,成了摆在所有城市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巨大难题。济南前些年脏乱差突出,垃圾清运不及时、管理不善是突出的一条。市里为此成立了市容指挥部,环卫局也把垃圾清运管理做为重头戏,几年下来,局面有了明显改观。但问题仍然不少,群众来信仍然不少,李长河仍然不敢稍有懈怠。

八八年一月,一封署有省某电子商店全体职工的群众来信转到李长河面前。来信说,他们所在的西门桥一带,方圆几里没有一座垃圾楼,致使有的单位为倒垃圾,不得不动用自行车或汽车。来信强烈要求市有关部门,拿出人民公仆的精神,立即为他们及当地十几个单位解决这件“事关群众疾苦”的大问题。言之成理、行之自然,又有上级领导的批示催促,李长河二话不说,会同历下区环卫局局长邵凤伟,亲自到电子商店听取批评,并立即着手选点筹建。但选点一上来就遇到了麻烦。垃圾楼人人需要,建垃圾楼人人赞成,垃圾楼的地点人人提出的标准都是离自己五十米左右最好,这样一来,天上地下也就难得有一个合适的地方了。李长河、邵凤伟自然不能被左右,看准电子商店后门一个墙角是块地方,就毅然决定划线动工。这使电子商店个别干部大为光火。

“告诉你们领导,垃圾楼不能建在这儿!赶快另找地方去!”第一天,人家就毫不客气地把几名工人“驱逐出境”。

第二天几名工人又去了,人家把眼瞪得溜圆:“怎么啦怎么啦!欺侮我们是软柿子怎么的?”上去几个人,把工具全没收了。没收了还让工人捎话给环卫局的头头们:“我兄弟是副省长谭庆琏,专管你们这一行的,再来可别说对你们不客气!”

厕所、垃圾楼选点历来是件棘手的事,李长河、邵凤伟为这类事没少费过脑筋,但像电子商店这种自己写人民来信要求建、真建又要阻挠的事,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为了不使矛盾激化,李长河请来董承铭、拉上邵凤伟,一起找到电子商店负责人协商,提出,为了不致影响电子商店的环境,可以把垃圾楼建成三面封闭式,另一面挂起卷帘门,定时开放和清运。但商店负责人坚持不肯应允,并明确说,谭庆琏是他兄弟,谭庆琏就不同意在这儿建。

李长河是个山杠子脾性,商商量量能办成的事儿,一拉上面的某某某就非砸锅不可。本来他对谭庆琏很尊敬,但这时候一听把谭庆琏拉出来了,一句话顶上去:“谭庆琏是不是你兄弟我不管,我建垃圾楼就是他当副市长时交给我的任务!”

协商不成,第二天工程照干,汽车拉来了砖头水泥钢板,墙基也拉起白线、挖出地槽。电子商店急了,开出一辆面包车,鸣着喇叭,强行开上工地,要把工人撵走。工人不肯退让,有两人被面包车撞倒撞伤。这一次李长河怒不可遏,指着邵凤伟道:“三天以内垃圾楼建不起来,我撤你的职!他们敢动手,上来两个你上去六个,上来四个你上去十个,两个按住一个,那两个狠劲揍!揍出事由我李长河担着!”

邵凤伟是有名的劳动模范,也是有名的“山杠子头”和“火爆仗”,他得了令,一下子拉上去将近二十个棒小伙儿,威威武武,电子商店果然没敢再生事端。三天后垃圾楼建起,电子商店负责人才不得不换上另外一副面孔,请求可否由他们出点赔偿费,把垃圾楼挪挪地方。

找李长河,李长河说:“屌门没有!”

找董承铭,董承铭说:“要挪也行,拿十万块钱来!”

商店负责人问:“一个垃圾楼有这么贵?”

董承铭说:“别处的便宜,这一个就这么贵!”

事情还有一个相当精彩的结尾。时隔不久,一次李长河与谭庆琏坐到一辆面包车上。谭庆琏问:“长河,你的垃圾楼建起来了吗?”

李长河说:“哪是!”想了想又道:“有个小子冒充你兄弟,叫我好撸了一顿!”

谭庆琏说:“那还真是我兄弟!”

李长河拱拱手:“那可多有得罪了!”

谭庆琏说:“你建的那个地方能长久吗?”

李长河说:“不长久?谁再给我建八个我也不换!”

谭庆琏说:“行,长河,有你的!谁再难为你,我给你当后台!”

后台不后台李长河倒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担任环卫局长五年,济南市就实现了无落地垃圾和垃圾日产日清的目标,一座占地五百五十亩的大型垃圾处理场也已初具规模。“总有一天,得叫垃圾变成财富!”虽说年龄已届花里,李长河勃勃雄心依然一如往昔。

烟窗轶闻

从地形上说,济南市区呈浅碟形,南边是山脉地势高,北边是黄河地势也高。浅碟形于空气流通扩散极为不利。加之济南冬季多西南风,春秋季多东北风,而两大工业区偏巧建在市区西南、东北两个方向上,烟尘粉雾尽情向市区撒落。又加之当时国家规定黄河以南的建筑物一律不配取暖设备,每逢冬天,市区内四十万支小烟筒,三千多支大烟囱一齐发作,把个原本浑浑浊浊的天空,越发搞得乌烟瘴气。解决济南的空气污染需要经由几代人的顽强努力,但首要的、短期内可以看得见的目标,是要扳倒这四十万支小烟筒和三千多支大烟囱。

扳倒要靠集中供热,集中供热的希望在于发展热电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