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把人生看透了
60031500000008

第8章 作诗与哭穷

“物以类聚”这句话,的确是至理名言,我自己是穷困得不得了!于是乎我的朋友就没有一个富有的。最可怪者,就是他们和我离开以后,十有八九是有点发展的,然则,我这个人,在朋友之中,说起来,也算个不祥之物了!

但是,穷是穷,困是困;可是,毫不抱悲观,绝不趋消极,终日里,不是欢笑一室,就是互相期许。假设谈话就是事实,那么,上至国府主席,下至一县县长,以及那文武百官,我们早就做遍了!

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忽然谈起作诗问题,有人说:“我们假设能作诗,将今年的生活的经过,心里的苦乐,活泼泼地写出来,一定有很好的作品。”于是同人之中,忽然发现了几个诗迷,我想,诗之为物,抒发自己的心情,是最好的工具;而感人之深,更是他物所不能及。学习学习,倒是不坏。并且“诗工于穷”,几成不易之定律,以我们的境遇来论,也是作诗的黄金时代。

然而,仔细一想,自己的命运不好,根本就不必对人家哭,明白话说,也就无须使他人知道,自己有福自己享,自己有罪自己受,自己死了,它们也没有消减,岂不清楚。何必把它写出来呢?若是把它写出来,千万也不要写好了!假设你写好了,一定有些好事的人传写传念,甚至于留下几个不肖的子孙,他还给你刻个版,这是多么讨人厌的事情。

固然,“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但是以说穷哭穷,换点小名,也未免太可怜了!你作得好了,也不过是使那后世之人,知道你是穷小子一个而已。作得不好,不是与身俱没,就是挨后人些不良的批评,作好作歹,都没有多大的意思。

就照作好了说吧!后世之人,与我们固然没有交情,可也没有仇恨,你何必作出些穷诗来,使来世之人,境遇好的读了,添上个怕穷心理;与吾同遇读了,流一点同情之泪,有什么好处呢?

一切作诗的穷朋友,赶快算了吧!等到我们阔了的时节,把那些富贵的生活,安乐的心情,多多地描写描写,使人家读了以后,发生些快乐之感,岂不是件好事!

你们也许知道有两种好诗,一种是乐而不淫,一种是哀而不伤,以我看起来,还是头一种好些。况且往好处想,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