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是其他活动的基础,对三岁以下的幼儿来说,生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孩子的反抗期(第一反抗期为三至五岁)前,帮助孩子建立起好习惯其实很容易,也会让以后的教育变得轻松很多。
乖乖吃饭太难啦
以前我家吃西红柿从来不剥皮,不论是凉拌还是炒菜。每次吃炒出来的西红柿,大家都会把皮吐出来。后来有人教我,用开水烫一下西红柿,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皮剥掉了。
有多少人在做饭的时候,为了不吃西红柿的皮,要辛苦地烫一下再剥皮,舍弃掉了营养丰富的果皮呢?或者懒得辛苦,在吃的时候把西红柿皮吐掉呢?
“果皮是最有营养的,怎么能不吃果皮呢?你挑食!”
哈哈,从没有人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吧。
所以说,人都有口味偏好,大人会有,小孩子当然更会有,这是与生俱来的。
◆ 爱吃和不爱吃
没有哪个小朋友生来是挑食的。
对小朋友来说,有好吃的东西,也有不那么好吃的东西。选择多吃好吃的是人的本能,但是不好吃的,也不是不能吃呀。
孩子的挑食行为各有花样,建议爸爸妈妈们选择以下应对方法。
方法一:不贴标签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做过,看孩子不怎么吃某样食物,就认定他不爱吃,你可能就不再拿出来给他吃,还会跟别人强调我家宝宝不爱吃,甚至当着孩子面说,我知道你不爱吃这个,没关系。
很多时候,孩子不吃什么东西,只是他们做的一个选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有小朋友不爱吃苹果,可能是因为吃过的苹果都不好吃;可能是因为相对别的水果,他觉得苹果没那么好吃;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期待其他更好吃的东西。如果家长本身就认定孩子不爱吃什么东西,就相当于给孩子定下了框架。
对家长不希望看到的行为,我们建议采用忽视的对策。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到他们的那些行为,否则会产生“贴标签”效应。
心理学小知识“贴标签”效应
小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完全来自外部。大人说他们什么,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怎样的。所以,就算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生来就是慢性子,也尽量不要当着孩子面说他是慢性子。如果孩子听到对自己的评价,他就会做出和评价相符的行为。
因此啊,你越不想让孩子怎么样,就越不要说出来。如果总是当着孩子面告诉别人,孩子不爱吃苹果,那孩子肯定不会去吃苹果。
方法二:我们引导,但不勉强
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吃胡萝卜等一些蔬菜,那有的妈妈就在孩子抗议时假装没听到,只是说:“你看,我们这里有好香好香的肉末呀,还有这么漂亮的蔬菜,这是什么颜色呢?”
妈妈闭口不提胡萝卜的事,在喂孩子吃别的食物时穿插着喂胡萝卜。孩子有时候吃了,有时候躲开。我们可以引导,但是不勉强。
心理学小知识 你试的还不够多!
孩子在婴儿期最容易接受陌生食物,有时候只要尝试一次,就能大大提升对食物的喜爱程度。所以开始喂辅食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多尝试几种口味,为孩子的味觉体验打好基础。有研究表明,小时候吃过苦瓜等口味不寻常食品的孩子,长大以后更能接受这些口味。而随着年龄增加,人接受陌生食物所需要的尝试次数也大大增加。
给孩子宣讲食物的好处、吃了食物就给奖励、什么也不做只是每天都让孩子吃一些那种食物,实验做下来,第三种方法的效果最好。至于那些挑食的孩子,科学家们认为很多情况下,是父母们没有尝试足够的次数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而放弃了。
有时候,孩子就是不喜欢某些东西的口感,甚至厌恶。比如,有的孩子能吃包子,但吃不下饺子;有的孩子觉得蛋炒饭很香,但是只能吃半碗,再吃就想吐。这种时候就完全没必要勉强孩子了,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爱不爱吃真的是个人自由,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青椒含维生素C量最高,但是吃一颗青椒和吃两个橙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最后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就好。
方法三:多让孩子比比看
丹丹家举办生日聚会,丹丹妈妈准备了好几种菜,荤素搭配,好看又好吃。
不过,小朋友们都看中了红烧小排骨,一个个抢着吃,吃完一块又一块。
妈妈们互相使了个眼色,把小排骨端起来,宣布:“哪个小朋友先吃完一份青菜,哪个小朋友就可以分到一块排骨。”
孩子们又开始争先恐后地消灭碗里的青菜,然后伸出空碗喊道:“我吃完了,我要排骨!”
“你的青菜吃得真快!”
“你的青菜吃得真干净!”
妈妈们可以在吃饭前和孩子形成竞争关系,夸奖着,分给小朋友排骨。大人孩子都开心又满意。
心理学小知识 竞争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们都热爱比赛。家长可以将“比比看”运用到很多方面。读秒也是比赛的一种。想让孩子快点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试试数出“一二三”吧。
◆ “求你了,好好吃饭吧”
孩子的吃饭问题还表现在吃饭时不专心、捣乱,继而引发家庭矛盾,怎么才能让孩子乖乖坐下按时按量吃饭呢?下面提供两个招数。
招数一: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给饭吃
有的孩子本来就食欲不强,每顿饭吃不了多少就要去玩。为了让孩子乖乖吃完定额的饭菜,家长们想尽各种办法,比如边给孩子看动画片,边喂给他吃。
聪明的妈妈看到这里就会明白:“就应该让孩子饿着!”
对的,如果没有人追着喂、强行喂,这顿没吃饱,下顿孩子就知道饿了。吃饭和睡觉不一样,睡觉如果没有家长“按着”,孩子会进入混乱的睡眠状态。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些大学生熬夜、黑白颠倒,玩到累得睡着……但是吃饭可不行,小朋友们都精着呢,饿了肯定要吃。想要孩子形成规律的吃饭习惯,方法特别简单,就一句话:只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方提供饭菜。错过了时间没吃上,那就等下顿吧;没到固定的地方来吃,那就不能吃;这顿不好好吃,没吃饱,那中间只能饿着。只要家长能温和、坚定地执行这个方案,孩子好好吃饭绝对是手到擒来。
招数二:建立家长的权威
相信爸爸妈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吃饭时孩子不听话、捣乱,才教育了他一句,就被其他人制止,孩子这样屡屡被“救”,就渐渐地不把家长的批评放在眼里了。
只要有一个人在管孩子,其他人就都要按照这个人的标准执行,这样才能建立家长的权威,下次说话孩子才会听。如果家长间有不同的原则,当着孩子面,家长不争执,可以背着孩子讨论,谁先处理了孩子的问题就按谁的教育原则来。孩子可以知道每个人有不同原则,但是同时也要让孩子学到,只要有人在管他,其他人都帮不了他。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在孩子心中都是有权威的。
但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我们管教孩子要做到,既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也不破坏环境(不随便破坏物品),当管孩子的人的做法有违原则时,就要适时地出手,不能再保持沉默。
◆ 喂,还是不喂
很多家长都会喂孩子,尤其是老人带孩子。老人们最喜欢说的就是:“还小呢,还不能自己吃饭,等上了幼儿园,老师一教就会了。”要不就是:“不喂能长这么好吗?”
确实,随着能力的发展,孩子肯定能学会自己吃饭。没见过几个成年人或中学生不会自己吃饭的。
不过,喂饭确实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有个小混血,来到亲子班后,除了她可爱的外表,另一个让大家感到震撼的就是她会自己吃饭。
你想帮她吃她还会冲你发火呢,她用手抓着吃,吃得满脸满身都是,但她吃得好香啊,津津有味的。大家都感慨:“不愧是外国人抚养的。”
几个月后,小混血就能用勺子吃得又快又好,不到两岁的她比很多三岁的孩子还强。
真的是因为人家是外国人吗?中国人能力不比别人差,一样可以让孩子好好吃饭。好多家长都是怕孩子自己吃不好、吃不饱、吃得到处都是难收拾,才喂孩子吃的。可是,吃得干净并不是我们的目标,随着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成熟,吃干净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让孩子运用自己的身体做出有成果的事情,让孩子拥有控制感、自豪感,进而建立起独立的意识。
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可以更好地体会吃饭的乐趣。
而喂饭时,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在动画片或者玩具上,少了很多品尝饭菜味道的乐趣。
心理学小知识 带着愉悦的心情用餐
吃饭时要心情好,不让孩子哭着吃饭,不在吃饭时批评孩子或同孩子说理。有什么事可以先放一放,尽量不在吃饭前和孩子发生冲突。为了让孩子及时吃饭,可以事先提醒孩子:“还有十五分钟要吃饭了,准备收拾玩具了。”
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消化,当愉悦的心情和吃饭联系在一起时,孩子会更爱吃饭。
吃饭时的批评、说理不仅会影响孩子用餐,而且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再讲一个故事:我曾经有幸在前面提到的小混血家吃过一次饭。
小混血有两个小哥哥,吃饭前半小时,两个哥哥会去餐厅和厨房帮忙打下手。吃饭前十分钟,餐具和椅子就都摆好了,大家一个个上座。两个哥哥中的一个得意地告诉我:“今天轮到我摆餐具!”
小混血也在妈妈的带领下洗好手,摇摇摆摆地走到自己的餐椅前,神气地坐好,一只手挥舞着自己的小勺,另一只手拿着自己的小碗。
菜都摆上了桌,妈妈把今天的菜色介绍了一番,讲得很生动,大家也很捧场,然后就是充满热情与喜悦的觥筹交错、品味声声。
小混血吃了好多,添了两次饭。饭后大家又热热闹闹地收拾餐桌。两个小哥哥都在自己的家务板上贴上了新赢得的徽章。
这是一顿单纯的饭,但又充满了家的温馨。
总结一下,这顿饭有以下几个要点:
※选择孩子喜欢又合用的餐具作为孩子的专用餐具;
※提高孩子吃饭的兴趣;
※创造和谐温馨的吃饭气氛;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吃饭;
※固定吃饭的时间和地点,形成吃饭的“规矩”。
当然,小孩子也是多变的,就算自己吃饭有这么多的乐趣,孩子也不会介意偶尔让你喂一喂。在孩子生病时、心情不好时、撒娇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享受一下给孩子喂饭的乐趣。
不做睡觉困难户
孩子一哭,妈妈就知道,这觉是又睡不成了。
爸爸哄孩子睡觉的情景往往是爸爸睡着了,孩子在边上咿咿呀呀地玩得高兴。刚一提睡觉,孩子的笑脸马上变成哭脸,喊声震天:“我不要睡——”
家长都要怀疑是养了个哪吒不成?小孩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啊?
睡觉对大人来说是一件甜美甚至奢望的事儿。每天下班回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个好觉,最好能睡个懒觉,就连学生也都爱死了睡懒觉,可是,为什么孩子就那么不爱睡觉啊!
这估计是很多家长的怨念,不过,小心偷换概念。上面说学生爱“睡懒觉”,睡懒觉和睡觉不同,就算是家长也想多玩一会儿再睡,希望第二天能“睡觉睡到自然醒”。可见,入睡困难是全民公敌,而要培养好的入睡习惯,最好在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时开始。
◆ 找到睡不好的原因
有个宝宝打一生下来就不是个“省油”的主,月子里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足十五个小时。刚睡醒时哇哇大哭,要睡了也哇哇大哭;吃饱了哇哇大哭,逗他玩还哇哇大哭,让一屋子大人拿他没办法。好不容易把他哄睡着了吧,刚一放下又醒了,继续大哭。妈妈只好一直抱着,不敢放下,这样的话宝宝才能睡上三个小时的长觉,屋子里也终于安静下来。
后来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每次喂完奶,换好尿布,和宝宝玩一会儿,然后用小抱毯把他包好,抱着四处走。有一次,妈妈把宝宝包好了放在小床里,然后去厨房拿东西,回来的时候发现宝宝已经甜甜地睡着了。
心理学小知识 多抱一会儿
人的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在进入第二个阶段时不易被惊醒,这第二个阶段通常是入睡后二十分钟左右。这时候把孩子放下来基本上是不会吵醒孩子的。
新妈妈经常会听到专家说,小孩子不需要靠包来矫正腿形。确实如此,不需要特意把孩子的腿扳直包起来,孩子的腿会自然成长。但是,刚出生的小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需要更多的搂抱。所以只要用小抱被、小抱毯等将孩子舒舒服服严严实实地裹起来,孩子就会睡得沉了。
原因一:缺乏安全感
为什么不愿意睡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
有的孩子是因为害怕,睡觉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而且睡着和睡醒时那种意识模糊的感觉也让他莫名地害怕。对了,你可以说这样的孩子是比较聪明的,比较敏感的,会远离危险。而这样的孩子不仅不爱睡觉,还常会在睡醒后哭泣。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而且发生在男孩身上的概率要高一些。因为小朋友的脑还在发育,且发育得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尤其表现在刚睡醒时,睡眠时脑中各种信息和情感的混乱,会给孩子带来不舒服、不适应的感觉。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耐心安抚,静待孩子的不适消失。
心理学小知识 男女大脑供血量不一样
男女的生理结构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不仅表现在第二性征上,男女的大脑结构也不一样。男性大脑处理血流的总量较女性少15%,女性大脑的血流即使在睡眠状态下也非常活跃,而男性大脑的血流则并非如此。因此,男孩子更容易出现醒来不适。
原因二:精力太旺盛
还有的孩子就纯粹是精力旺盛,就是想要玩。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通过睡眠,人体的大部分器官得到休息。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孩子睡眠时能量与氧的消耗量小,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生长发育及脑功能的发育。睡眠充足的孩子玩起来精力充沛,情绪愉快,吃东西食欲好,长得健康。睡眠不足的孩子则烦躁易怒,食欲不振,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
精力旺盛的孩子本身睡眠就少,所以只要孩子精神好,发育正常,家长可以不用担心。唯一要做的是让孩子养成规律的入睡时间和良好的入睡习惯。
曾经有个姑娘,因为要参加辩论比赛,开始失眠。姑娘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着比赛的事情就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到了白天无精打采,神经衰弱。这样维持了两个月,比赛都完了,失眠仍在继续。姑娘受不了了,找医生做治疗。医生跟她约定好,找人盯着她,三天,就把失眠治好了。
怎么治的呢?医生给姑娘订了个计划:第一天,从七点开始出门到郊区,然后爬山,爬一上午山后,下午回来参加唱歌跳舞的聚会,不停地唱歌,不停地跳舞。晚上不许睡觉,在家做各种运动。白天陪着姑娘爬山的人都睡了,就换一个人陪姑娘在晚上做运动。第二天白天,姑娘的行程仍然被安排得满满的,到了下午姑娘就睁不开眼了,但是不行,给弄醒不让睡,一直坚持到晚上九点才可以上床睡觉。姑娘这一觉睡得香呀,可早上六点又被陪着的人叫起来。第三天白天行程依旧很满,保证让姑娘在晚上九点累得睡着。
就这样,姑娘的作息被调整好了,睡眠质量非常高。各位家长也可以试试用这种方法对付自家的小鬼(当然不用像上面那么“猛”),消耗多余的精力,绝对有助于睡眠。
“我家孩子真的像有超能力一样啊!其实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是要强睁着,把那个困劲儿撑过去了,就又活了!”
是哦,困劲儿是入睡的先决条件,接下来我们要说重头戏:
入睡要有仪式!
◆ 建立入睡仪式
心理学小知识 入睡仪式助睡眠
这个仪式不管对小孩还是大人都很管用,请按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一,洗澡:洗澡是一件消耗体力、放松身心的事情。好好洗个温度适宜的澡,让睡觉事半功倍。(睡前两小时内不要有剧烈的活动,想要消耗精力请在睡前两小时之前进行。)
步骤二,热牛奶:热乎乎的饮料不仅在生理上有助睡眠,还会给人温暖、舒适的心理感受。
步骤三,讲故事、放音乐:对比较小的孩子,妈妈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对大一些的孩子,妈妈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记住一定要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对,就是要有催眠的感觉。
步骤四,上厕所、刷牙:躺好前的准备。(睡觉前不要吃甜食,糖会令孩子大脑兴奋,不易入睡。)
步骤五,关灯,躺好,不说话、不玩闹:这一条其实是最难的,多少妈妈都败在了这里。注意:睡前仪式一定不要有兴奋的活动。
同时,想顺利地建立入睡仪式还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 培养孩子建立入睡仪式的习惯
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有自己的一个活动周期:吃饱、玩好、累了入睡。这时并不需要刻意给孩子安排时间表,孩子什么时候想睡什么时候就睡。但是,从这时起就应当培养孩子建立入睡仪式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巴甫洛夫的实验:每次都在拿肉喂狗的同时响铃,狗的消化系统就和铃声建立了联系,狗一听到铃声就开始流口水。
同理,每当孩子困了的时候,妈妈都把灯光调暗,放轻柔的音乐,以后只要进入同样的环境孩子就会犯困。就算孩子大了懂事了,不爱睡觉了,遇到这类环境,孩子的身体也会自然地切换到睡觉模式。建立起这种反射后,只要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孩子的身体就会进入睡眠的准备状态。
心理学小知识 条件反射成习惯
通过建立入睡仪式来建立条件反射,这个方法对不同时期的孩子——如第一反抗期——都是有效的。反过来,已经形成的、长期存在的条件反射就是习惯。
★ 温和,但要坚定;坚定,但要温和
在这个仪式里,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妈妈。
许多人在有自己的孩子后,都决定做一个耐心的家长,绝不随便冲孩子发火,更不打骂孩子。但可能每次午睡时,孩子都要缠着你玩上好久。无论妈妈多么有耐心,讲多少道理,有的孩子都不肯睡,直到妈妈生气了,说:“看妈妈的脸!妈妈生气了!”才哭哭啼啼地去睡觉,且很快就睡着了。你无可奈何:“非得哭才能睡着吗?”这其实是因为妈妈没有在孩子小时候给孩子建立起规律的入睡仪式。等到孩子开始懂事了,意识到“玩比睡觉有意思”后,就会发生上面的情况。结果,孩子的入睡仪式就变成了跟妈妈在床上玩。
妈妈生气了,这时该睡觉了。
做妈妈的一开始不忍心不坚定,实在受不了才板起脸来吓唬孩子,结果让孩子养成了习惯:睡前一定要玩闹,一定要等到妈妈发怒才乖乖睡觉。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语言、语气、方法……都可以是温和的,但是也一定要坚定,坚持。碰上精力旺盛的小朋友,作为家长的你可以这样“对付”他:
首先和孩子说好,晚上九点必须上床。从晚上八点开始,你就去提醒孩子:“还有一个小时该上床了。”八点半提醒一次,差十五分钟九点再提醒一次。到点上床,关灯不许说话。
若孩子想和你聊天,不要理会,只说:“嘘——”
即使想玩手机,为了孩子,也忍住不玩,让房间保持安静。
孩子没办法,小声地自言自语一会儿,自然就睡着了,慢慢就形成了习惯。
妈妈的态度温和又坚定,让孩子没辙。孩子也从妈妈的言行中认识到:妈妈是言而有信的。这样一来,妈妈在孩子的心中更有权威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温和,但要坚定;坚定,但要温和。这关乎我们育儿时的基本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记住,都要秉持。培养孩子入睡时亦如此。
◆ 舒适的睡眠环境
心理学小知识 入睡环境很重要
想让孩子睡得好、睡得沉,就要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舒服的衣服和床。有的孩子,尤其是比较小的孩子,不愿意睡觉其实是因为房间的温度湿度令他不舒服,或者光线太亮,或者光线太暗,又或者睡衣令他身上发痒。
比较小的孩子,还有一个起夜的问题。新生儿和婴儿的睡眠都充满了骚动:活动手脚啦、伸懒腰啦、到处滚啦、发出声音啦,甚至哇哇大哭啦,这时候家长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会把孩子吵醒。
有时候孩子睡觉不老实,爸爸妈妈们能做到不轻举妄动,可家里长辈们对小宝宝过于关注,看到孩子在睡觉时动来动去,还发出奇怪的声音,就会担心“孩子不会是生病了吧”。白天睡觉时,只要一有什么动静,爷爷奶奶就抱起孩子又拍又哄的,结果孩子就养成了晚上总是哭闹,哭着找奶奶找妈妈,非要给抱起来在大人身上睡不可的坏习惯。
习惯很容易养成,改起来可就难了。
因此啊,不要因为你的关心而打断孩子的睡眠,我们都应该学着适时地做一个“懒”家长。在孩子并不需要帮忙的时候,不要帮忙,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和自己完成事情的机会。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训练孩子单独睡
现在的爸爸妈妈都很注意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在自己的婴儿床上睡。有的小宝宝能一直坚持独自睡觉,有的小宝宝比较黏人,到两岁半后小脑袋想的事情多了,就越来越依恋妈妈。
“妈妈不要走。”
“妈妈再讲个故事。”
“妈妈像午睡时一样在我身边睡吧。”
“我想和妈妈一起睡。”
呀,真头疼!怎么才能让孩子自己睡?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睡才合适呢?
分床睡的时机
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睡才合适?每个孩子的时间都不大一样。简单说,当孩子成熟到足以自己睡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睡是最合适的。让孩子独自睡觉,如果能一次成功当然好,如果不行,就需要家长多尝试几次。慢慢地、一点点地做铺垫,给孩子一个接受和准备的时间。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安全感,长大了,够强壮了,想要有自己的空间了……到时候都想独睡的。
这应该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步,充满兴奋、紧张、欣喜。
要说独睡的最佳时机,我个人认为是两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将迎来第一反抗期,第一次开始尝试独立,最想要自己掌控事情。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多问问孩子:“看,哥哥自己睡觉,你呢?”提得多了,铺垫做足了,某一天,孩子就会意想不到地回答你:“好。”
讲了这么多,睡觉可真是个大难题,不过,说到底,这是个时机的问题。
分床睡的方法
小安已经三岁了,爸爸想让他学会自己睡。
“小安,爸爸带你去姐姐家玩。”
从姐姐家回来以后,爸爸跟小安聊天:“小安,姐姐家好玩吧?姐姐有个自己的房间呢。还有自己的小床,自己的桌子,好棒啊。小安想不想要自己的房间呢?想要自己的房间,首先得学会睡自己的小床……”
晚上,爸爸把小安抱到小安的小床上:“你看,你小时候都睡这个床的,还在这个床里玩游戏,你现在要不要坐里面玩一玩呢?不要啊?那好,你先出来。你想把哪个玩具放到小床里呢?”
第二天晚上,爸爸将小安喜欢的几个玩具放在小床里,讲故事、做游戏,吸引小安来看。
第三天晚上,爸爸成功地让小安在自己的小床上玩了半天。
第四天晚上……
一个礼拜后,小安在爸爸的“招安”下,开始睡自己的小床。
小床就放在爸爸妈妈的大床旁边。一开始,小安半夜想要回到爸爸妈妈的大床上。慢慢地,去爸爸妈妈床上的次数越来越少。等到能自己睡小床后,小安自信心爆棚,到处和人说自己会独睡。没过多久,小安得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开心心地“搬”了进去。
心理学小知识 让孩子独睡的窍门
一、做好铺垫,跟孩子商量(给孩子看相关的绘本,带孩子去看看“榜样”,告知可以有什么好处,让孩子和小床熟悉,商量可以跟什么玩具一起睡……);
二、给孩子权力——布置一个自己的房间(摆放什么玩具,如何装饰……);
三、寻求幼儿园的配合(让独睡的小朋友分享一下,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一讲独睡的意义和好处……)。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把习惯建立起来,此时孩子会完全接受你的安排,习惯很容易建立。等到孩子大点儿了、有主观意愿了,就算不愿意睡,但是到了睡觉时间,经过了入睡仪式,身体也已经进入睡眠模式。
等孩子再大点,大到可以听进道理,知道了睡眠对自己的好处和重要性,就完全不用爸爸妈妈操心了。不过,很多家长在第一个阶段没能攻克“建立好习惯”的问题,到了第二个阶段就会焦头烂额,因为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入睡习惯真的很难。孩子心智上的不成熟让你跟他讲不通道理,生理上又没有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习惯,结果是完全的不配合。唯一的出路就是秉持温和坚定的态度,把“革命”进行到底!幸运的话,一路眼泪鼻涕地获得胜利;不幸的话,只好等到第三个阶段,能和孩子讲道理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克服生理上的不规律,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
总而言之,不能着急,要耐心;不要沮丧,要乐观。建立好的睡眠习惯虽然难,但并非不能。
心理学小知识 帮你入睡的技巧
大家都听说过睡觉时数羊能催眠,这里介绍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如果哪位家长心中有事睡不着,在床上烙饼,或者属于明明犯困了但一躺下就清醒的类型,这个方法特别有效:呼气的时候数1,吸气的时候数2,或者反过来也行。数数的同时尽量不要想别的,可以想一想怎样更好地呼吸。一开始你会觉得数来数去还是很清醒,请坚持数下去。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下次有意识的时候你是被尿憋醒或被子被抢走而冻醒的。
“地图”床上画
之前有个小朋友刚入园没多久,总拉裤子,老师有些疑惑,怎么醒着的时候知道尿尿,不知道大便呢?老师觉得太奇怪了!这孩子发育得挺好的,很明白事,语言能力也好,怎么会这样呢?
是不是家里人太疼爱了,所以才一直没做好排便训练呀?是不是因为不想孩子有丁点儿不高兴,所以一直顺其自然呢?跟家长沟通了才知道,原来这小朋友一直戴尿不湿,要上幼儿园了才匆匆决定不再戴尿不湿了。
原来是这样啊!因为有尿不湿这个“省事儿”的工具,很多家长都会忽略孩子在排尿排便上的正常发育过程,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大,地图仍天天画。
◆ 不依赖尿不湿,尽早形成正确的排便习惯
常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因为现在的小朋友从小就穿尿不湿,到现在已经学会说“要尿尿了”,只是睡着时还不能控制大小便,需要戴上尿不湿。拉臭臭也要拉到尿不湿里,就是不肯去坐小马桶。如果想拉臭臭的时候没有尿不湿可以用,孩子就会一直憋着。
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排尿、排便习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学会自主排泄,于是采取美式的育儿方法,随时随地都给孩子套纸尿裤。然而,并不是任何育儿方法都可以拿来就用,文化差异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据说有的美国妈妈会特意给五六岁的大孩子准备纸尿裤,这样孩子就不会在玩需要很强专注力的游戏时还起来上厕所了。难道大家不觉得这种做法已经有溺爱的嫌疑了吗?
在美国,孩子四五岁了还戴纸尿裤都算正常,同伴之间不会有比较,大家都戴纸尿裤,都无所谓。但是在亚洲,比如日本,我们国家,很多老人都知道,差不多从一岁半往后,孩子排泄的生理机能发育成熟了,就可以进行大小便的训练了。
等到上了幼儿园,别人都能自觉大小便,就自己不会,孩子会怎么想呢?一个可以在两岁左右就学会的生理机能,为什么要拖到三岁以后才开始学呢?
经常尿裤子、尿床的孩子会产生较多的羞耻感,认为自己很无能或者不如同伴。研究表明,经常尿裤子的孩子比不尿裤子的孩子自信程度低,往往易形成胆小、害羞的性格。
心理学小知识 弗洛伊德的“肛欲期”
成人给幼儿进行排便训练时,幼儿可以通过排便表达服从,而憋着时则表达不肯屈服。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对孩子大小便的训练过于严厉,容易让孩子紧张、心理压力大,孩子可能会对排便过于在意,造成便秘(孩子生怕做了错误的排泄,所以宁可憋着不排泄);也有可能因为压力太大导致节律紊乱,难以控制自己的排便。这样的孩子以后容易形成谨小慎微、追求完美的控制型人格。
◆ 正确的训练过程
子昂妈妈有两个孩子,子昂是第二个孩子。子昂妈妈说,有老大的时候,她也很担心,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孩子的屎呀尿呀,她知道要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却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后来在婆婆和妈妈的帮助下,这一训练居然进行得很顺利,孩子成功地学会了大小便。回过头看,整个过程都水到渠成,子昂妈妈觉得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了。
现在,子昂妈妈已经可以独自对子昂进行排便训练了。
“我都不知道可以总结什么经验,其实就是顺着孩子来,特别自然的一件事。”子昂妈妈说。
“我们一开始也是戴纸尿裤,后来能观察到孩子大便的信号了,就不戴了。”子昂妈妈说。平时照顾孩子多了,就能发现孩子快要上厕所时会有什么反应。孩子小的时候看不出来,因为放个屁都能带出大便。等到孩子大了,能拉成形的大便时,孩子在大便前表情就会有变化。“我家大宝和二宝在要大便时眼神都会发直,二宝还会把拳头攥起来。”所以每次一看到孩子眼神直了,妈妈就知道孩子正在使劲儿呢。这时候,子昂妈妈就赶紧把孩子抱起来,脱下纸尿裤,给孩子“把着”。
“大便比小便要简单多了。大便次数少,小便次数多,小便还难以观察。”子昂妈妈说。尽管能及时地发觉孩子大便,但因为没有摘纸尿裤,只是省了每次孩子把屎拉到裤子里的苦。不过,孩子慢慢也开始习惯在大便的时候让大人“把”。这时候,子昂妈妈就会在早晨或者晚上,或者在子昂刚刚放了很多屁以后,主动问子昂:“孩子,想不想大便?”然后给子昂把一会儿。
“把着孩子的时候,我会让另一个人来帮我看一看。如果孩子有大便,这会儿能拉出来,孩子的肛门会张开。要是紧闭着,就算了,等等再说。”
“再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每次问子昂‘想不想大便’,子昂就会回答想或者不想。如果说想,我们就给他抱到马桶上去。给他买了一个小孩用的马桶垫,很舒服,很好看,他也非常喜欢。在这之前子昂已经不戴纸尿裤了,也学会了小便。一开始,每隔一小时左右就把他拉到厕所让他尿尿,但尽管如此,有时他也会尿一点到裤子上。慢慢地他不尿到裤子上了,再后来,到时间再拉他去尿尿,他会说‘不尿呢’,于是我们就等等再问他……再后来他学会自己主动说要尿尿了。”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发现:
训练孩子排便时,忽视不好的行为,夸奖、强化好的行为。
孩子排便失败,千万不要指责孩子。如果孩子生理方面的能力还没成熟,指责也没有用。如果孩子正在学习控制,指责只会让孩子慌了手脚,要么因为过于紧张而失控,要么控制过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排泄不仅仅和生理上的发展有关,也和人自控力的发展有关。如果对孩子这方面要求过多,孩子以后容易过于自控,变得追求完美、小心谨慎,乃至神经质。
本来学习排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更有控制力,进而获得自信和控制感,是件大好事,可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给孩子带来紧张、压抑、自卑的坏事。
关于大小便的注意事项,我们总结如下:
※孩子年纪小,玩起来经常忘了上厕所。如果孩子还不会主动说尿尿,请记得带孩子去厕所,间隔时间依孩子的能力而定。如果孩子已经可以主动尿尿,请记得提醒孩子上厕所,但是切忌没完没了地提醒,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经常看到孩子正在专注地搭积木玩汽车看图书,老人一个劲儿地问“要不要尿尿”。孩子玩得开心不理老人,老人就锲而不舍地问。旁边的妈妈看了很无语:“不是半小时前刚尿过吗?还没尿呢。”
※有的孩子因为玩得高兴而忘记上厕所,有的孩子则嫌上厕所麻烦不愿上厕所,家长应注意给孩子一个愉快而“不麻烦”的上厕所氛围。
※有的孩子初到幼儿园常会因为不适应环境,不敢上厕所,想大小便了也不跟老师说。家长应经常和老师交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
※年龄稍大的女孩子,如果已经学会自己大小便,家长就应该开始教孩子在小便后擦屁股了。
◆ 夜里尿尿怎么办
孩子如果能在清醒的时候自己提出尿尿和便便,在午睡时不尿床,那么离晚上睡觉不尿床就不远了。和之前一样,爸爸妈妈要顺着孩子的生理发育节奏来。当孩子可以控制大小便,爸妈就要开始鼓励、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泄习惯,千万不要放任不管,以为等到孩子足够大的时候自然就会了——如果不能及时地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就会养成坏习惯,再纠正起来可就难了。家长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帮助孩子:
※睡觉前一定要让孩子上厕所,睡前一个小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吃水果或喝太多的水。
※别忘了要让孩子知道睡觉时应该憋尿!如果家长老是用一种特别随便的态度看待孩子尿床这件事,孩子也不介意随便尿尿了。早晨起来,要是发现尿布里的尿很少甚至没有,或者孩子没有尿床,一定要大力表扬孩子。
※如果孩子经常说:“妈妈,我要尿尿!”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孩子也会在夜里睡梦中说:“妈妈,我要尿尿!”因为白天的憋尿已经形成习惯了嘛,不想再躺着尿了。这正是帮助孩子能力飞跃的大好时机,请一定叫醒孩子,让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要在正确的地方上厕所,而不是迷迷糊糊地尿在床上,这样才能帮孩子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相反,如果家长见孩子睡得蒙蒙眬眬,就让孩子平卧着排尿,孩子的“小弟弟”被碰到便会形成反射尿出来,以后有可能更容易尿床。
※如果孩子已经学会控制大小便了,最近又开始尿床。首先要找一下原因。是因为睡前过于兴奋,还是水喝得太多?还是精神紧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孩子能力的发展像一条忽上忽下的曲线,是在反复中前进的,有时出现退化,过段时间又会恢复过来。不管能力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家长一定要态度平和,淡然处之。
※如果有兴趣,或者有需要,爸爸妈妈也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膀胱功能。
首先要督促孩子白天多饮水,然后尽量延长孩子两次排尿间隔的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或者鼓励孩子在排尿时中断排尿,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别看宝宝小,“怪癖”可不少
现在的妈妈们都很注意了,不给孩子用任何安抚奶嘴类的东西,就怕孩子形成什么不好的口腔习惯。但孩子们到了一定的阶段,爱吃手等怪癖就拦也拦不住地出现了,有的虽然不吃手,但随便拿起什么东西都放嘴里,什么袖子边呀、绳子呀,甚至喝酸奶用的吸管也一直叼在嘴里嚼呀嚼……
◆ 吃手的问题
好多孩子都有吃手的“癖好”。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癖好,只不过程度深浅不同,吃的对象不同。
有一个小姑娘,四岁了,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放到嘴里。虽然她已经很懂事了,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吃、很脏,她也不会吃进去,但就像小婴儿用嘴来探索世界一样,她会忍不住把手上拿到的玩意儿放到嘴里。如果是好吃的,那肯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小姑娘的妈妈非常担心,怀疑自己的孩子有不正常的旺盛食欲。
有一个小男孩,各方面都让家长和老师满意,好得简直没得挑。但是只要坐下来学点什么东西,他就要把衣服上可以够到的地方含在嘴里,整个濡湿。
还有一个小男孩,从来不吃手,也没有乱啃东西、乱含东西的习惯。但只要闲下来,他就会用门牙咬下嘴唇,把下嘴唇含在嘴里,还动啊动的。
如果孩子忙起来,不感到无聊的话,你几乎看不到上述这些行为。所以不要担心,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就是闲的。
还有一些孩子确实有“癖好”,或者说,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原因一
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和主要抚养人的关系很好,孩子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得到了满足,或者孩子对亲密关系的需要没有被过多满足,那么就不会有问题。再看下一个可能的原因。
原因二
是否在孩子婴儿(口唇)期时,没让孩子充分地用嘴探索世界。如果将婴儿可以拿到的东西都换成安全干净的,从没制止婴儿往嘴里放东西,那么就可以排除这个原因,找其他的原因。
原因三
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规律性行为,也就是阻碍习惯的形成。孩子睡觉时无意中把手放到嘴里,发现这样很舒服,就经常这样做。如果家长没有及时中断或阻止孩子的这一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睡觉含手的习惯。
要帮孩子改掉吃手的习惯很简单,就是让他忙起来。比如,看到他吃手时,马上带他去做一些需要动手的活动。记住,你越不想让孩子怎么样,就越不要说出来。尽量不要用语言去制止孩子,与其说“不许吃手”,不如说“把手拿下来”,后者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 依恋物
亮亮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给他带上了他最心爱的小毯子。大概从一岁开始,亮亮就“爱上了”经常陪伴在他身边的小抱毯。柔软的小毯子让亮亮感觉舒适又温暖,就像妈妈的怀抱。大一些后,亮亮走到哪里都会带小毯子。妈妈没办法,就又买了两条一样的,给他换着用。依恋物的出现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孩子自己找到的一种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这和之前提到的吃手、咬嘴的行为没什么两样,都是因为“无聊”“孤独”,想要获得依靠。有时候甚至只是单纯的习惯,而且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培养起来的。比如,经常给孩子用同一个床上用品(枕头、被子),经常用同一个小玩具陪伴孩子入睡,当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时经常用同一件东西来安抚孩子。
如果孩子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需要依恋物,情绪、行为都很正常,家长就不用对此进行干涉,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如果孩子和依恋物形影不离,不能舍弃依恋物,甚至有依恋物时才能正常生活,一旦与依恋物分离就哭闹不止、焦躁不安,那就说明你需要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了,多陪孩子玩耍、出游,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亲子阅读。
◆ 幼儿的自慰
还有一种“怪癖”,会让爸爸妈妈小尴尬、小脸红,那就是幼儿的自慰行为。
阿伦三岁多,活泼开朗又精力旺盛,每次睡觉前都会在床上蹦蹦跳跳地玩闹一番。妈妈宣布到睡觉的时间了,阿伦这才躺下。只见阿伦两腿夹得紧紧的,全身绷着劲儿,小脸憋得通红。过了一会儿,突然放松了。再过一会儿,睡着了。
小爱五岁了。妈妈发现最近她睡觉的时候会偷偷钻到被窝里不知道干什么,等下再看就是满头大汗。妈妈观察了一段时间,大吃一惊:“啊,难道是传说中的幼儿自慰吗?”
好多孩子在睡觉前都有自慰行为,这说明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达到了新阶段。继婴儿期的手、脚,幼儿期的躯干胳膊腿,现在孩子们又发现了一块新领域,原来还有这样的感觉!这感觉很舒服,能让他们睡好觉。
当然,也有好多孩子是躺在床上睡不着,无聊,于是就开始……
幼儿自慰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行为。家长不用紧张,也不用过多干涉,只要分析原因做好应对就行:
※◆有些小一点的孩子是因为外生殖器感染、瘙痒,或者衣服不合适,比如衣裤太紧或对衣物过敏,养成了自慰的习惯。如果是这种情况,首先要把外部原因给解决掉,然后采用之前提到的方法。
※◆如果孩子自慰的频率不高,就装不知道,对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进行一些幼儿性教育;频率较高的话,则用一些温柔的方法来阻止。比如,让孩子做一些事,使他不得不腾出手,或者用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好玩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因为睡不着,觉得无聊才自慰的,那么就想办法改进孩子的入睡习惯。由于孩子觉得这件事是秘密,不会当着家长的面做,家长也可以坐在床边陪孩子入睡。
宝宝“长大了”,凡事都要“自己来”
很多家长叹气,怎么自己教出来的孩子一点也不独立?都要上小学了还要妈妈帮忙系鞋带,学校里自己的课桌永远乱糟糟的不会收拾、都十几岁了还常常迷路……
孩子一点也不独立,不能全怪在孩子头上,家长要回忆一下,是否在孩子两三岁的阶段没有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 适时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群小朋友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耍。
有个头发卷卷的小姑娘,看起来大概两岁多,跑着跑着鞋掉了。小姑娘一屁股坐到地上,自己嘿哟嘿哟地穿起来。旁边一个奶奶看见了,想帮忙。
“我自己来!”小姑娘着急地喊,抱着小脚和鞋子往旁边躲。小姑娘的妈妈赶紧过来,笑着跟老奶奶说:“没事儿,您甭管她。她自己会!可行了!”
据说后来上幼儿园,这个小姑娘还把厕所里面的拖布拿出来拖地呢,回家后还得意扬扬地和妈妈说,自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孩子第一次要求“自己来”,我们就让他自己来,并且要不断地鼓舞、赞许他。就这样,非常简单,孩子就能成为一个独立能干的人。
真的非常简单,但能做到的家长和孩子却不多。
据一位幼儿园老师说,她们园里面每班只有三四个这样的孩子,占全班人数的15%左右。
这还涉及一个时机的问题。
孩子的能力和意愿是不成比例的。孩子愿意去做某件事,却很难把事情做好。结果,很多家长就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做,觉得“完事我还得收拾,还不如我直接干了呢”。要么就是孩子半天也做不好,家长没有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孩子受到了挫折,以后就不想尝试了。
错过了自己做的时机,本该自己做的事别人给做了,慢慢孩子就养成了把自己该做的事推给别人做的习惯。
等到孩子大了,家长又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也挺委屈的。
◆ 培养孩子快乐做家务的习惯
除了自己吃饭、自己穿鞋、自己上厕所,两三岁甚至一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干家务活了。
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干家务活就像做游戏一样好玩。他们对大人做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乐于模仿大人。这时候让他们去干,去探索,家务活就与愉快的体验联结在一起,孩子很容易养成自己动手做家务的好习惯。
彬彬很小的时候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给他吃完牛肉干,他会主动把你手里的包装纸拿来,扔到垃圾桶里去。大家纷纷为他叫好,他更加得意,下次还会这样做。
大多数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把东西简单地分类、配对,捡起地上的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学大人的样子扫地(孩子都特别爱拖把)等。另外,很多跑腿的工作孩子也愿意做,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请帮我把遥控器拿来。”“请给妈妈拿一个饼干,妈妈离得比较远。”甚至说:“要玩汽车?汽车放在哪里的?哦,在那里,那你去拿吧。你能帮我拿来,真好,谢谢你!”
当孩子感到被人依靠、被人需要,感到自己有能力时,他们会获得很多自信和快乐。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些“任务”,完成任务需要的能力最好比孩子的智力和体能水平要高一点点的,而且任务最好有趣味性。比如:
※收拾玩具的时候进行点名,要求孩子“请给我所有黄色的玩具”或者“请给我所有圆形的玩具”。
※在孩子做事时,大声数数、读秒:“我看谁最快,1、2……”“看看你能不能在10秒内做完,1、2……”可以故意延长时间,让孩子在规定时间里超额完成,夸奖他一下。
※让孩子浇花、洗瓶子、洗水果……所有和水有关的劳动小孩子都爱死了!
自己动手、自己做家务、帮助家长干活,这些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自己长大了,觉得自己能帮助别人。愉悦元素的积累会使孩子在长大后依旧乐此不疲地做这些事,好的习惯就这样建立了。
心理学小知识 爱干家务的孩子发展会更好
哈佛大学的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用你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言传身教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方式。一位爸爸曾向我感慨:“没有这样成长过的家长要想教好孩子,要清空经验从零学起。”在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时,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需要注意:
※别给孩子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任务。如果是他自己要求的,家长可以适时地帮忙。
※别忘了家长要参与整个过程,有时候是帮助孩子,有时候是鼓舞孩子,有时候是陪伴孩子,有时候做和孩子同等的“家务工作者”。
※在孩子第一次主动要求做什么事情前,通常他已经观察这件事很久了,但如果是孩子没接触过的事,请给孩子做详细的示范。
※如果孩子没按你教的方法来做,请耐心观察,不干预。有时候孩子探索到的可能比你教的还好呢。
※每次都要求孩子把事情做完,但不要求做完美。鼓励永远比打压有用。
※别忘了给孩子准备合适的工具。在蒙台梭利的教具中,特意为孩子们准备孩子尺寸的扫帚、簸箕。做家务比你想象的更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敏捷、耐心,以及统筹管理的能力。
※家长本身也要热爱劳动,可别教育孩子一套,自己做另一套。
※千万别在孩子面前抱怨家务琐碎、辛劳!
◆ 对孩子做的事情,奖惩要谨慎
可以做一个光荣板,每次孩子做家务都贴个贴纸上去,或者在上面画个星星,让孩子直观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但是千万别拿这个光荣板来惩罚孩子,例如不听话就不贴、摘掉已经贴上的。也尽量不用这个来奖励孩子,例如攒够多少就给什么东西。
心理学小知识 物质奖励会起反作用
【实验】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大学生作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一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却很少,说明被试的兴趣和努力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上,说明他们的兴趣与努力程度在增强。
【分析】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上述实验还有个“民间”版:有个老头有个很大的后院,院里堆满了东西,被孩子们当成游乐场。每天都有很多孩子来院子里玩,格外吵闹。有一天,老头来到后院,对孩子们说:“你们发出很多声音,让我觉得有活力真好,为此,我要奖励你们每人五十美分!”孩子们都乐坏了。过几天老头又来了,又对孩子们进行了“奖励”,每人三十美分。孩子们看钱少了,闹得就没那么起劲了。再过几天老头又给了孩子们“奖励”,“奖金”比之前的还少。最后,老头不给钱了。孩子们纷纷说:“没意思,再吵闹也没钱,不玩了。”便作鸟兽散。
一个凡事喜欢自己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勤劳”“勤奋”“热爱劳动”的人,关键是他们能从劳动中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