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598500000368

第368章 6 记者职业病

第二十章6 记者职业病

胃病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一个非常风光的职业,他们闯荡世界,出入各种场所,被称为“无冕之王”,但他们的健康却隐藏着诸多隐患。

近日,中国医生协会发布的一项针对北京1182名记者的身体状况调查结果称,身体完全健康的仅28人,占参与体检人数的2.37%。而在被检查出的多种疾病中,胃病已成为“职业通病”。

记者们通常采取的“静坐”工作方式并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使胃肠道缺乏必要的调节。有的表现为厌食、嗳气、恶心,有的表现为腹胀、腹部隐痛、肠鸣、排气增多、排便不正常等,在医学上称为肠激惹综合征。

对策:

少食易产气、多脂肪的食品,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味道浓烈的调味品。以便秘为主要症状者宜进食多纤维蔬菜或麦麸。

定时活动身体和休息。休息时可顺时针按摩腹部。

尽可能地定期休假,避免长期超强负荷工作的危害。

心肌劳损

专家表示,消化系统疾病、眼部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在记者中发病率极高。

有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的高达28%,包括心肌劳损、高血压、冠心病等,年龄最小的高血压患者仅30岁,所有体检项目全部合格的仅为19.8%。

“心肌劳损”系一个心电图诊断术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所谓心肌劳损是指在某些诱因(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下,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从而导致心肌受损。

对策:

改变工作、生活方式:如调整心态,适当锻炼,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及带壳的海鲜,控制血脂,减轻体重等。同时,建议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确定病因(比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等),然后再确定服用什么药物治疗。

夜餐综合征

随着工作的紧张、都市夜生活的兴起,“夜餐综合征”正向记者群体悄然袭来,其主要表现是:夜餐量增加,进餐时间拉长以致出现失眠、健忘、不思早餐、身体逐渐发胖等症状,时间长了会导致许多疾病。原因就是人体夜间胰岛素分泌较多,即使是同等量的进食,夜间都消化较完全,合成中性脂肪较多,故容易发胖,易引起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对策:

专家提醒,“6点晚餐、8点夜宵、10点睡觉”才是最科学的晚餐餐饮作息方式。

要想防止夜餐综合征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进夜宵。如果是因为工作的需要非进夜宵不可时,在餐桌上应该选择清淡、多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

可吃深色叶菜及豆类植物、鱼、红肉、谷物、牛奶、乳酪等,但量不要大。工作到半夜再次感觉到饥饿时,喝些适量的牛奶,或是吃个煮鸡蛋和半个水果。

同时,适当增加豆制品和鱼类的摄入量。

饮酒要限量,少许酒可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选择红葡萄酒最为适宜。劝酒、嗜酒和醉酒都不利健康。另外,最好最后吃一点米饭。饭后不提倡饮茶、吸烟,因为茶中鞣酸会阻碍食物中钙、铁的吸收。

盒饭综合征

工作节奏的加快,使记者群体越来越多地依赖盒饭,这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众多隐患。

一些人吃盒饭不久,便诉说上了火,或多或少出现了咽痛口臭、口腔溃疡或起血泡、牙痛、痰多、腹胀、便秘、尿黄、痔疮出血以至烦躁多梦等“盒饭综合征”症状。究其原因,是对食品原料的采集、加工、烹调、销售、保管过于随意,常用浓重辛辣的调味品调配菜肴,还对欠新鲜的肉食给予油炸。

对策:

1.避免正餐均吃盒饭。

2.不时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尤其是在进食煎炸熏烤食品之后,多吃些蔬菜。

3.服用凉茶或消热解毒类中药,亦可饮绿茶。

4.力求大便畅通,缩短粪便在体内的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