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味明朝
5956200000008

第8章 成祖功绩

靖难之役之后,朱棣终于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最初几年,全国局势严峻,人心不稳。朱棣以他独特的政治手腕,以镇压和怀柔双管齐下的政策,在严厉打击怀有反抗之心的前朝大臣同时,也对跟随他“靖难”夺位中立下功劳的文臣武将,都给予充分的优待;追封战死的将士。对能真心归附的前朝臣,也都给予量才施用。当然朱棣很清楚自己是藩王起兵夺取皇权,深知藩王拥兵过重,对中央的威胁。但最初,他为稳定局势,还是恢复了周、齐、代、岷四位亲王的封号。但很快又找了些借口,逼他们他们把兵权上缴。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并能更加有效地域外寇入侵。深思熟虑后,决定迁都北平。北平是朱棣发家的地方,势力根深蒂固。而且附近城市就屯有重兵。天子居中坐阵,内忧外患都不足为虑。

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北京宫殿,改造北平城。至乐十九年(1421)春,正式迁都。首都南京为留都,并称南北两直隶。成祖在位期间政通人和,社会得到了很大发展。以下列举其几项政绩加以说明。

永乐大钟

2000年这个世纪之交的春节到来了,一百零八下雄浑有力的钟声响彻北京夜空,敲响了新世纪的希望。这一百零八下钟声和人们的欢呼新世纪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满怀着人们对新世纪的美好期待。而奏响这一百零八下钟声的就是有着580年历史,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的永乐大钟。

在我国古代,钟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雅乐的编钟,另一类是用于钟楼和寺庙的圆形钟。钟是我国古代权利的一种象征,它的制作工艺也被发展到了世界之最。特别是铸造大钟的技艺更堪称一绝,而永乐大钟正是我古代铸钟工艺的颠峰之作。它被后人称为世之瑰宝、国之重器。

它高6.75米,重46.5吨,最大直径3.3米,经测量,钟腰最薄处为94毫米,钟唇最厚处为185毫米。钟体上下遍布了23万字的佛经铭文。造型精美,形体宏伟,在历经了580多年风风雨雨之后,大钟依然保存完好,没有任何锈蚀。至今仍音响圆润宏亮,延绵不绝,仅余音就可持续3分钟之久,远在四、五公里之外都清晰可辨。用这样一口大钟的钟声作为新年的祝福,是最能表达人们的心愿的了。

永乐大钟铸造于明永乐年间,也就是公元1420年前后。当时明成祖朱棣下令把都城从南京迁往了北京,为此他命人修紫禁城、建天坛,铸造永乐大钟。紫禁城供皇帝的饮食起居和处理朝政,天坛则是用于祭祀,而铸造大钟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秦始皇统一六国,收缴天下兵器,铸成了六口朝钟来庆贺秦朝建立的说法,那么,铸造永乐大钟是不是也是用来庆贺的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据后人推测明成祖朱棣对自己抢夺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江山始终心有不安。于是他就派了自己的两个心腹,太监郑和与和尚道衍分头行事,希望能够得到舆论的支持。于是郑和七下西洋,让南洋诸国无不臣服于大明。而道衍则奉命铸造永乐大钟,想通过铸佛钟来超度死去将士的亡灵,并假借佛祖之名为自己篡位找到合理的解释。

因为此次铸钟是永乐帝推行佛教治国的象征,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胜任。接旨后的道衍,深感责任重大,他立即开始广招天下能工巧匠,商议如何铸造这口举世无双的大钟。工匠们经过反复试验,决定采用地坑陶范法铸造。首先在地上挖出深坑,制作钟模。然后,几十座铜炉的铜水一起浇铸,大钟一次铸成,这样一来才能音质优美。而且钟身铸满了阳文楷书、佛教经咒22万7千多字,字体工整、坚韧。相传全部为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书。

每当重大法事必击钟10余下。永乐大钟,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铸造工艺、第一流的声学特性,代表着我国古代在冶炼铸造、声学等方面的技术已达到极高的成就,被称为“古代钟王”。其上铸就的灿烂辉煌的书法艺术和佛教艺术,更是驰名中外,为无数学者专家所关注。

修编《永乐大典》

明成祖尚武,依靠武力夺取了侄儿的江山,之后又热衷于兴兵北伐蒙古,一生战功赫赫。但他同样也十分注重文治,宏扬学术。永乐元年,明成祖刚刚等上帝位就命才子解缙天下书籍合编为一书。

谢缙深知这个任务意义重大。他根据原藏在南京文渊阁,自五代十国一直到明初,五百多年来累积收藏的“中秘藏书”,按照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的顺序整理,合并为一书,在永乐二年十一月呈献给明成祖。明成祖看了很高兴,赐书名为“文献大成”。但成祖并不满足,他想天下书籍全集齐,就加派姚广孝为监修,又命王景、湖俨等人为总裁,协助谢缙编书。并诏告天下,让所有的学者都来参与编辑工作,再命国子监及外郡学生员担任缮写工作,总共动用了两千多人,来进行这项目前无古人的修订工作。不眠不休赶了三年,到永乐五年,终于大功告成,全书共有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共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大册,命名为《永乐大典》。

全书按《洪武正韵》的韵目编排,以韵统字,以字系事。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手录了先秦至明初的8000余种古书资料。书籍一旦选定,不许在做任意删节涂改,必须按原书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编、整段分类编入。这方法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很少利用。

有人说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为中国空前的百科全书。其实不太恰当。百科全书是一种包括各种知识,分门别类,依一定的顺序排列、用简明文字记载的一种各科辞典的书。但是永乐大典是讲到某一类别,就必须要将所涉及的书籍及全部内容编入。从这个意义上讲,永乐大典是一个完备的书库,而并非是某种工具书。

郑和七下西洋

16世纪航海家哥伦布发现北美洲后,人类历史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一块块的未知地域人发现:南美洲、非洲、澳洲及南极洲……,这一时期被称作大航海时代,冒险家带着他们的梦想用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甚至生命去换取一个个地图上的新地名和那无可比拟光荣。而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一百多年前,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手下的内宦郑和就已经开始了伟大的航海之旅。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生于1371年。1382年,家乡发生战乱受到了株连,被明军掳进宫中当了内宦,后又来到燕王府,成为朱棣的身边的侍卫。关印度洋沿岸各国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南亚各国家则信仰佛教,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懂航海,又担任内宫大太监,所以明成祖就任命他担任正使,率船队出海。

郑和七次下西洋航海,自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开始,到宣德八年(1433年)终结,总共历经28年,这其间大明已经更替了三代皇帝。七下西洋是一件规模庞大的壮举,必须要具备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发达的造船工艺。但仅仅这些还不够,郑和出海的政治动机,和说涉及的皇室的利益有是什么呢,在这一点上一直存在这较大争议。

总结起来郑和七次西洋总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首先是巩固皇方面,当初南京攻克后建文帝不知去向,有传言说他流逃亡海外,所以有学者推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搜寻失踪的建文帝。其次在外交威摄方面,西洋各个小国看着郑和庞大的船队及数万兵士,浩浩荡荡进入其海域,当然心惊但颤。所以“耀武扬威”,也是永乐皇帝派郑和下西洋之主要。第三在经济贸易方面,西洋诸国对明朝出产之陶瓷、丝绸、茶叶都极喜爱,郑和西下之官船也满载着这些货品运往海外。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也会为宫廷买或交换很多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促进各国之间的通商贸易。

1405年六月,郑和率领2.9万余人驾驭着62艘大海船乘风破浪,由苏州刘家河出发,开始了第一次出使南洋。当时船队里最大的宝贝船长达100多米,宽也有几十米,容纳千人以上,船上配备着精确的航海图、罗盘针。当时使用的罗盘针分度精确,具备辅助计算的功能,按照一定的方向和度数航行,就可以测出航行的距离。同时这种罗盘针夜间还可以定位星辰,依靠星座位置确定方向,集中体现了中国造船业和航海业的发达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此次航行于1407年九月满载而归。之后,他又分别于1407年九月至1409年七月、1409年十月至1411年七月、1413年至1415年、1417年五月至1419年八月、1421年正月至1422年八月、1430年六月至1433年七月率船队远航。

28年间,郑和累计航程10万余里,访问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中国至红海、东非国际航道,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为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拉开序章。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出海,比后来著名航海家哥伦布早87年,比达迦马早92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了: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阿鲁、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印度、伊朗、红海亚丁、索马里、沙特阿拉伯国。每到一国,郑和都会表示出大明王朝睦邻友好的诚意,这些也都国家热情的欢迎和接待郑和,不少国家还派出使者随郑去中国拜见明成祖。郑和七下西洋,开通了一条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北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孙中山先生称郑和完成了“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

时至今日,印尼中部、泰国、斯里兰卡等地,还都完好保存着纪念郑和的三保庙、三保塔等遗址。为了纪念郑和开拓南海诸岛的功绩,南沙群岛中的团沙群岛命名为郑和群礁。郑和于1433年逝世,墓葬于南京牛首山,陵墓下有28级台阶,象征着郑和航海的前后28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