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味明朝
5956200000005

第5章 名臣良将

在中国封建社会,臣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和被统治者百姓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臣对君来说,是“事君之吏”,是为皇帝分忧。尤其是一代开国之君身边更要有一群名臣良将才能成就霸业。那么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一班文武大臣们又有怎样的风采呢?

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朱元璋比喻他为韩信,可见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自幼相识,同为贫苦出身。他的童年也非常困苦,正是这样的生活锻炼了他的品格,磨练了他的意志。在朱元璋与各股割据势力对抗、推翻元朝统治和稳固大明江山的过程中,徐达作为最高军事统帅,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身经百战,功绩显赫,史书上称他“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意思就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担当起了明朝江山创立时的中流砥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武将第一人。

在朱元璋借机会回乡招兵买马的时候,徐达得知这个消息,毅然从军,时年22岁,跟随朱元璋,戎马一生。

徐达对朱元璋可以说忠心耿耿,在听说朱元璋因误会被一个将领的部下扣留时,他自愿出来替代朱元璋做人质,以便朱元璋能脱身出面出调查调解。后来误会得以澄清,这场危机才算平定下来。而在这次事变中徐达的胆识,气魄更为朱元璋所欣赏,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之后徐达随从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夺取集庆(今南京)作为政权根据地。后来又马不停蹄的率领部队部攻占镇江等地,横扫江东,为朱元璋安稳做定应天付出了犬马之劳,后来被册封为淮兴翼统军元帅,在鄱阳湖之战大败陈友谅军,在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接着又挥军北伐攻克大都(今北京),随着他的入驻大都,元朝也灭亡了。到了明朝初年,他又多次带兵远征,深入不毛之地,戍守边疆,一生之中战功无数。

虽然徐达位极人臣,战功显赫,但也没有逃脱“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历史轮回。

刘伯温曾经借下棋的机会暗示过他,但是他没有在意,认为这事情不会在他和朱元璋之间发生,可惜他忘记了,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是那个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小和尚了。刘伯温见徐达不知自己暗中的奉劝之意,也只能摇头叹息。

后来徐达得了背疽症,民间传说不能吃烧鹅,但朱元璋却故意派人送来了烧鹅给徐达吃,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赐死。徐达看到烧鹅感慨万分,无奈含泪吃了烧鹅,不久就发病而死。

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回族人,安徽怀远人。他身材魁梧,性格沉着果敢,双臂修长善于骑射。公元1355年春在和阳加入到朱元璋起义军中。他和徐达一起,成为朱元璋的左榜右臂,徐达是一个帅才,有智谋,有战略眼光。而常遇春则是典型的将才,他有猛张飞之勇,作战身先士卒,怒目就可威震敌胆。有人将明朝的统一大业,概括为南下、西征、东取和北伐这四个大阶段,这所有的阶段常遇春从始到终,大小战役,没有一仗没有参加的,他带兵以勇猛顽强,无坚不摧而著称。自称能以十万大家横扫天下,军中将士戏称他为“常十万”。

常遇春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无人能与之相媲美的一代猛将,相传他常自己带兵突进,搅乱敌人的布阵,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敢孤身潜入元军统治的地区打探消息。朱元璋挥师北伐向元朝发起总攻之时,军事要塞太原成为战役的焦点。但由于太原在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元军利用这样一个屏障,以逸待劳,固守不出。西征大将军常遇春担任这次任务的先锋,在几次叫阵不出之后,他为了解守敌详情,甘冒奇险,妆扮成樵夫,混进太原城查探情报。不料半路走露了风声,刚一进城,就被元军事先埋伏好的士兵四面包抄,陷入重围。就在这万分危机并且身边没有随从的情况下,他还是杀开一条血路,逃进了城墙旁的一个小巷里。由于城中居民对元朝怨气很深,在一位孤寡老妇人柳氏的帮助下,令常遇春逃过一劫。获救之后,常遇春为了感激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折断了院子柳树上的一枝,对柳氏说道:“老人家,这里马上就要成为战场了,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免会有所误伤,您就把这根柳条插在门上,以保证您的安全吧。”几日之后,他率领军队攻破太原城。柳氏眼见战火连天,害怕街坊四邻遭受劫难,就挨家挨户,告诉街坊四邻,让大家都把柳枝插在门口。常遇春回到营中之后,命令士兵对门口插柳条的住户要小心保护,秋毫无犯。后来,人们为纪念柳氏和常遇春的恩德,也为了庆祝太原的光复,就家家在门前种上一棵柳树,渐渐绿柳成荫。这条小巷就远近闻名,后来人们都把它改名为“柳巷”了。

刘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出生在南田武阳(浙江文成县),相传他得到高人传授技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用兵打仗也是犹如神助,总能在危难之际,想出化解的妙计。朱元璋成就霸业,他功不可没。民间的老百姓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常拿他和诸葛亮一起,比做智慧的化身。

他的一生,大约可以以五十岁那年为分界线:五十岁之前效力于元朝;五十岁之后扶佐朱元璋。他在23岁那年就高中进士,做了江西高安县丞,后来有晋升为江浙儒学副提举,由于他嫉恶如仇,曾几次三番上书弹劾御史失职的事情,都被御史大臣阻挠回去,刘基激愤之下失去了对朝廷的信心,辞职还乡。隐居临安,每天纵酒高歌,泛舟西湖,以抒发心中忧愤。

朱元璋率起义军南下,攻占金华、处州等地后。得知刘基才能出众,再三邀请,刘基应召出山,这些上面已经叙述,这里就不在重复。同年六月,陈友谅大军30万攻克太平,利用水军威胁应天府。朱元璋帐内一时出现了主战和投降两种意见,有人说应该保存实力撤退,而有人却说要和他们决一死战,争吵不休,让朱元璋一时也很难做决定。刘伯温什么话也不说,朱元璋见他有些反常,就把他请到内室,想听听他的意见。刘伯温进了内室,激动地说:“主张投降和逃跑的都应该斩守!”他又解释说:“陈友谅为人骄纵轻敌,应当诱敌深入之后再给予敌人致命一击。这正是称霸天下,成就帝王大业的绝佳机会啊,怎么能够放弃呢。”

朱元璋正是听从了刘伯温的意见,才命部下佯装里应外合,打败陈友谅主力军。改变了当时群雄争霸的局势,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奠定了下一步扩展全国的基础。

刘基为人性格刚直,不会敷衍趋势,更不会以自己的好恶来影响对局势的判断。朱元璋打算撤换李善长相位,本来李善长处处为难刘基,这是一个扳倒李善长的好机会,但是刘基还是秉公论事,说李善长能调和诸将,换相这样的大事必须慎重。虽然替李善长说了话,但是也没能阻止朱元璋,李善长最后还是离任了。朱元璋又想任命刘基的好友杨宪为相,刘基认为杨宪虽有才干,但气量狭小,不能担任丞相的职务。

刘基还博览群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他的作品对后世留下了很大影响。

刘基对历代帝王功成名就之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他将朱元璋扶上大宝之后,隐退下来,最终得以保全,没有像其他功臣名将一样“意外”身亡。

点评:

元末社会危机重重,群雄并起,海内豪杰之士,均有夺取争夺天下的野心。早期的朱元璋与其他草莽英雄并无不同,首先求得安身立命令,再此基础上求取富贵。但他开始重用起读书人之后,他的胸襟就开阔起来,眼光更加长远。

中国历代开国帝王大都出身显赫,以贫民身份起家的唯有朱元璋跟刘邦二人。他们都因知人善用而夺取天下,后人也常将李善长、徐达、刘基,与汉朝的萧何、韩信、张良相比,称之为明朝“三杰”。朱元璋本人也将刘邦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更为重要的是他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策略方针。在群雄混战的年代里韬光养晦,保存实力,在此消彼长的争斗中,所受冲击最小,由于手中兵粮富裕,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举动是张士诚和陈有谅等实力派所不具备的,这也成了朱元璋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

而朱元璋既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又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晚年他猜忌心理极重,大肆屠杀功臣,比刘邦及其妻子吕氏更为疯狂。对于他一系列暴行,史学家有两种解释:一是“蜕化变质”论,意思是经过一系列的争斗之后,改变了的性格。二是“政治需要”论,这点的意思,由于他自己意识到自己出身低微,没有家族势力,惟恐这些功臣威胁自己的统治。无论究竟出于什么样目的,这种做法让大部分有能力的人丧失决策的资格,极大的削弱了当时明朝的统治的人事力量,给燕王朱棣篡夺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埋下了隐患。

相关链接:

朱元璋小传

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小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那时他连一个正式的名字也没有,因为他是在八月初八生的,别人都管他叫“重八”。从此,朱重八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他后来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生于1328年,幼家中贫苦,父母是靠租种别人土地为生的人,当时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最底层。但他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最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大统一的朝代。

1344春,淮北地区大旱,随后暴发大面积的瘟疫,由于当时医疗技术落后和元统治者控制不力,很多贫苦老百姓失去生命,朱元璋父母大哥二哥就是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的。为了维持生计,朱元璋入皇觉寺做了小沙弥。仅出家一个多月,他就被打发云游四方以乞讨为生。在云游期间增长了见识,后来投奔郭子兴部做了亲兵,因军功卓著成为起义军中的年轻将领,并娶了郭子兴养女马氏为妻。

后来不断吸收贤良加入自己的军中,扩大了自己的实力,经过东征、北伐等军事行动,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江山。

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立世子朱标为太子,妃马氏为皇后。到了1374年,李文忠和蓝玉大破元兵。元顺帝之孙向北撤离。至此天下统一。

君权压制相权,建立君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