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识破谎言:跟FBI学瞬间破解身体语言
5934600000034

第34章 逃跑反应

人类一直都在赞颂英雄们的各种壮举,但在真正面对危险的时候,人类的本性却还是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跑,以减少自己受到的威胁。由这个角度来看,英雄们能在威胁面前战胜自己的边缘反应,对强大的威胁采取反击的措施,确实值得人们敬仰。

逃跑的欲望

处于存在威胁因素的环境中时,大脑的边缘系统会提供最为直接的应急措施。冻结反应是应急的一种手段,但当冻结并没能让人逃离危险时,另外一个方案就会被提出,那便是逃跑。选择逃跑的目的非常简单,正是为了逃离危险的环境。在发出这一指令之后,大脑会迅即调动身体的很多部位开始行动,包括血液迅速向双脚流动,肌肉变得蓄势待发,人体会处于一种亢奋的战备状态等。

这些反应是千百万年训练的结果,

面对来自猛兽恐惧就像巨兽,

不在于它是否做了什么,

它的存在,

就让人想逃离。

的袭击时,人类必须用全力奔跑,才能让自己获得生存下来的机会。因此,逃跑反应往往会显示出人类反应速度的潜力。

生活中的逃跑方式

现代社会中的人,自然不用承受来自猛兽和大自然的太多压力,很多时候他们都被保护在现代文明的光环之下,显得无比安全。然而,人们依然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不管是长辈、领导还是同事、朋友,都有可能激发出人类想要逃跑的想法。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当众演讲这件事,所有人的心中都会充满恐惧。这是人类的天性所致,因此,当众说话的人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随着训练的增多,有一些人会表现得从容不迫,成为了演讲家,而有一些人则一生都不敢当众开口说话。

观察那些第一次登台演讲的人,或者是那些被迫当众发言的人,他们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脚尖总是无意识地朝着门口的方向移动。此时的他们,内心之中最大的想法就是逃跑。

因为有了现代文明的笼罩,人们想要实现自己逃跑的欲望反而更加难,因此不得不用很多其他的方式来代替逃跑的动作。双脚的指向、面朝的方向以及腿部的肌肉紧张,都是逃跑反应的体现,而这些反应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避开那些令人不适或者紧张的环境与人。

如果将“逃跑”二字换做“回避”,然后在你的生活之中进行搜索,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的“回避行为”。回避严厉的老师、回避要责罚自己的父母、回避众人的关注目光,甚至小朋友看到一些小虫子时转身离开的动作,都属于回避行为。让自己远离不喜欢的事物,避免可能带来的不安全感,这本身就是一种逃跑。

阻断行为

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多,很多人都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逃跑反应,理智会强迫自己在感觉不舒适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微笑,与别人的交流出现某些不愉悦时却还得继续,这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而逃跑反应作为大脑边缘系统的真实反馈信息,虽然可以被抑制,却不会完全消失。

在一场艰难而激烈的商业谈判中,双方在报价方面开始了激烈的争执,互不相让。于是,在持续很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之后,谈判桌上出现了各类非语言行为。有些人会不断转动自己的椅子,让自己的身体朝向另外一边,或者后仰靠着椅背,似乎在拉远自己和对方的距离;也有些人在不断揉自己的眼睛,或者闭起眼睛休息一会儿。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人处于有威胁因素的环境中时所产生的逃跑反应。

调整身体朝向、将身体倾向到远离对方的一面等行为,在反映潜意识时,属于逃跑反应的强烈表现。而暂时地闭起自己的眼睛虽然不如以上方式那么激烈,但微小的动作幅度不能掩盖逃跑反应的本质。人们通过揉眼、闭眼来阻断自己接收令自己不愉快的信息,以此来获得短暂的安宁。有时候,用手捂住自己的脸,也是一种阻断信息获取的方式,虽然不能真的就此看不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但内心之中想要逃跑的欲望却获得了暂时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