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属于小型鲸类,海豚科的一种,经过2500万年的演变,成为了今天可爱的游泳健将。它们也是动物中母性光辉的代表者,为了自己的幼崽可以不顾生命的妈妈。它们是谁?它们就是能预知风暴的“河神”——江豚。
明星名片:
江豚,属于鼠海豚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经被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这是一种小型鲸类,是鼠海豚科仅有的1种,它们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背鳍,并且在背部至尾鳍之间有隆起,隆起上有鳞状皮肤,全身均为淡蓝灰色。
江豚大多是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为120~190厘米,体重在100~220千克之间。江豚的头部钝圆并且有点短,额部稍微隆起并且向前凸出,因此还起来有点像圆形,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是一样长。牙齿短小,左右侧稍扁呈铲形。它的眼睛较小,不明显。她前面的5个颈椎互相愈合,通常有14对肋骨,身体中部最粗。江豚的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一般呈三角形,较大,末端比较尖,长度大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有5指长。尾鳍一般比较大,可以分为左右两叶,一般呈水平状。两尾叶的水平宽度大概占体长的四分之一。背上有比较明显的隆起鳍,并且还生有很多的角质鳞。江豚的腹部颜色较浅,并且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少数江豚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会有颜色变淡的现象,有的还带有淡淡的红色,这种现象在繁殖期尤为显著。它们的体色在死亡后又会变为黑色。
江豚的栖息地一般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之间,也能在河川的下游地带的淡水中生活。江豚一般喜欢单独活动,有时也会有2~3只的结伴行为,但曾经也有过87只江豚一起出现的记录。江豚食性较广,一般以捕食鱼类为主,但也取食非鱼类,例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等都是它的捕食对象。江豚之间能够一两种声音进行沟通。其一是高频脉冲信号,它是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120个之间,这种声音的作用主要是在捕食时探测环境;其二是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这种声音的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会感觉到不同的效果,有时像羊叫,有时似鸟鸣。江豚与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是偶尔也会有一起玩耍的情况出现。
江豚的使用能力很强,水温在4~20℃都能够正常地生活。它们性情活泼,常常会看到它们在水中上游下窜,不停地翻滚、点头、跳跃、喷水甚至是突然转向,这些都是它们喜爱的水上小游戏。江豚一般以侧游方式为主,侧游时将一叶尾鳍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但当江豚受到惊吓时就会改变游行方式,它们会急速游动,然后进行一次或连续数次地腾空,是身体的大部分露出水面,仅留下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还会出现全部身体跃出水面的情况,腾跃的高度能够达到0.5米。它们有时候也会直立游动,使身体的三分之二露出水面,与水面保持一种互相垂直的姿势。
江豚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例如西印度洋、太平洋、日本海和中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地区的水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东海、南海、黄海和长江等地区。
江豚的交配从它们的热烈追逐到交配结束,一般只需要30~60分钟,它们不分昼夜,一天之中甚至可以出现十多次。雄江豚在追逐雌江豚时腹部及尾柄会展示它的前后游动、侧游、仰游、翻滚等多种姿势,以此来吸引雌江豚。雌雄江豚伴游时,双方的身体不同部位触碰、相蹭,有时还会用吻端相碰,吻触对方的生殖部位等,逐渐地引发交配。当雌江豚发情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会腹面相对,使双方的生殖裂靠近,雄兽将自己的生殖器露出来,继续与雌江豚相伴游动,直到雄江豚将生殖器插入雌江豚的阴道内,达到结合。这时候的水面会相对比较平静,交配的过程只需要大约2分钟左右。交配完成后雄兽和雌兽就缓慢浮出水面,然后分开。
雌江豚兽的生产时间大约在10月左右,每胎只生产1个幼崽。雌江豚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经常驮带或携带着幼崽出去活动。雌江豚驮带幼崽时,会将幼仔的头部、颈部和腹部都紧贴在自己的背部,当进行呼吸时就将幼崽和自己的身体相继露出水面。等到幼崽稍微长大一些后,雌兽就会用自己的鳍肢或尾叶托着幼仔的下颌或身体的其它部位进行游动。
雌江豚携带幼崽比较常见的方式是,让幼仔和自己一起游动,但并没有身体的接触,只不过保证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只有5~10米远。雌江豚对幼崽进行授乳时,会选择一个水较浅、较缓的区域,然后雌兽的身体向一侧稍微倾斜,露出一侧的鳍肢,使幼仔紧贴自己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时间为5~10分钟。在抚养幼崽的过程中偶尔也会有雄兽的参与,让幼仔游在雄江豚与雌江豚之间,但一般情况下会更靠近雌江豚,由此也表现了江豚极其伟大的母性关爱。
不过近年来,江豚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就是人类活动。例如,经常在江面上作业的挖沙船。挖沙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并且水质的污染和水利工程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江豚的生存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沿江出现的一些非法的捕鱼手段也是造成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非法悬挂渔网、出现的电捕鱼等等。
长江江豚是江豚唯一的淡水种类,仅仅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中,是非常珍贵的一个物种,在地球已经存活了2500万年。但是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干流江豚只剩余了1200多头,种群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因此,加强对江豚资源地保护刻不容缓。中国虽然已经把江豚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目前还没有其它配套的保护措施。因此开设江豚自然保护区,发展人工驯化繁育研究,确保江豚的世代繁衍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