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不停蹄的青春
5916400000023

第23章 青衣

一个村庄,一条河,几十家土坯筑墙茅草覆顶的房子,一大片在河滩干瘪地生长着的玉米,几缕淡若缥缈的炊烟,一条蜿蜒起伏的土路。那便是淮河村了。

一个村庄,一条河,几十家土坯筑墙茅草覆顶的房子,一大片在河滩干瘪地生长着的玉米,几缕淡若缥缈的炊烟,一条蜿蜒起伏的土路。那便是淮河村了。

淮河村有一个女孩,叫青衣。

青衣是个有心思的女孩。

对青衣而言,城市是最诱人的地方了。青衣觉得,城市的灯比乡下的亮,城市的路比乡下的宽,城市的人比乡下的多,城市的水比乡下的甜,城市的花比乡下的香……青衣能列举很多。反正城市比乡下漂亮。这些都是青衣父母鼓励青衣好好读书时说的。青衣还觉得,有了这些心思,走路时像有个灯泡似的,亮晃晃的。

青衣很有出息。

青衣18岁那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一下子考了个全县第一名。青衣很轻松地就被省城的一所大学录取了。听说那所大学大得很,有河滩玉米地10个那么大。青衣的父母高兴得把家里所有的牲畜都赶到县城里卖了,凑学费。

青衣上学临走那天,村里的父老乡亲都来送她。青衣是小村唯一能有机会成为城里人的女娃。火车站的站台上,黑压压的一片。青衣的父母兄妹也在其中。青衣上了车,脸好几次从车窗里露了出来,湿得几乎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车站的广播里最终响起了发车的通知,列车便缓缓地启动,然后把一根根枕木落在身后。青衣朝18岁以后的年龄那头驶去。

青衣对这种出发的记忆是深刻的。

青衣在省城里认认真真地读书,态度好得令人惊异。青衣知道她家太穷,青衣知道有个哥哥就是因为她家太穷而没娶到媳妇,青衣还害怕见到那一摊常常被河水淹没的半死不活的玉米。青衣觉得自己是一面希望的旗。

可就在青衣来省城读书还不到10天,家中就突然传来噩耗。

比一场大水来得更突然。

青衣的父母兄妹在制作花炮的过程中,竟然在一声炮响里全被炸死了。家中房倒屋塌,灰尘袅袅,几片乌黑的瓦砾扑在地上,没有一点儿生机。青衣那个有父母兄妹的家,便突然间就没了。

青衣听到这个消息嗓子都哭得不能发声了。

青衣从此变得举目无亲。

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同情青衣。其实这种不幸在有人烟的地方,几乎天天都有,它成为一种生命轮回后给后人积存的一块伤疤。但难得的是,青衣得到了好多人的安慰,甚至还有那些她还未来得及熟悉的同学为她捐助回家路费。看得出,很多人都憎恶不幸。

青衣的生活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

当青衣含泪向学校提出退学后,老师和同学都很无奈。可这又是唯一的办法。当老师问青衣日后打算怎么办的时候,没想到坚强的青衣一下子又哭了。青衣说,我还想上学,我害怕回家。可事实上,青衣又不得不回家。

那些来不及熟悉的同学又迅速地为青衣捐助回家路费。

可老师告诉青衣,说其爱人在校报工作,编辑部正需要一个看稿的,每月350块钱,其他的让青衣再想办法。

于是,青衣入学不到10天便成了一名校报的编辑。

学校的校报是半月一张,稿子不多,好长时间没得看。但工资照发,月月350块。编辑部共5人,老赵,老钱,小孙,大李……人人对青衣都很好。青衣有时因课紧不能天天去编辑部,也从来没人找她。就是看稿也十分简单,改改错字,提些意见。青衣一度以为,做编辑真是轻松。

时光飞逝,4年的大学生活一晃就过去了。青衣始终不知道,4年中的每月350块,并非学校所发,而是5名编辑老师从工资里均摊给她。青衣更不知道校报并不需要这样一位看稿的编辑,一切都是为她专门设立的。

4年里,没有人愿意点破这个秘密。

4年里,青衣一直蒙在鼓里。

青衣离校的那天,校报的5位编辑与她合了影。从此,青衣的相片便高高地挂在编辑部的墙上。奇怪的是,青衣走了,5位编辑反而觉得空落。到发工资的时候,他们有时还是不自然地就将工资取出一部分,摊在一起。这时他们才谈论一些关于青衣的话题。

没想到的是,三年后,青衣研究生毕业又回到了学校。青衣成了校报的主编。青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他们又雇了一名因交不起学费而要中途退学的山里孩子。

人生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很多功成名就是逼出来的。

——方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