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优秀执行者
5912300000035

第35章 看淡得与失

有时很多表面上看是收获的事物,最后却导致了巨大的损失;同样,很多表面上看是损失的事物,最后却能收获更大的利益。真正懂得取舍的人,不会被假象所迷惑,他会利用舍弃换回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很久以前,在长城外面的地方,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个酷爱骑马的儿子。有一天,他家的一匹马逃到了塞外的大草原里。这时,乡亲们都替他惋惜,怕他受不了,都过来好言相劝:“你丢失一匹骏马,这真是个大损失。但你千万要想开点,保重身体要紧。”这时,老头却十分平静地说:“没关系的,丢失好马虽然是一大损失,但说不定这会成为一件好事呢?”

真是“老马识途”,过了些时日,那匹马奇迹般地跑回来了,并且还带来一匹北方少数民族的良马。众乡亲闻讯,纷纷前来道喜。这时,老头又意味深长地说:“谁知道这不会变成一件坏事呢?”家里又多了一匹良马,老头的儿子太高兴了,天天骑马出去玩。有一天,他骑得太快,一不小心从马背上掉下来,把大腿骨摔断了。这时左邻右舍又来探望他、安慰他。这时站在一旁的老头不紧不慢地说:“谁知道这不会成为一件好事呢?”众人听了都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又过了一年,北方的部落大举入侵塞内,青年男子都被抓去当兵,这些被抓的人十个有九个死于战场。而这个年轻人却因为跛脚未上前线,保全了一条性命。

这就是“塞翁失马”的故事,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辩证思想,告诉我们祸与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祸”常常与“安知非福”连在一起。告诉人们对任何事情要能够想得开、看得透。要以顺其自然的平静心态把握得和失,不抱怨,不叹息,不堕落,胜不骄败不馁。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天凉了吧!”师父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弟子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风吹走了。”小和尚惊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撒下来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了。“没关系,草籽本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父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一阵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正在打坐,眼皮都没抬一下,“随缘!”

半个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了青苗,一些未播种的院角也泛出绿意,弟子高兴得直拍手。师父信步踱到院子里,点点头,“随喜。”

禅师的这份对待得失的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是洞察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失”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要做出牺牲,还因为“失”意味着永远不再拥有,但是,把握住“得”与“失”的艺术和分寸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不想“失”,想拥有一切,那么你将一无所有,这是生命的无奈之处。

一个决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决定是对是错,恐怕要用一生做赌注。其实,有未必真得,无未必真失,有无随缘、得失在心,人生的遭遇不可用“得失”二字定论。

有所失就有所得,当需要的事物不能两全的时候,要舍得放弃一些既得利益。学会选择,舍得放弃,是取其要者而为之,不要者而舍之,不为琐事劳心伤神,还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果敢,一种泰然处之的大度,它并不意味着失败和气馁,而是为了更少的失去。

面对生存的种种得意和不幸,一个人能坦然处之、游刃有余,这除了他有智慧冷静的处理方法以外,还跟他平静淡然的心态密切相关。一个人面对大起大落、成败得失,都能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态,他就能清晰地看到事物内部相互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于乱麻中理出一丝头绪来。这样的人一定能做到“天理自乍见时充拓,如磨尘镜,光彩渐增”。反之,遇事一味的冲动浮躁,虽心可敬,但行可怕;或者遇事委琐不振、停滞不行,“惮其难,而稍为退步”,那你永远只能与理想“远隔千山”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都会不自觉地考虑其最终的结果,计较当中的得失,让自己陷在烦恼的情绪中。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的一点是,虽然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事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微笑,善意面对,那么,平淡生活中并不缺乏美丽,更多的则是人性魅力散发出的璀璨光芒。

有一个成功的商人曾经说:“对于朋友而言,如果太计较个人得失,他将很难有真正的好朋友或是知己,作为一个商人,如果太计较眼前的金钱或是利益的得失,他就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大干世界,得与失是形影相随的。生命在一点一滴凝聚的同时,也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当我们拥有青春时,却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我们融人社会,学会左右逢源,却失去了锐气和坦荡;盼望日出之美,却失去了宝贵的晨光;享受大都市的高品位生活,却失去了田园生活的悠闲;贪图财、色、官,却失去做人的正气、道德和平常心。

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但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好的心态,一种平淡对待得失的心态。因为用平常心去看待不平常的事,那么不平常的事也会变得平常起来;用不平常的心去对待平常的事,那么再平常的事也可能变得不平常了。

成功了要时时记住,世上的任何一种成功或荣誉,都依赖周围的其他因素,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失败了不要一蹶不振,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样就会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把握自我,超越自己。

淡然面对得失,得之,不要大喜,不可贪得无厌;失去,切勿大悲,不可失去精神。得与失,不要看得太重,一切付之于笑谈中。不仅自己,面对他人的得失,也要坦然面对,做到宠辱不惊。别人之得,不攀比、不眼红、不妒忌,借别人之得,找差距、析方向、化动力;别人之失,不旁观、不讽刺、不消极。借别人之失,吸取教训、振奋精神、创造未来。

淡然面对得失,需要一颗平常之心,一颗坦荡之心,一颗感恩之心,一颗博爱之心。能够坦然面对得失,才会生活,才会快乐、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