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神医小农女:将军要强娶
59061500000397

第397章 推测是谁

牧璋将贾明送与翠儿的东西都处理完毕后,再次回到屋内。

曲宋儿与翠儿坐在一处,正说着些什么。

他开门进来后,一愣,随即皱了皱眉头:“宋儿,这?”

“你回来的正好。”曲宋儿冲牧璋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牧璋走到二人面前,目光落在曲宋儿身上:“嗯?”

“翠儿,你且仔细说说,你与贾明的初识。”

翠儿点了点头,压住心头的悲愤,将二人的初遇如实说了出来。

十分老套的英雄救美的故事,若不是有贾明仗义出手,只怕翠儿便会被恶人掳去,不死也要蜕层皮。

当时,翠儿只感恩贾明的相助,并未多想。

可自那次之后,她每每出府,十次里能遇上贾明五次。

再加上,贾明是个能言善辩的,一张巧嘴哄得翠儿心中欢喜,一来二去便生了情愫。

当时陷在爱情里,只觉他们之间是命定的缘分。

如今出了这事,仔细回忆之后,方觉有不少异样之处,偌大的京城,翠儿出府的时间也不固定,怎就那般巧,总能遇上?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不过是刻意为之罢了。

所有的过往经过仔细剖析之后,显得那般可笑。

翠儿脸色苍白,紧咬着下唇,仿若有刀子在心口处划一般,疼得她几欲痉挛。

“而且……”翠儿说着,看向牧璋,喘了口气,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贾明待我极其温柔,一如姑爷待小姐您。”

“府中的众人,无人不羡慕姑爷待您的情谊。私下里,说的最多的便是要寻一个像姑爷这般的夫君。”

闻言,牧璋猛地想起了他今日看到的景象。

翠儿所言,不假。

说完这些,翠儿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悲愤,痛苦出声:“是奴婢愚钝,受了小人蛊惑,险些令牧府蒙冤。”

“是暗处的小人作祟,与你无关。”

曲宋儿抓着翠儿的手,说道。

她对翠儿在了解不过了,翠儿方才所言,都是真的。

牧府内被整治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就连下人们都是忠心耿耿的。

背地里的人,无奈之下,便出此下策,不惜以这样的方式将手伸进牧府。

翠儿努力扯了扯嘴角,但眼泪依旧簌簌的落。

“听着,咱们在明,敌人在暗。只怕,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眼里,尤其是这种时候,更不可掉以轻心。”

“此事好在被咱们提早发现,才没能让敌人得逞。要不了多久,他们便会有所动作了,在那之前,咱们切莫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翠儿,虽然对你而言十分残忍,但是,还请你一切如常,将伤痛暂且藏在心里。”

“嗯。”

翠儿点了点头。

她已经给牧府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心中愧疚万分,自然会竭尽全力配合。

牧璋动了动唇,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口。

安顿了翠儿好一阵后,曲宋儿与牧璋才出了房门。

玉芙等候在外头,急得脸色通红,见他们出来了,赶忙迎了上来:“小姐,姑爷,翠儿犯了什么错?”

“翠儿行事得体,怎会犯错?”曲宋儿瞥了玉芙一眼:“只是同她闲聊了片刻嫁妆的事。”

“嫁妆?”玉芙眼睛立时亮了:“翠儿要出嫁了么?”

“暂时没有,但也得提前准备着啊!”

曲宋儿说着,推开了玉芙:“好了,我还有事,先走了。”

玉芙点头行礼,快速进了屋子。

曲宋儿回屋时,不着痕迹的瞥了眼院里洒扫的下人。

二人回了书房,曲宋儿将门关上,看向牧璋:“东西都处理了吧?没被人瞧见,也没留下痕迹?”

“嗯。”牧璋点了点头,斟酌片刻后,问道:“你真要信她?”

她指的当然是翠儿。

“嗯。”曲宋儿点头:“翠儿确实是被人利用,若真与贾明等人同流合污,那便不该用那种隐蔽至极的纸张,直接将普通书信带回,藏到府内也无不可。”

唯一的解释便是,翠儿本人也不知道这件事。

“可你又怎知,府中没有别的东西?”

翠儿是跟在曲宋儿身边的丫鬟,牧璋待她们自然无情,一切的看法,都是以牧府利益出发。

“我信她。”

曲宋儿认真的看着牧璋。

牧璋盯着曲宋儿看了良久,最后叹息一声,道:“好。”

曲宋儿拉住牧璋的手,仰头看他:“我会向你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我相信你。”

牧璋信不过翠儿,却对曲宋儿深信不疑。

“好。”

曲宋儿点头。

令人愁烦的事还多的很,曲宋儿侧头看牧璋:“你说,暗处的那个敌人,会是谁?”

牧璋眯了眯眸子,道:“胥宗。”

“此事心思缜密,迂回婉转,不像胥宗能想出来的法子。”

曲宋儿蹙眉说道,她不怎么赞成牧璋的猜测。

安阳公主手段了得,为人十分记仇,她倒觉得,更像是安阳公主恼羞成怒之后的举动。

就连前日上官飞燕之死,她都怀疑是安阳公主所为。

“胥宗确实想不出,但身边未必没有善于谋略的军师。”

二人思来想去,也没能推出一个可靠绝对的人。

但,无论是谁,只怕要不了多久便会有动作了。

想到这儿,曲宋儿看着牧璋,感慨一句:“幸好有戚公公相助,提点了一句。否则,咱们……”

说到这儿,曲宋儿懵了一瞬:“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戚公公是跟在路公公身边的人,路公公与胥宗有私信往来,他既然能听到,那必定是胥宗所做才对。”

曲宋儿揉着发痛的眉心,此事对她的冲击太大,她满心都是翠儿,忽略了诸多细节,险些绕了弯路。

牧璋点头:“胥宗想不出,路公公是跟在皇上身边多年的人精,保不齐此计便是他进献的。”

“对。”

确定了是胥宗,接下来的事便好推测了不少。

既是通敌卖国,那便定然会传到皇上耳朵里头。届时,他满口空话,却无证据,牧璋想要言说清白,也就容易了许多。

二人埋头在一处,仔细思考了几种可能会发生的事,而后根据情况,一一制定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