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老师沈骊英先生
从我们魁阁走上公路,向北,约莫半个钟点的路程,就到三岔口。中央农业实验所有一个分站疏散在这村子里。疏散在附近的文化机关时常有往来,大家用所在地的名称作各个机关的绰号。三岔口的徐季吾先生上下车站,便道常来我们魁阁,我们星期天有闲也常去三岔口望他。在一次闲谈中徐先生讲起了沈骊英先生。
“沈先生是我的老师,”我这样说,“我在小学时,最喜欢的老师就是她。”
我停了一忽,接着说:
“说来这已是20多年的事了。最后一次见着她是在东吴的校门前,那时候我就在这大学的附中里念书。我母亲去世不久,她是我母亲的朋友,一路和我说了许多关于我生活细节的话。中学时代的孩子最怕听这些,尤其像我这种乱哄哄的人,一天到晚真不知干些什么,她那时所说的,听过也就忘了。但是,我一闭眼,还记得这位老师的笑容。一副近视眼,一个拖在脑后梳得松松的髻。那时看来算是相当时髦的。至少,她所穿那件红方格子带裙子的衣服,在我印象里是件标准的西装——”
我一面说着,20多年前的印象似乎愈来愈逼真:天赐庄夹道的两道红墙,东吴大门口的那棵大树——在这地方我们分手了。本来是路上偶然相逢,你想,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在路上遇着了他幼年的女教师,怎么会说得上什么清楚的话?手插在裤袋里,脸红红的,眼睛潮润润的,只怕有哪个同学看见,多不好意思?
徐先生打断了我的回忆:“沈先生不是在苏州那个女学校里教过书的么?怎会教得着你的呢?”
十多年前,我如果听到这话,一定要脸红,决不会接着说:“是呀,我是在女学校里长大的呀。”徐先生好奇地听我说下去:“那个学校名叫振华。苏州人大概都知道这学校。现在的校址是织造府。苏州的织造府谁不知道?这就是曹雪芹住过的地方,据说他所描写的大观园就依这个织造府作蓝本的。”
我在中学里时,最怕是有人提起我的来历;愈是怕,愈成了同学们取笑的把柄。“女学生!”——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我怎么会有勇气,在我女老师的身边并排着走?校门救了我,我飞跑似的冲进铁门,头也不敢回,甚至连“再会”两字也没有说。可是,虽则这样鲁莽,我却并没有这样容易把这事忘却,20多年后,还是这样清楚地记得:那副眼镜,那件红方格的西装,和温存的语调。
我进高小刚是10岁,初次从小镇里搬到苏州。羸弱多病使我的母亲不敢把我送入普通的小学。振华靠近我们所住的地方,是我母亲的朋友王季玉先生所办的,而且是个女学,理论上说,女孩子不像男孩子那样喜欢欺负人,至少欺负时不太动用武力。不久我成了这女学校里少数男学生之一。入学时我母亲还特地送我去,那时校址是在十全街,就在那时我被介绍给这位沈先生。以后她常带我到她的房里去,她房里的样子现在已模糊了,只记得她窗外满墙的迎春花,黄黄的一片。当时,沈先生,我后来总是这样称呼她,其实还是和这一片黄花一样的时代,但是在我却免不了她已经属于“什么都懂,什么都能”的伟大人物那一类了。我当初总有一点羞涩,也有一些异样:在四年的小学中,老师在我是一个可怕的人物,打手心的是他,罚立壁角的也是他,一个似乎不太讲理,永远也不会明白孩子们心情的权威。可是这个老师却会拉着我的手,满面是笑容,是个手里没有戒尺的人,这使我不太明白。我想,我那时一定没有勇气望着她的眼,不然,我怎会现在只记得满墙的迎春花呢?
沈先生教我算学,每次做练习,我总是第一个交卷。习题做快了,又不重看一遍,不免时常把6写成8,2写成3。“这样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其实我的心哪里是在做算学?课堂外的世界在招惹我。可怪的是沈先生从来没有打过这个顽皮的手心,或禁闭过这个冒失的孩子。她望着我这匆忙的神色,忙乱的步伐,微微地摇着头:“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定心做一个算题?”
过了有10年的一个暑假,我在沪江的暑期学校里选了三门算学课程,天气热得像是坐在蒸笼里,我伏在桌子上做题解;入晚靠窗眺望黄浦江的烟景,一个个还是几何的图形。我不知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还是记不住历史上的人名,地理上的地名,而对于数字并不怎么怕;若是有理由可说的,该是我高小里历史和地理的教师并不是姓沈的缘故吧。多少孩子们的兴趣在给老师们铲除送终?等大学毕业,一个人对于学术前途还没有全被封锁的,该算是很稀少的例外了。
我的性格也许是很不宜于算学的,可是为了有这个启蒙的教师,我竟为了它牺牲了一个可以夏游的暑天。
从那天偶尔在街上见面之后,我一直没有见过这位老师。我也没有去想着她的理由。天上的雨,灌溉了草木,人家看到苍翠,甚至草木也欣然自感茂盛,雨水已经没入了泥土,没有它的事了。多少小学里的教师们,一天天,一年年把孩子们培养着,可是,培养了出来,向广阔的天地间一送,谁还记得他们呢?孩子们的眼睛望着前面,不常回头的。小学教师们的功绩也就这样被埋葬在不常露面的记忆之中了。
一直到徐季吾先生说起了沈骊英先生在中央农业实验所服务,我才引起了这一段内疚。其实,如果不是我当时也在教书,也许这段内疚都不会发生。人情原是这样的。我问起沈先生的生活,徐先生这样和我说:
“她已是一个一群孩子的好母亲,同时也已成了我们种麦的农民们的恩人了。华北所种的那些改良麦种就是她试验成功的。她从南京逃难出来,自己的衣服什物都没有带,可是,亏她的,我们所里那些麦种却一粒不漏地运到了重庆。我们现在在云南所推广的麦种,还不是她带进来的种子所培植出来的?所里的人都爱她。她是所长的太太,但是,她的地位并不是从她先生身上套取来的,相反的,她帮了她先生为所里立下这一项最成功的成绩。”
我听着了,不知为什么心跳得特别快,皮肤上起一阵冷。一个被认为早已“完成”了的小学里的老师,在我们分离的20多年中,竟会生长得比她的学生更快。她并没有停留,她默默地做了一件中国科学界里罕有的大事。改良麦种,听来似乎很简单,可是,这是一件多繁重的事?麦子的花开得已经看不清楚,每朵花要轻手轻脚地包好,防止野蜂带来了野种。花熟了,又要一朵朵地把选择好的花粉加上去。如果“粗心大意”,一错就要耽搁一年。一年!多少农民的收入要等一年才能增加?
家务,疾病,战争,在阻碍她的成功,可是并没有打击倒她。她所改良的麦种已经在广大的华北平原,甚至在这西南偏僻的山国里,到处在农民的爱护中推广了。
我从三岔口回来,坐在魁阁的西窗边,写了一封将近五张纸长的信给我这20年没见过面,通过消息的老师。我写完这信,心上像是放下了一块石头。我想,任何一个老师在读着他多年前学生的信,一封表示世界上还没有把老师完全丢在脑后的学生的信,应当是一件高兴的事。我更向她说:“当你在实验室里工作得疲乏的时候,你可以想到有一个曾经受过你教育的孩子,为了要对得起他的老师,也在另一个性质不同的实验室里感觉到工作后疲乏的可贵。我可以告慰你的不过是这一些。让我再加一笔,请你原谅我,我还是像在你班上时那样粗心大意,现在还没有定心做过一个算题。”
我把这信挂号递给呈贡的邮局,屈指数日子,盼望得到一封会使我兴奋的回信。
不到一个星期,徐季吾先生特地到魁阁来报告我一个消息:沈骊英先生脑充血死在她的实验室里。我还是坐在靠西窗的椅子上,隔着松树,远远是一片波光,这不是开迎春花的时节。但是波光闪烁处,还不是开遍了这黄花?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寄出的信退了回来,加了一个信封,没有夹什么字。再没有人去拆这封信了,我把它投入了炉子里。
1946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