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后迁居洛阳(今属河南省)。3岁丧父,由伯父姚枢抚养,并随他到苏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苏门山)学习。24岁学韩愈文章,被国子祭酒许衡赏识,38岁作秦王府文学,后担任太子少傅、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以倡导并创作古文著名,与虞集并称于时,著有《牧庵文集》50卷。其散曲创作风格婉丽,语言浅白,笔调流畅,与卢挚齐名,时人并称“姚卢”。散曲现存小令29首,套数1篇。
中吕·满庭芳[1]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2]。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注释】
[1]本题二首,此选其一。[2]酒圣:酒中的圣贤。诗豪:诗中的英豪。
【赏析】
此首小曲极有气魄,风格豪爽。“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对仗工整,可谓绝妙之笔,曲中绝唱。
中吕·醉高歌·感怀
十年燕月歌声[1],几点吴霜鬓影[2]。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晚景[3]。
【注释】
[1]十年燕月歌声:在京城度过了十年赏月听歌的生活。“燕”即指大都。这句是写他回顾过去在京城做官时的生活。[2]几点吴霜鬓影:来到吴地两鬓又增添了许多白发。吴:周时吴国领有今江苏省一带的地方,后人也沿称江苏省为吴地。霜:指白发。这句是写他到吴地做官几年不觉已经老了。[3]这两句是借引晋人张翰(字季鹰)当秋风起时思乡弃官的故事,说自己当秋风起时也想辞官归乡,可是已到了晚年。桑榆晚景,指日将夕时斜光照在桑榆之间的景象,古人常以“桑榆晚景”比喻人的晚年。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表示不甘没落的意思。
【赏析】
此首小曲意境虽不及唐人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但“鲈鱼兴”一句仍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积极生活情调。
中吕·阳春曲
笔头风月[1]时时过,眼底儿曹[2]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3],无日不风波[4]。
【注释】
[1]笔头风月:笔墨生涯中的美好光景。[2]眼底:眼下,眼前。儿曹:孩子们,儿孙们。[3]人海阔:人生如同宽阔无边的大海。[4]无日不风波:没有一天不发生纠纷和祸乱。
【赏析】
作为赠答之作,极容易流于干涩和枯燥的说教。而这首小令虽然篇幅短小,但内蕴激越之情,感情的抒发既真实又自然,让人感到亲切。
越调·凭阑人
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1],怎载如许愁[2]!
【注释】
[1]兰叶舟:小船。[2]怎载如许愁:怎么能载下这么多的愁。如许:这么多。
【赏析】
这是写一个妇女送别丈夫的曲子,写得很凄苦。知道离后要两地相思,但又无计留住不走。想到江边送行,封建礼教又不允许跨出闺门,只好“君上孤舟妾倚楼”,从远处望自己的丈夫乘着一叶扁舟去到遥远的他乡。“这些兰叶舟”确实难装“如许愁”。这两句作者巧妙地化用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意,翻做自己的语言,深刻地表达出离妇内心的凄楚。
越调·凭阑人[1]二首
一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二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2]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注释】
[1]本题七首,此选第一、第二。[2]拖逗:撩拨,勾引。
【赏析】
前一支曲子描写一对青年的美貌和才华。“博带峨冠”,主要就少年的风度进行描绘。“高髻云鬟”,写少女的美貌。“文章”与“艳妆”相呼应,突出了这一对佳人恰好是郎才配女貌。末二句通俗晓畅,直述情怀,真率纯朴。
后一支曲子描写一对青年暗中相见悄然相爱的情景。首句“瞥”字形象地刻画出了暗暗爱慕的心理状态,生动传神。“眼角眉尖”,想看不敢看,反映出少女初恋时含蓄羞怯的神态。三、四句点明了这对青年(即作者的爱情观)是郎才女貌。描写细腻传神,语言通俗晓畅。可谓是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的浓缩。
中吕·普天乐
浙江[1]秋,吴山[2]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塞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3]。
【注释】
[1]浙江:指钱塘江。[2]吴山:山名,在浙江省杭州西湖东南。[3]宁奈:宁耐,忍耐。些些:一些,一点。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别离的小令,《中原音韵》题作《别友》。在深秋之夜,作者要与一位朋友分别了。离愁,如钱塘江潮,汹涌奔腾;别恨,如吴山峰峦,重重叠叠。这一动一静,便状写出作者心中无法抑制的离愁别绪。北雁南飞,荷花凋零。秋雨凄冷,油灯青幽,使静寂的书斋愈显得凄凉。“怕离别又早离别”,此句为全篇精辟之处,一笔点明作者愁恨之情、凄凉之感之由来。相聚苦短,别易会难,重见无期。一句直白情语,道尽作者此时此刻复杂心情。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欲寄君[1]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注释】
[1]君:这里是妻对夫的敬称。
【赏析】
如果寄去征衣,担心他因暖衣在身,不肯速速归来;如果不寄征衣,又担心他因无衣御寒而饱受寒冻之苦。这首小令以这种欲作不甘,欲罢不能的矛盾心理,开始了对闺怨这一类历代诗人似已把话说尽的传统题材进行创新。他没有沿袭传统的手法,正面直述闺中少妇无尽的思念,而是选择了一个颇多内蕴的细节,使澎湃的相思之情以委婉真切的方式得以表现。
双调·寿阳曲
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1]。对樽[2]前尽可开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注释】
[1]白二毛:白:使变白。二毛:黑白两种头发。意为满头黑发的人,过分忧愁会使一部分头发变白。[2]樽:盛酒器具。
【赏析】
这首曲子以“愁”字总领全篇,借酒浇愁,抒发对人生命运的感慨。“红双颊”、“白二毛”是对胸中之愁的形象刻画。因无法“开怀抱”,只有痛饮美酒,麻醉于幻境,只有这样才能暂时忘掉现实中的痛苦。长醉不醒固然消极颓废,但这是排谴愁闷,远避污俗的唯一途径。最后两句化用前人名句,进一步强化了愁的色彩。“且休教少年知道”凝聚了作者对现实命运的感叹和对理想生命的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