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尔街,收入最高的人常常不是基金经理,而是销售。当资产管理公司推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证明孰优孰劣的时候,那些能把产品销售出去的人就变成了真正的王者。但一旦遇到裁员,首先被裁的也是销售。
对于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来说,最传统的路就是一步步晋升,从区域经理到部门负责人到CM O,再到公司副总,最后到总经理。很多公募基金的总经理都是市场总监出身。当然,往金字塔尖走的人总是越来越少的,更多人会选择转行或创业,有转到私募基金做负责市场的合伙人的,有成立第三方理财公司的,还有到私募股权基金负责市场销售的,更有选择去信托公司的。相对近几年风生水起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募基金已经发展了数年,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市场销售模式,因此将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的销售方式和经验带到一个相对不成熟的平台,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券商机构销售
券商机构销售的工作内容包括:(1)为公募基金提供研究服务,如筛选市场热点并给出投资建议,组织行业路演、IPO询价推荐、投资会议论坛等活动;(2)了解各类基金产品,整合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基金提供相应的研究服务;(3)为研究部门提供信息,提出观点,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股票提供给客户;(4)组织分析师路演,上市公司调研,邀请并组织投资策略会议等;(5)配合公司投行部门的股票发行,组织机构投资者参与,帮助销售股票,和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为公司争取佣金分仓和排名;(6)承担债券及股票一级市场的发行、销售与交易,负责机构的询价、申购、推荐等,与各公募机构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机构销售部门早上需要和投研部门一起开晨会,在此之前,需要对财经新闻和重要事件有所了解。在研究部门的同事就自己覆盖的股票发表观点的时候,机构销售们需要从客户角度提出问题,获得更多信息和解答。然后,机构销售要密切关注市场,关注大盘走势,并和分析师交流。一个有经验的销售会从中发现一些正在被低估的机会和最值得向客户推荐的股票。这是一个券商机构销售的真正价值所在。
案例
Q原来任职于国资委,在资本市场部门工作。受2007年股票牛市的吸引,Q进入证券公司做机构销售,在当时很不为父母所理解。
作为新人,他第一年的工资是6000元/月,这比他原来的收入低很多。但是出于对资本市场的看好加之对证券投资的喜爱,他在衡量了多方因素后,还是作出了跳槽的决定。Q是个思路清晰、做事情很讲究方法的人。虽然入行比较晚,但凭借在政府部门多年锻炼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他很快上手,第二年即登上了“新财富”榜单。当然,与研究员不同,新财富排名对机构销售的收入影响不大,决定他们收入高低的还是客户的佣金分仓。第二年,他的年收入是50万元,第三年是150万元,第四年是200万元。虽然他在国资委的工作经历为他的职业转变加了分,但他的收获更多还是源自他的努力付出。
Q的每天工作内容如下:6点半起床,7点听新闻,8点半开晨会,看三大报。9点开始给团队开会,布置一天的工作,然后做当天的客户拜访和路演。有时他一天要去几家基金公司。结束后还要组织行业交流会,会后还组织了篮球赛。回家前,他会接到期货公司的电话,晚上他要根据电话要求把报告写好。晚间新闻也是必须要听的。机构销售的领域竞争也很激烈,对于手上掌握资金的人来说,把仓位分给哪个券商,当然要看券商的实力,但在数家实力相当的券商里,比的就是服务了。如何让自己的服务优于对手,是每个机构销售必须考虑的。每个人的背景和情况不同,有的靠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客户更有价值的服务;有的靠勤奋,勤于交流沟通,传递需求和信息,帮着解决问题? ?Q 走的是综合这两者的道路。他不算科班出身,在资本市场上打磨的时间不长。他是聪明人,又勤恳地贯彻“勤能补拙”,一点点积累实力,这样的机构销售,成功指日可待。
私募股票基金营销
很多私募基金实际上就是基金管理人汇集了一些朋友的钱和自己的钱一起管理,盘子不大,也不需要通过渠道。而阳光私募基金的门槛意味着其客户只能是来自于银行和券商渠道的高端个人客户,需要依靠渠道来推动。银行渠道则依据各私募基金的投资运作情况、产品申赎情况等,在各私募基金间配置调整。因此,私募基金里的市场负责人最重要的职责,是对渠道进行销售、管理和推动。岗位职责中另外重要的两项是营销活动策划组织和高端客户服务。
私募基金的市场营销负责人多数仍然来自于营销套路和渠道公关已经相对成熟的公募基金人士。但是,私募股票基金业绩报酬和营销活动的方式都与公募不同。公募基金毕竟资产管理规模庞大,即使市场不好,基金市场营销人员的基本收入仍然很有保障。而私募基金大部分风险都很大。
案例
K是某私募基金的市场总监,是公司负责公关、市场、和投资者打交道的主要角色。
K每天需要管理自己的部门,也需要和销售总监、产品部门以及公司总经理沟通协调工作安排,每天都有不同的会议安排,内容涉及论坛组织、公司品牌战略等。在发布新产品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做路演,曾经15天跑了13个城市,如同公募基金里的渠道总监。
由于阳光私募的购买起点比较高,因此只能通过银行渠道发售——尤其是积聚最多财富人群的私人银行。私募基金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负责投资的人。如果产品净值好,渠道方首先就会主动找过来,客户也会争抢着买产品;反之效果就有限。在不发新产品的时候,主要工作是现有客户的维护以及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个工作实际上很烦琐,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如果是大客户,还要对其背景、投资规模和历史、背后的关系网、个人爱好、个人财富度做到心中有数。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清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有时候从报表数据上看,某个人可能只有100万的资本投在基金里,可是他说不定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掌握着数以亿元计的资金动向。当然,渠道方的维护也很重要。如果产品表现不好,投资人会责问银行的客户经理,银行客户经理如果受了气,下次就不会再出力了。
K在每个月初需要算出公司旗下基金的净回报率,与相关市场基准指数同期回报进行对比,生成图表,做成指定格式的文本发送给渠道方和投资者。更多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里和形形色色的客户和渠道打着电话,汇报组合基金,讨论市场,解释旗下基金的表现。K需要对公司旗下投资基金的性质、回报前景、投资历史、交易风格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他随时会面对客户的问询。在基金能够向投资者提供正向回报的时候,投资者往往没有很多的问题,他们希望基金经理能在相对干扰小的环境里做好本职工作,替他们挣到更多的钱。如果公司的回报为负,投资人拿到报告后就会仔细研究基金与指数对比的各项量化数据,甚至会质问基金公司。这个时候,K需要向投资者解释组合基金上月主要损失在什么方向,损失的比例、损失的原因等。他必须拿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释——受大市的影响这个解释是不够的。
在投资回报不佳时,K就相当烦躁和郁闷,有时候临近睡觉还会接到投资者的质问电话。尤其在中国,投资者相对不成熟,更急功近利,亏损了要质问,赢利了但赢利不多也要质问,总是朝着最高赢利看齐。这些年股票的低迷就造成了 K 许多个不眠之夜。在市场面前,怎样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毕竟,没有人可以真正地预测市场。
信托经理
信托公司有央企体系的、银行系的,还有地方上的。前几年信托公司经营困难重重,但近年来业务却蓬勃发展。目前比较不错的信托经理总体收入水平在年薪30万~100万元之间。薪酬与信托公司的体制、成立时间、经营利润密切相关。信托行业猛速发展,信托经理需要跟进大量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在自身业绩的压力下,贪功或者思虑不周全的情况难以避免。随着许多行业的变化,信托经理们常常觉得做项目就像背炸药包,做一个背一个,不知什么时候会爆炸。
信托公司的职位由高到低一般是公司的高层、中层部门经理,然后才是信托经理。做信托经理需要接触过投、融资相关工作或金融产品销售。信托经理的收入和业绩挂钩,业绩主要指利润总额,业绩决定了奖金的多寡。为了把规模做上去,信托经理会尽量多做项目。信托经理的项目来源一般是银行介绍,或者是各种方法自行寻找资源。
信托经理是信托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近几年开始扩容,薪酬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金融从业人员开始转向信托——原来做保险或理财顾问的可以转向财富管理中心,原来在银行做客户经理的可转做信托经理。现在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极佳时期,最大的担心是政策风险。目前转行做信托经理的人员主要来自银行客户经理、其他机构投资部人士,他们多半接触过投、融资相关工作或者金融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