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中50个第一次
5897800000006

第6章 学会表达善意和得体 (2)

1.冷静观察。耐着性子多观察,在初期,对所有的圈子都抱着友好态度,但不要立刻站队。有位职场新人刚到办公室,连续几天答应一个圈子的午餐邀约,不久之后,发现自己被这个圈子所针对的另一个圈子排挤,所以在一开始应多和各方人马来往,并主动和不同部门的人互动熟悉,会比一下子太过贴近某个圈子来得好。

2.考虑周遭这些圈子的性质。一般而言,办公室小圈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友谊圈子。同事之间出于志趣相投所形成的小圈子,例如育儿圈、健身圈、厨艺圈等,这些友谊圈子的形成能让你在职场中建立深厚的人际情谊而更乐于工作。另外一类则是利益圈子,在这样的圈子中,缺少人际情感的交流,更多的是权力的维护及运作。若加入这样的圈子,也就容易卷入办公室政治斗争中,尽量敬而远之为妙。

如果你身处一个圈子,应该怎么做呢?

1.让自己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人在圈中会更有吸引力,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甚至以他为中心。有时候你可以主动地和你的圈中朋友打个招呼或者打个电话,主动制造一些新鲜有趣的话题,圈子自然就有了生命力。

2.谨慎言行。圈子中,不可避免地会聊到公事。这是交流各部门的一些客观信息,例如已经确定的人事变动、部门的新工作项目等,有助于大家掌握公司近况。但是千万不要乱评论公司里的人事,这样可能会让你卷入口水战中,造成日后的麻烦。

3.多帮助圈内人,与圈外人也友好相处。若圈子聚众排挤外人,就容易演变成严重的办公室冲突,结局往往是两败俱伤。

如果你不想加入圈子,或者实在挤不进去,也不要懊恼,只要提醒自己和各方人保持友好关系,而不是把自己变成游离在外的职场边缘人。有时候为一个职位两派争执不下的时候,没有鲜明圈子标签的你往往最后可能变成大家都可接受的人选。

第一次领工资

职场实录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磨炼,挺住了N次要放弃的冲动,经过了无数次心理斗争,看多了其他同事冷漠的眼神,我坚持了下来,终于拿到了第一个月的薪水——2000元。还是第一次领这么一笔巨款呀,这是我自己的实实在在的钱,爱咋支配咋支配,再也不用和任何人请示了!

感觉超级棒!下班以后,我飞快地跑到银行查了查,果然有2000元入账,这可是我离开父母,不需要父母支援后的第一笔入账啊,我得好好花这笔钱,犒劳自己这么久的耐力和坚韧。

第二天就是周六,发工资了,当然不能在家里闲着,第二天一早我就出门,这天早上起来时和上班的感觉一点都不一样,一点儿都不痛苦,平常早上7点半起来挤公交,我怎么也睁不开眼,今天不同,5点半我就醒了。

第一站,西单,稍稍逛了一下,买了一双价格不菲的鞋。还给妈妈买了一条围巾。

第二站,肯德基,想吃啥吃啥。

第三站,超市,哇噻,有这么多打折商品,一个字儿——买!

第四站,觊觎了很久的口福居,终于跑进去大吃了一顿儿。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还带着一包东西,仔细算了算,收获很多,什么小牙刷、小挂钩、小袜子、小耳环、小戒指……看着自己的战绩,感觉很是爽快啊。该算算账了,于是我打开电脑,进入建行网上银行系统,点击我的账号。

哇!2000元让我败得差不多了,上面余额显示着孤孤单单的80元,我哭,我的工资啊,我的第一个月工资就这么没有了。

钱,得到你太难了,失去你太快了!

职场补氧有几招

从第一份工资开始,就要有理财意识

领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有人计划着宴请亲朋好友大吃一顿,也有人计划着给自己买一件衣服或小礼物留作纪念……当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职场人发现,随着自己这种消费习惯的形成,自己越来越像“月光族”。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收入如果是一条河,财富实际上充当的就是水库,如果你把河流全部支出去,那么你的水库就干枯了,你也就无财可理。所以,想让自己的水库充盈,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支出。

有了理财意识,再配上正确的行动,这样随着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不论你是月薪两千,还是月薪两万,日积月累,你忙你的工作,你的钱也会按部就班地以钱生钱。

1.正确地消费。花钱不记账可不行,要记录主要的消费支出和收入。记账就可以跟踪和改善某些资金的使用方式,进而提高对财富的管理能力。不记账你永远都发现不了问题,例如一次超市之旅,花掉了你五分之一的工资,而很多东西的添置和购买,作用和意义并不大。

2.理性地投资。最重要的是光知道存钱并不划算,小资源也要讲究优化配置。多学习一下别人的投资方法,接触新时代大家的投资方法,保证自己和社会不脱节。

工资上缴父母,并不是理性之举

很多青年人上班前经常想,等自己挣了工资,就可以吃好的、买好看的衣服,再也不用挤公交车了。可等自己拿到了工资,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挣钱真的不易。想到抚养自己长大、培养自己成才的父母,是多么不容易。很有可能第一笔工资花去大部分给父母买礼物,这样的行为是无可挑剔的。

然而,如果把上交工资给父母作为一种习惯,每个月都是留出必要的生活费后,把其余工资悉数上交父母。这未必是一个很好的规划用钱的方法。

有的父母可能经常会说:“你的钱交给我来保管,包括我的钱,将来不还都是你的吗?”还有的父母会强势一些,直接要求为孩子保管工资,那么真挚的心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可能这种好心的行为会剥夺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和社会人培养自己储蓄的能力。

毕竟最好的方法是锻炼一个人自己的储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自己的成熟也是十分关键的。职场人应该学会培养自己的储蓄意识,可以让自己有一定的积蓄用于应付突发的意外情况。

况且,从这种角度来说,交给父母也不是保险的,例如突然失业,可能你还需要向家里要钱,最终还是实现不了经济独立。

你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工资,控制自己消费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标准制订储蓄计划,至少保证出现意外情况时生活依然能够稳定持续。而且,当你银行卡的数字持续增长的时候,你会觉得车子、房子,离自己不是那么遥远了,这时,你也等于用自己的成熟和智慧给父母解决了家庭负担。

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买卖

你绝对不会满足于每个月只有2000元工资吧,怎么办?年轻不是过错,贫穷无须害怕。懂得培养自己,懂得什么是贵重物品,懂得该投资什么,懂得该在哪里节约,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按照下面的方法熬过一年,你的工资绝对不会只有2000元。

1.自己吃穿有度,但是每个月要舍得拿钱出来请客两次,每次150元。

请谁呢?记住,请比你有思想的人、比你有钱的人和你需要感激的人。每个月坚持请客,一年下来,你的朋友圈应该已经为你产生价值了,你的声望、影响力、附加价值正在提升,形象好,又大方。

2.用来学习,每个月规划固定的一小部分钱用来买书。正因为工资低,所以拿出来的哪怕只有固定的50元,买的书就更要认真阅读,而且,要敢于把书中有道理的部分用到生活中。还要每个月存些培训费,例如每个月存钱200元,每一年参加一次培训,从不间断。等收入高一些了,或者有额外的积蓄,就参加更高级的培训。参加好的培训,既可以免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可以学习平时难以领悟的道理。

3.用于旅游,一年奖励自己旅游至少一次。生命的成长来自不断历练。参加那种自由行的旅游,每年都出门,增加自己的历练,让自己更好地成长,让自己有热情和能量去投入工作。

4.投资自己做一点儿从未尝试的事情。例如,周六、周日的时候,投资自己购买点儿小物件,然后进行小交易,目的不在于赚小钱儿,而是熟悉了一个商品交易的流程,学会了切实为顾客考虑,学会了打交道的一些方法,这些经验积累下来,总有一天会在你的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一次送礼

职场实录

我并不是一个爱送礼和会送礼的人,但是工作中,我还是觉得如果与领导仅仅保持工作关系,而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上的来往,那么再和谐的气氛最终也会变得紧张。

我刚开始工作时,天真地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可渐渐我发现,这样的关系很不利于工作。我在一家私人工作室上班,看着其他同事和老板有说有笑,自己却插不上话,我觉得自己孤零零的,我想主动把和老板的关系变得好一些。

一个偶然的机会,吃午饭的时候,我听大家说老板下个月过生日,一心想表现得好一点儿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然,我想过和大家一起给老板买个礼物,可是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行动,于是,我想干脆自己单独给老板送个礼物好了。

我决定这件事情之后,觉得一定要悄悄地进行,万一被他们说自己是马屁精可就惨了,于是我的打算没有告诉任何人,周末的时候,我就展开了行动。

逛了一天商场,最终我挑了一个名牌的香水,体积小,也不显山露水,并封了一个红包,写上祝福语。

礼物买好了,该怎么送又是问题,我观察到老板每天下班都很晚,这是一个好机会。第二天下班后,我等其他同事都走后来到老板办公室。老板显然有些惊讶,但还是很愉快地接受了礼物,可是令我尴尬的是老板坚持退掉红包。

尽管走出了第一步,可回家后我心里开始忐忑不安,老板到底会怎么看我呢?会不会更惹人讨厌呢?以后的人情投资又该怎么做?一连串的问题在我送礼后涌入我的脑海。

职场补氧有几招

必须要有人情账户

有时候,哪怕你不会主动给别人送礼,可是你会遇到一些“会来事儿”的人主动和你搞关系,那么这时候,人在社会的氛围里带动,难免有些人情往来,这时候,职场人情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自己的职业路更顺畅,也有可能因为不当的处理,和别人出现隔阂。

怎么办呢?每个职场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人情账户。

对于没有人情账户的职场人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预示着你会越来越脱离这个社会群体,到最后会成为孤家寡人。